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父母的爱是不可或缺的,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如何正确的表达对孩子的爱。
心理探索有一期节目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木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妈妈和爸爸整天忙于工作,也没有对她尽过养育之责,直到初中的时候,才把小木接回他们的身边。但当女儿回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才发现女儿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坏学生,整天不思进取、不学习,跟着别人胡作非为。
小木的妈妈不得已才来到这里求助于这个节目。而在节目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种实。
求助者是妈妈,我们首先就是从妈妈的视角切入这个问题,妈妈说女孩不听话,每天和网友聊天,自己对她的关心不被接受,学校里的成绩年级倒数,还经常避着她做很多事情。
或许很多人觉得小木太叛逆了,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那我们再听听小木是怎么说的。
小木说她知道自己的妈妈很爱她,但她感觉不到,她觉得妈妈是从心底里讨厌她的,所以才会对她大吼大叫。这样,我们又听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小木觉得妈妈很自私,不顾她的感受,小木的说法很矛盾,说妈妈爱她却又讨厌她。
杨凤池教授对小木说,或许你妈妈真的很爱你,你应该从另一种角度看妈妈的行为呢?
小木打断了杨教授的话,说我知道她爱我,可是我真的感受不到,她经常骂我,甚至打我,我觉得她非常讨厌我。
小木又重复了一遍。
我们知道,小木本身有问题,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妈妈身上。
妈妈爱她的女儿,可是用错了方式。
做一个孩子最好的倾听者和指路人。我们说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偏差,她的家庭绝对是第一因素,但也不是所有不和谐的家庭都会导致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妈妈说小木的爸爸很关心小木,永远都是鼓励和关怀,爸爸当好人,而自己永远当了家庭中的坏人。
有一次期末考试,小木的成绩有点进步,却也还是年级倒数,小木的爸爸很开心,当即表扬小木,说自己的女儿真棒,学习能力也很强。小木的妈妈当即就生气,指着父女俩就骂,“她这么差,你还说有进步,夸孩子也不是你这么夸的。我真是后悔生了你”
关心孩子是对的,但是像小木的父亲这样盲目关怀,没有一个正当的积极理由强化孩子,其实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
而适当打骂孩子也没有错,可是小木的妈妈却是恶语相加,严重的伤害小木的自尊心,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父母都嫌弃自己,有谁还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呢?
节目的最后,杨教授对小木的妈妈说,你抱一下小木吧,用你的行动对小木表达出你的爱。
可是首先行动的却是小木,小木伸了手过来,妈妈才侧着身子揽住了小木的肩膀。
爱你不是单用语言就能无限表达的,还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和身体语言来让对方真实的感受到你对她的爱,这样,两人之间的隔阂就会小一点,也很容易向对方吐露心声。
小木的妈妈在生活中是一名老师,有顾名思义的权威感,不能表现过于煽情,也就理所当然的对女儿当起了这个家庭老师。
但是你在学校是老师,在家里你就是一个母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你真正的母爱,而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以这种态度来给他们布置作业的冰冷教师。
杨教授说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父亲盲目关怀,母亲严苛霸道,这样的家庭不会让孩子体验到真正的温暖,而是一味地让孩子觉得自己没用,没有价值,所以一生都这样吧。
父母的爱没有错,错就错在用错了方式。
请正确的输出你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承受不住的结果就是父母自己怨天尤人,而孩子也为父母不正当的爱买了单。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孩子最温暖的摇篮,能够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开心和难过,能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轻轻拉他们一把,能够让他们用最真实的情感说:“我爱爸爸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