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晴
时光飞逝,父母逐渐老去,他们挺直的脊背逐渐弯曲、黑色的头发逐渐花白、明亮的眼神渐渐暗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桥梁,我的母亲曾经因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做过手术,现在因为糖尿病并发眼底病变,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电视都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子,怎么揉眼睛都看不清家人的脸,穿针时反反复复总是穿不过去的那根细线,眼睛每天都在流眼泪,她不停地擦干……什么东西都看不太清楚,家务事就只能靠我父亲了。
人老了,第一个发出信号的器官就是眼睛,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眼睛的模糊更让人丧失安全感,白内障、老花眼是人类上了年纪都逃不掉的眼部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更是有失明的可能。
健康长寿的核心标志是“高寿+自理能力”,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眼睛要健康,眼睛要看得清,自理能力才会有所提升。而困扰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肯定就是老花眼和白内障。健康长寿的根本是要“活得长、活得好、活得快乐”,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先有一双“看得清、看得好”的眼睛。
去年年底母亲才到在一家公立医院住院治疗过,给她眼睛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雷珠单抗,促进糖尿病疾病变所形成的新生血管消退,同时还能够减轻黄斑水肿,从而改善了母亲的视力。
同时还采用了激光治疗,用特殊的光束让视网膜细胞内的蛋白逐渐凝固,然后产生热凝固效应,能够修复受损的视网膜,使视力恢复一些。
这还没多久她的视力又急剧下降,看东西更加模糊。而且眼睛不停地流眼泪,估计泪腺堵塞也愈发严重。
因为我家附近就有一家私立三级眼科专科医院,年手术量近万例,全院职工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余人,其中还有博士、硕士,同时还特聘国内著名眼科专家10人组成专家顾问组。因此,我就带她到这家医院去检查了。
这家医院成立十年了,我还没有进去过,据说它已经成为我们本地最好的私立医院,而且在医护中口碑也比较好,不拖欠职工工资,不欠外债,待遇不错,所以能够留住人才。大浪淘沙,我们这里已经很有几个私立医院垮掉了,而这家却一支独大。
我们一进门诊部就发现这里挺豪华、温馨的,装修也挺舒适雅致的,设有专属的等候区以及方便快捷的候诊系统,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愉悦的氛围中等待着。我和母亲在等候区安静地等待着,周围都坐满了人,周末病人还挺多的,看来这里的病人真不少。
在诊室前面的墙上挂满了医院眼科专家团队的照片和简介,从介绍上看医院的眼科专家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水平。他们不仅能够提供常规的眼科诊疗,还能够处理一些疑难病症,并提供相应的手术治疗。
这里的眼科的亚专业组分得很细的,无论是近视、远视、散光还是白内障、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疾病,患者都能找到相应的专家,得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我的一位同学以前是公立医院的眼科副主任,经验挺丰富的,前几年也跳槽到这里了,成为了专家团队的一员。
听同学介绍说这家眼科医院拥有高端医疗设备。现代眼科技术的发展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善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式。从常规的验光设备到先进的激光手术仪器,医院都有完善的配置。
同学说除了这些高端设备,医院的技术也是一流的,白内障手术、玻璃体手术还是屈光手术等,医院都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私立医院的服务。医院设有专门的客服部门,负责接待患者和安排医生的出诊时间。我就是通过跟我的老同学(这里的眼科副主任)电话来进行预约的,非常便捷。我们一到医院,客服部的美女们就热情接待我们。
护士把我们带到专门治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医生的诊室里,医生给我母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全面检查,测视力、眼压测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检查前需要扩瞳,我母亲因为患糖尿病,扩瞳时间很长,医生还每隔十多分钟就亲自来给她滴扩瞳的眼药水。
这位年轻医生的服务态度特别好,他耐心倾听我母亲的需求,同时还亲切地叫我母亲“奶奶”,让我们感觉特别温馨。给我母亲检查结束后还耐心地告诉我们她眼底有出血、水肿,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我一直在公立医院工作,公立医院的环境、设备这些年来都有了极大地改善,而且专家也非常多,但是,在服务上却大多不如私立医院。我觉得我们公立医院在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上都需要向私立医院学习。他们不会把病人仅仅看成病人,而是把他们看成是客户,需要随时维护的群体,用最贴心、最细致的服务留住他们。他们把病人真正当成衣食父母,一切为了患者,把服务做到极致,让服务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医务人员的精髓。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办医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众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国家也是大力支持的。
私立医院的快速发展,也让公立医院有了紧迫感,你不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有些规模小的公立医院迟早可能被整合、淘汰。在如今内卷激烈的环境下,体量小、行动又不太灵活的小型公立医院的日子会越来越难度过的。需要我们向周围所有优秀的同行学习,不管是姓公还是姓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提早做方方面面的应对、准备,这样才能不被时代的浪潮拍到沙滩上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