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听完了这一课的两个部分,发现了两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观念:
1:要的与不要的构成一个整体
在我的观念和过程练习之中我认为不要的就是要推开,越远越好!
在这一课里老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让我恍然大悟:
比如在餐厅吃饭,点菜时你可以只点你自己喜欢的,但是不能要求老板把你不喜欢的全部撤走不准备。因为你不喜欢的不代表别人不喜欢,你不要的不代表别人也不要!
是呀,不喜欢不去点就好了呀,为什么一定要一直盯着不喜欢的部分跟自己较劲儿呢?
老师说:你不可能去排除你不要的,你只能去聚焦你要的!
所以,在我的实相中我也可以如此。
我要的是内心的平静轻安,我要的是我的自主喜悦;我要的是我轻轻松松接到订单;我要的是金钱丰盛富足……
我主动去聚焦这些我要的不就可以了嘛!
即使我的实相里有我不要的部分,比如负债,比如金钱匮乏…我也是可以通过调整我的信念和聚焦而改变的。
而聚焦就是喂养它们的养分,不管是你要的还是不要的!
2:很多问题都是来自“看不过眼,看不顺眼”。
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到我的老公。他身上让我看不过眼,看不顺眼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抽烟、比如鞋子袜子乱扔、比如爱玩儿……
好多时候都是对他翻白眼儿。
可是结果只是我自己难受,让自己情绪不好,他还是该玩儿玩儿,该咋滴咋滴!
也好在大多数时候他都不跟我共振。但一共振我俩铁定吵架!
老师说:当你想的跟内在本体有差距,你以为的跟内在本体知道的有差距,它就不参与你了。因为内在本体是没有批判的!
而物质视角的我有太多的批判和看不过眼,所以才会引发情绪的负面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