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共生都需要距离,这在人和人之间也是一样,在夫妻之间更是这样,距离产生美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去外地开会碰到一个被外派至此的男士。晚饭时分,大家开心畅聊,从家庭到育儿。酒过三巡,这位男士说,他很遗憾,因为工作性质导致自己长期在外做项目,吃住在当地,和自己的妻儿相处时间太少,现在儿子已经大学了,成年后父子两个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这位男士说,我痛心疾首过去的时间回不来了,我和他没有太多的共处时间,导致儿子对我一直不够亲近,这种不够亲近就导致很多东西他不会很畅快的和我交流,上了大学的儿子,直接指出了这个经常在外地的爸爸对他关心太少。这个男士说,一切都晚了,他已经长大了。我说,为什么你当年不多花些时间回去陪伴呢,他说孩子在中小学的时候,他觉得反正老婆管着,自己在外很high啊,笑笑说,你看这样我晚上可以经常和朋友聚会,自己单身在外地,生活也丰富多彩。不过现在想想真是有得必有失。交谈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真实的人,我说我们同为男孩,我认为父亲对于儿子过于苛刻,也可能是父亲对儿子非常有要求。这位男士说,他儿子在青春期的时候,让他各种奔溃,说痛苦的往事不堪回首,并以过来人的人份告诉我,儿子的叛逆期应该比女孩儿厉害。
旁边一位大姐说,那不是,我先生也长期外派,我儿子好像就没有那么激烈的青春期,然后得意的给我看他们的合影,说,你们看都是我老公拍的,我觉得我和我儿子合影更开心。实话告诉你们啊,养儿子很暖心啊,我觉得我养了儿子这么多年,现在他很体贴我,同时还经常对我嘘寒问暖,我那个外派的老公就像发射到外星球去了一样,回到家都会带来星球大战。长期不在一起的成年人的确会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相互了解减少,从而产生沟通的障碍。但是太过于没有界限生活在一起,也会让人感到窒息。
大姐说,我儿子已经研究生毕业,我给儿子在深圳租了一套房子,给儿子的姥姥和保姆租了一套房子,他们都不和我住一起。我好奇的问,你先生长期在外,为啥儿子也出去住,她说主要开始她和孩子姥姥以及保姆在一起,孩子姥姥太唠叨,我很烦,我儿子更烦,所以儿子自己租房子出去住了,再后来我也受不了孩子姥姥,于是给她和保姆也租了个房子,这样大家各自清净,她说人一定不能挤的太近,让人窒息。她说她幸亏有几套收租的房子才有底气给他们出去住。但是这个大姐说,现在又有了新问题,因为孩子姥姥和保姆单独住以后,保姆在无人监管的情况的,照顾的老人的质量大幅下滑,所以最近再考虑是否回来同住,她感慨说,自己的妈妈脾气很大,身体不好后脾气更大,她说幸亏她婆婆不用她管,而且从来不愿意和她同住,不然她退休后的生活会掉到地狱。
突然发现身边很多恐退休没事做的女性,大多是因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退休的女人基本成为了免费的保姆,这对于追求独立空间和自我精神价值的职业女性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从厅堂到厨房就是一步的距离,这让我想起生娃在家坐月子恨不得早点去上班,不是因为不爱孩子,而是因为想逃离家里老人给与的各种压迫感。养老院的兴起,也是为了自己老年的体面和儿女的空间,在这个狭小的城市里面,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其他人的外挂,相爱相杀,距离打破后,情绪失控,家里必然鸡飞狗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