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好人好事,除精神奖励,还有物质奖励,比如奖金,您要吗?
有人说,理所当然,光明正大,干嘛不要?
恭喜您,心有灵犀不用点,您绝对高智商,孔子他老人家也是这么想的。
鲁国法律规定:“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在古语里,“臣妾”指的是奴隶,男的叫臣,女的叫妾,理解上不要跑偏。这条法律明确,鲁国人在国外没混好,成了别人的奴隶,谁要是能把他们赎回来,鲁国政府管报销费用。尽管做好事,不要操心钱。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赎回一个鲁国人,却不去报销。子贡是字,名字叫端木赐,是儒商的鼻祖,孔子弟子中的首富,民间信奉的财神,不差钱。赎个把人的开销,对他根本不是个事儿。
孔子没有表扬他这个学生,反而说子贡这样做不合适。圣人做事,不是光自己高尚就行了,要考虑社会影响,能不能起到移风易俗、教化百姓的作用。你赎人要花钱,国家给你补偿,这是规定,天经地义,对你的高尚行为、光辉形象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不要,可能会有后遗症。现在咱们鲁国穷人多,富人少,像你这样的土豪有几个?别人把同胞赎回来,用不用要补偿?要吧,心里犯嘀咕,人家子贡多高尚,那是榜样,那是标杆,得向人家学习,我要了别人会笑话我,做了好事还背个骂名。不要吧,可能一两次还行,以后再遇上我还干不干,我的钱包能不能顶住。光救别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吃啥喝啥。以后,还有多少鲁国人敢去赎自己的同胞啊?
有个人平地摔跤掉到河里,正好孔子另外一个学生,二十四孝中“百里负米”的主人公子路碰上,一通狗刨,把他救了。为报答救命之恩,这个人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要了。
孔子点赞子路,以后谁再掉河里,肯定有很多人去救;有人面临危险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
正如《了凡四训》作者袁黄所说:不论一时论长远,不论一身论天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69260/9166f6d8bb486014.jpg)
【原文】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