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而漫长的夏日里,大家都想瘫在家里吹着空调刷手机,或者外出游泳泡桑拿,总之是“哪凉快在哪呆着”,不愿在烈日下多停留一秒钟。
1
你的孩子与自然亲密接触过吗?
孩子也是一样,除了在家做作业玩游戏,唯一出门机会可能也就只有上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了。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假期去河里捞鱼弄得满身是泥;在小树林里捉萤火虫被蚊子咬的一身包,好不狼狈;对了,还有傍晚去掰邻居家田地里的玉米棒子时,那漫天璀璨的星空……
你是否想过,你的孩子,大概只能在蚊子问题上能和你感同身受,但他体会不到上山下河的乐趣;可能觉得萤火虫只会出现在童话里;不知道玉米到底是结在树上还是长在泥土里的……
脱离自然那么久,你遗失的是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但你的孩子,却失去了更多。
2
自然环境的缺失是一种“病”
自然缺失症,美国作家RichardLouv在其作品《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在中国,
只有5%的母亲
能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摘录自《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文版序)
回想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习惯不难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升学压力和安全隐患导致父母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城市人居中自然空间和玩耍场地的匮乏;还有互联网时代下电子产品的泛滥等等。
自然缺失症,不致命,却会一点一点蚕食孩子们的未来。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识五谷,不辩六畜,出门靠导航,回家靠wifi,他们就像是人体插头,无时无刻离不开“电”的支持,对食物的珍惜、对自然的敬畏只来自书本和网络,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环境意识都越来越差。
资料显示,目前大约有9百万,年龄在6至19岁的儿童有肥胖症。越来越多的健身房和越建越豪华的学校体育场并没有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运动。
20世纪80年代,美、德、日等国家就已经有针对性地将“自然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例如,美国提倡“4H教育”(4H:Hand、Head、Health、Heart),鼓励孩子在自然中掌握生活知识和技能;在日本,保育院的孩子被要求饲养小动物,以此感知生命的珍贵;德国的幼儿园则让孩子回到原始森林里上课。
而在我国深陷升学的压力和电子游戏中的孩子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创造力大受影响,这也直接直接导致了忧郁症和学习能力下降的恶果。一串串的现实正在提醒我们:孩子们需要自然的教育与治愈,更渴望与自然相处的空间与时光。
3
让孩子在湖山风光里,感受大自然魅力
越来越繁华的城市,如今满眼的钢筋混凝土却让我们的孩子患了“病”。我们无法对抗时代变迁的洪流,既然无法逃离城市,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城市边缘开辟新的天地,重新为孩子寻回自然。
▲青龙湖实景-摄影李叶茂
生命湖有氧国际度假区,
一湖、一山、一林,
让孩子住进你童年的自然里。
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荷花莲子,秋天的果实飘香,冬天的雪中野趣,与28种水鸟栖息,半湖光入眠。从此告别手机里的天气app,让孩子用眼睛和身体去感知四季更替的奇妙和伟大。
▲生命湖艺术中心
背靠天然氧吧西山龙脉余脉,2万亩青龙湖森林公园,6000亩开阔湖面,1000亩有氧森林公园,雾霾沙尘通通拜拜,不再担心极暑极寒,孩子可以在纯净的天地间玩耍、探索、创造。
生命湖有氧物业及生命湖有氧运动酒店
让这一切不再是梦想!
在这里,孩子们能听到夏日必不可少的蝉鸣与草丛里间断的蛐蛐声;在这里,孩子们能闻到满院子的花香和清澈的湖水;在这里,孩子们能看到争相怒放的繁花与浓荫蔽日的绿植;在这里,孩子们能触到大自然的温柔与蓬勃生机。
▲生命湖☉丹世红酒庄
▲生命湖☉水上船屋
▲生命湖有氧国际度假区☉酒店夜景
▲生命湖有氧国际度假区☉穹顶之下万亩湖面
▲紧邻城市繁华☉远离城市喧嚣
生命湖有氧
国际度假区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音等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争议需要交涉,请直接联系原作者。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客服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热烈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收藏本微信平台消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