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林妹妹,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病美人。
你看她: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贾琏的小厮兴儿跟尤二姐说起时,直截了当地说出贾府里的人称林黛玉是“病西施”,王熙凤也曾经形象地说林黛玉是一个“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
第一,可能是早产儿,因为书中说过她有先天不足之症,从娘胎里带来的,所以靠后天调养,她吃“人参养荣丸”,这是滋补气血之药。
查看药方就知道,这“人参养荣丸”之方,性偏温和,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从这里看出,黛玉刚来贾府时候,并没有什么重病,只是先天不足,补养气血即可。
二,《红楼梦》在三十五回初次提起林黛玉咳嗽,是贾宝玉挨打之后。
林黛玉在花阴之下向怡红院张望,但是远远看到李纨和“三春”进去后,她便躲在花下遥思,紫鹃过来找她,笑道:“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药了。如今虽然是五月里,天气热,到底也该还小心些。”可以看出林黛玉这次咳嗽是春天,天气暖了,就好些了。
黛玉患上慢性咳嗽是在住进大观园以后,一般是春秋两季。可以判断她是过敏性咳嗽,体质较弱,无法适应季节气温的更替。
这种病也不是什么大病,我前几年也是这样,一到季节更替就会咳嗽,尤其是晚上卧床时,咳嗽不止。后来,一位医生给我开了一方中药叫苏黄止咳胶囊,吃了一个疗程就差不多了,加上平时注意锻练身体,体质强壮了,咳嗽也就消失了。
黛玉到底是什么病?在花儿似的年龄吐血而死呢?
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林黛玉与贾宝玉说起薛宝琴时,自叹没有姐妹,默默地落起泪来,宝玉见状劝到:
“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
可见,黛玉的病多半是她思虑过重,她父母双亡,在贾府寄人篱下,无依无靠。而贾府的人,多半是人面兽心。两只势力眼,一颗富贵心。她内心是悲苦的,又没有真正可以倾诉的人。
黛玉《葬花吟》里写道: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更有在与贾宝玉朝夕相处中,两个人情愫暗生,继而要面对“金玉良缘”这样的威胁,看不到爱情的曙光,对自己和宝玉的未来毫无把握。
这一个心结,逐渐成为了林黛玉整个生活的中心。
林黛玉终日处在患得患失、心绪不定、惊恐哀愁之中。她越来越敏感,经常因为一点芥豆之事疑心烦闷,泪水涟涟。
因为心情不畅,便“木不达条”、“脾不健运”,使得消化力太差,别说是吃药无法达到效果,就算是饮食,也很难转化为营养啊!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林黛玉在收到薛宝钗送的苏州土仪后,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暗自垂泪。紫鹃赶紧安慰道:
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遭踏了自己身子,叫老太太看着添了愁烦了么?况且姑娘这病,原是素日忧虑过度,伤了血气。姑娘的千金贵体,也别自己看轻了。”
林黛玉为何从只是气血不足演变为一个病躯?
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情志失和,抑郁成疾,变成心病。
这心病是最难治愈的,需要病人自我调节情志,凡事别往心里去。
而林妹妹又是感性之人,一旦知道宝玉娶了宝钗,她梦里花落知多少,灭了她心存幻想的期待,便觉得的活着没意义,力求速死,破碎的心,鲜血欲滴,最终吐血而亡。
真是:花落人亡两不知,质本洁来还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