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

作者: 老闫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20:14 被阅读27次

    最初对于三毛的印象,不过是别人笔下的“道听途说”。知道她是一位台湾女作家,知道她带动了“流浪文学”热,知道她跟荷西有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可是对于一个人,没有读过她的作品,没有感受过她文字覆盖下的力量,对他就只能停留在一些肤浅的认知。

    机缘巧合的一个晚上,我在杭师大校园里散步,中途路过一个读书室,好奇的走了进去。环视这个读书室,正前方是一个投影屏,室内左侧是一排椅子,右侧是一排书架。有几个同学正围坐在一起探讨着什么,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不速之客,我也尽量没去打扰他们。我走到一个书架前,竟然看到几本儿童拼音故事书,忍俊不禁。果然是师范大学,还有这样基础的书!目光又向上一排的书扫视而去,嗯?《撒哈拉的故事》,以前只听说过三毛这位女作家,却从没看过她的文章,我随手拿起来翻开,谁知这一眼开始,就被吸引了进去,难以自拔,只想继续看后面又发生了些什么。

    三毛的语言平实,而且有趣。朴素却那样生动。她没有刻意的去运用一些什么写作技巧,也没有嵌入一些高深的词汇,通篇文章,就像在绘声绘色的讲故事给你。读到好笑之处,我甚至难以自持,笑出了声。能让读者这样贴近她的文字,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三毛能博得那么多人的喜爱。

    第一篇文章讲的是她与荷西在沙漠里做中国饭菜的事情。

    她是个古灵精怪的女子,欺负荷西不认识那么多中国菜,就把粉丝说成是冻住的雨来糊弄荷西。

    她是个调皮的女子,为了私藏猪肉干吃,又假装欺骗荷西那是中药,不能乱吃。如果不是荷西“涉险”尝了这“中药”,怕是这美味就全部进了三毛的肚子。

    只可惜,看完第一章,刚要继续看第二章的时候,读书室要关门了。我只好放下书本悻悻的离去。回到家中,还是对这本书念念不忘,只想着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有趣故事呢?当下就在网上买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多样的三毛。结婚记里,穿着麻布长衣走路去结婚的那个糗糗的她;悬壶济世里那个乐善好施的她;娃娃新娘里那个嫉恶如仇的她;沙漠观浴记那个好奇宝宝般纯真的她;芳邻里那个热情大方的她;天梯里那个勇猛的她;白手成家里那个文艺精致的她;沙巴军曹里那个正直的她......

    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三毛。可是她的身上还隐藏着另一面,不曾展示给众人。在这本书的最后,有几封她与父母的通信。我仿佛又看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她,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她,一个有些自卑的她。可是父母的爱将她完完全全的包了起来,容忍她,滋润她。等到她长大之后蓦然回首的时候,开始为自己曾经的我行我素给父母带来的问题自责不已。她又是孝顺的。

    她写的每篇故事,都来源于她的生活。因为真实,让我们阅读文字时的情感更立体起来。读书时,似乎自己已置身沙漠,像个旁观者,眼看着,感受着发生在她周边的这一切。

    沙漠是她前世的乡愁。所以即便知道沙漠干旱,气候恶劣,物质贫乏,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对于她来说,使劲的折腾,才能让生命绽放光彩。沙漠是不友好的,狂风一起,天地之间即刻化作了沙城,混沌一片。待在房子里尚且有源源不断的沙粒钻进来,更何况走在路上。那更是眼睛也睁不开,嘴巴也张不开。所呼所吸,全是沙土。白天近似五十度的酷热,到了晚上气温又骤降,让你一天之内感受四季的脚步。水源稀缺,淡水更是珍贵,蔬菜仅有手指能数过来的几样,更不用提水果这种奢侈之物。药物匮乏,贫困家庭里病了的人几乎只能等待。过几日好了便好了,不好也就拉倒了。三毛仅凭着阿司匹林片,就救助了很多人,很多病。可是九牛一毛,这个民族自己改善不了,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得不到救助的人,还是那么多。日日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实际的辛苦要远远超过书中所提及的数倍。

    可是,沙漠又是壮观的。古人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三毛将其描述为

    “如梦如幻又如鬼魅似的海市蜃楼,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酮体的沙丘,迎面如雨似的狂风沙,焦烈的大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千万年前枯干了的河床,黑色的山峦,深蓝到冻住了的长空,布满乱石的荒野......”

    三毛在穿越坟场步行几个小时去镇上只为购些生活用品的时候,是艰苦的。可是沙漠带给她的,还有那令人震撼的沙漠美景。不然她怎么舍不得离开?当她捡到动物骨头或者贝壳的时候,如同捡到宝贝一样的欣喜。当沙漠没有狂风,安静柔美的时候,她是否也坐在门前倚靠着门框沉浸在这自然的画作中。还有跟荷西那些平淡流淌却冒着幸福的小泡泡的日子,她的内心是满足的。从家徒四壁,到亲手缝制窗帘,亲手打造家具,直至将这个黯然单调的小房子反转成一个漂亮出彩,又文艺的家。凡事亲力亲为的成就感,平衡掉了他们在物质上的缺口。

    我想我并没有资格去评论更多。因为我不是三毛。她生活中的艰辛与幸福我没有亲身经历,不能感同身受。我能做的,只有汲取她传播出来的力量。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撒哈拉的故事-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lu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