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傍晚,我环视一下房间,在我们俩一点一点地添置下,终于有些一些家的模样,露出一丝的欣慰。
晚饭后,我点了一盏香蜡烛,自己站在窗台前,望着不远处的海湾,水波在风的助推之下翻滚着,岸边的房屋里橘黄色的灯光,星星点点,仿佛是无数的小火苗。
忽然之间,我就被一股巨大的悲伤笼罩。或许是那温暖的灯光,让游子有一种想要依靠的感觉,牵发出内心深处对逝去的人更多的怀念。也或许是终于安顿下来,我才越发意识到如今的自己,跟之前的自己不同了。
把我养大的外婆,和我未出生的宝宝,你们,在天堂都还好吗?
转眼间,已经两个月过去了。
而刚刚过去的这两个月,我是怎么活过来的呢?
我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捱过最艰难的两个月。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身体上,我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疼痛。
外婆,是我活在这个世界最最爱的亲人。她在的时候,这世间就有一个地方,叫做“家”,系着我从出生到成人所有的记忆。可是,一夜之后,她去了天堂,我忽然感受到内心最深的孤单,以后的所有日子,我都不再有以孩子身份撒娇的机会了,因为只有她能够给我这样的机会。
每进厨房,我就想到,如果外婆在,今晚会烧什么菜?切黄瓜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外婆是这样切的。下面条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她做手擀面的场景.......太多太多的记忆储存在我的脑海里,不时地闪现,或是声音,或是图像,宛如她就在我的身边。
我也时常看着街道上迎面走来的小孩子,那么可爱的宝宝,真是欢喜。可是,熬了3个月的妊娠反应,我的宝宝还是悄无声息地选择不来到这个世界。而我只能听从这样的选择,从手术里苏醒过来,整个世界似乎都跟以往不一样了。
有人问我,在同一天,接受两个生命离去的消息,我当时是怎样的感受?
痛,
撕心裂肺的疼痛。
这世间,总有一样是你的软肋,那就是你的至爱。
什么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什么坚强的个人意志,你懂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呢?Nothing.
生命是最宝贵的。
你至爱的人生命便是你最珍视的。在逝去至爱的面前,一切的道理都显得不可理喻。
但是,我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尽管如此疼痛。
我知道,只有上帝的许可,他们才会离开。所以,我只能回到上帝的面前,求祂亲自地看顾我的至爱在天上,求祂亲自地抚摸我血流不止的心灵。
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医治另一个人的悲伤,只有上帝。
我在祷告中得到了安慰,心灵的光一点点地亮起来。
我明白,这一程的路也是祂对我的安排,我眼所不能见到的,祂却早已预定在此。全然领受的过程里,当然有疼痛,有不适,可是,只有领受了,人才能活下去。因为没有光的日子,生命无法存活。
我又喜乐起来。
这份喜乐不再来自外界的境遇,而是来自内心的豁然。
又可以每一天清晨起来唱赞美诗、读圣经。
伴随的恩典也是超乎寻常。
经历伤痛后,我更加感受到哪些人是用心交往的。我是如此的幸运,得到了这样的真心以待。根本不需要什么物质,就是真诚、纯粹地关心。
我在南京教会的姐妹们为我的祷告,在主里的爱,都让我倍感温暖。我能真切地感受她们与我在一起的心情,如此真实鲜活地跳动。每一次在微信群里,看到大家热心地赞美服事,我都得到鼓励和造就。
我的好师姐从来都是我内心里无比温柔的榜样。她们总是在这样的时刻里,关心备至,为我欢喜为我落泪。很多温情的记忆都是她们带给我的,也只有在她们面前,我不需要扮演大姐姐的角色,我可以安心地做小妹妹,这些年来扶持着我,从学校到工作,从成家到如今。
我的一位好朋友把她自己高价购买的一门心理学课程,关于如何幸福的心理学分享给我。每一次有课程更新,她就不遗余力地转给我,评价表之类的也一个不落。且不谈这课程的价值,就是她的这份心意,让我感动落泪。
我过去的领导也发微信安慰我。之前妊娠反应的时候,她就几次要给我寄吃的东西,因为快递不让寄肉类,才作罢。我过去的同事在看到我流产的第一时间,给我支付宝打了一份心意,要我买营养品补好身体,我当然不肯收,但,这份心意却足以温暖我。她们都让我知道,我人虽走了,她们给我的这杯茶却没有凉,依旧是热的。
我最初的日子,每天在简书上写一些回忆外婆的文字,为了弥补一点我内心巨大的遗憾和悲伤。没有想到,我的舅妈、师姐、表姐、表嫂、校友、同事、儿时的同伴、先生的朋友等等居然给我悄悄地打赏。
对我来说,写字不是为了挣钱,可是,他们却以这种方式鼓励我写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不是嘲笑我的脆弱。这份善意,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特别温暖的帮助,让我更勇敢地正视现实的自己。
...........
除了至爱的亲人,这个世界上能有一份心思是投射在自己身上时,便是莫大的幸运。
我无比地感恩拥有这样的一群人。
即便是刚刚过去的搬家换城市,我们也得到了很温暖的关照。
Matt 和Liz夫妇与我们年纪相仿,都毕业于剑桥大学。我们在伦敦的教会结识,在一个团契小组学圣经一年多,主日学校我也时常和Liz搭班照顾小朋友。今年六月,Matt 从神学院毕业,到利物浦工作,他们一家三口便搬到利物浦。也就是比我们早三个月来到这座城市。
七月时,我们便确定来利物浦工作。Matt夫妇也知道这件事,所以,一直关心我们的进展。由于我们是外国人,在英国换工作,需要换签证,整个过程手续相对来说有些繁琐,耗时两个月才换签完成,我们才得以搬家。
Liz在脸书上几次写信我问需要任何帮助告诉她,如果找房,可以住到她家里。还不忘安慰我,说她之前也有过一次流产,后来又生了现在的儿子,嘱咐我不需要担忧,如果想找人说话,给她打电话。Matt则写信给我的先生说了同样的一番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夫妻俩的热忱,心里暖暖的,知道到利物浦,我们有他们这样的朋友,不会那么孤单。
刚搬来,Liz第一时间要过来看我们,买了一盆绿植,和一份贺卡,以示欢迎我们到来。这几天,她从医院下班休息时,发短信约我一起喝茶。我心里很感动,在他们眼里,很怕我们两个老外在新城市里受冷落。
周日到新的教会,Matt前后地招呼着,不断把我们介绍给牧师和各位弟兄姐妹,帮助我们融入当地家庭。连他们的儿子小James都非常开心地跟他周围的人介绍,他的老朋友Rui 和 Tao。
虽然很多人不认识,我们却顿时少了许多陌生感,因为有他们这样的好朋友。
想到这些的时候,我慢慢地从悲伤之中抽离,对自己说,用笑容融化伤悲吧!生活还有这样一些美好的人值得用心对待。
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早一些时候经历伤痛,就更早一点地成熟、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