很多人在面对想要改变自己,想要获得一个崭新的自己,重建自我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方法,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方法,最可怕的是那种无力感,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却普遍无力解决,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
很多人在意识到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想法:我再等等,我一定会有个大招可以帮我改变的。总是把自己寄托在某一方法上,往往这个方法并不能马上解决你额问题。世界上不存在一招制胜一夜逆袭的大招,自我重建之路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把改变自己重建自己寄托在一个大招上,带来的往往是失败和更大的无力感。
想要消除无力感,我们应该先知道无力感是怎么来得。
无力感,不仅是我们对改变自己的感觉,也是很多人对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感受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在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些同学会因为班主任的批评感到难过、伤自尊,从而失去了对所有科目的兴趣。
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些人会因为长时间没有取得工作上的成就,会丧失了对工作的兴趣,甚至丧失了对生活得乐趣。
还有我跟一位朋友聊天,了解到因为跟女性沟通出现了问题,无法跟她们愉快地聊天,从而失去了跟所有人聊天的兴趣。
这几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存在着遍布被泛化的绝望感。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后天学习到的无助。
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一些事情中经历了挫折和绝望感,对此我们进行了泛化,推广大其他事情上呢?我们常常因为某件事情受到挫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因此在其他领域也感受到了绝望感,这种被泛化的无力感就是习得性无助。
所有的人都会遭受挫折,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变成习得性无助,依旧保持着能量满满的状态呢?
这跟我们的认知风格有关,也是习得性无助的成因。
我们的认知风格有两种,积极的认知风格和消极的认知风格。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好的事情,坏的事情,还有一些意义模糊的事情。
拥有积极的认知风格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信息上,忽略消极的信息,面对意义模糊的事情,也会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而拥有消极的认知风格的人,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在消极的信息上,而不是在积极的信息上。面对意义模糊的事情,用最坏的方式去解决。这样的人总是会把问题的归因放在自己的缺点上,而且认为这些缺点在未来很难改变。
那么想要扫除人生无力感,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风格。从消极的认知风格转变为积极的认知风格。
首先,要觉察到自己下意识的认知风格是消极的,在你的很糟糕的想法马上就要下意识地冲出来的时候,来势汹汹,无法抵抗的时候,你可以意识到。
比方说,一个女生因为在整理家务时,发现男朋友没有放好自己的鞋子袜子而跟他发脾气,等发完脾气之后,女生下意识觉得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女友,这个想法会让女生感到跟郁闷,影响一天的心情。
第二步,在意识到这个下意识的想法之后,要用相反的证据来证明反驳这个不合理的想法。比方说,这个女生可以想着陪男朋友逛超市、看电视、打游戏等等,与他进行愉快的沟通聊天的,你还是可以有做的很棒的地方的。你要迅速地搜集自己做得很棒的地方来反驳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女友念头。
第三步,要改变解释方法,也就是重新归因。比如你可能是因为下班后后很累,很心烦,导致你耐心不是很够,所有不适合下班后整理家务,但是早上中午周末的时候你的状态就会好很多,你就可以跟自己说,我只是刚下班没有办法好好跟男友沟通而已,而不是我是一个糟糕的女友,没有办法和自己的伴侣沟通的女友。很快,i就可以发现之前你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第四步,你要质疑引起你无力感的那些错误假设,这些假设让你活不下去。没有爱我无法生存,我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我没有做到完美,人人都要喜欢我,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完美额解决方案,我不能犯错,如果我犯错了,我就是一个糟糕的人等等,这些假设性认知都属于认知偏差。
要扫除无力感,除了重建认知风格之外,还需要我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在每一次踏出舒适圈的时候,想要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会出现失败的声音,担心自己完成不了,自己会失败,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而每一次想要踏出这一步的时候,过往失败体验感受的泛化就会出现。很多人就是被这种无力感掌控着,阻止着我们每次的向前一步。因为每一次都不敢向前一步,而进一步深化了失败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