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参加了PMCAFF的活动,撰写体验报告,都是放在问题里面的回答,现在将之前的回答做一个总结。这样以后查看起来要比查看回答方便的多,也更容易总结反思!
回答撰写于2016.06.07,原答案链接:戳我查看
以下为正文:
一、产品简介
主要功能为两点:图书 + 资讯,一款移动阅读App。
二、用户分析
结合下面两张图(来自速途研究院)
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人群占使用人群的八成左右,而初中、高中、本科占学历分布的八五成左右,可以得出主要用户群体为学生和年轻上班族。
学生平时自由时间比较多,看书算是一种很廉价的娱乐方式,符合当前学生群体还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现状。其主要关注作品为寻仙、武侠、都市言情等作品。上班族关注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职场斗争和宫斗剧中
再来看一下男女比例分布
网易云阅读:2014年移动阅读用户调查
第一张图来自网易云阅读2014年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出男女比例接近3:1,但是2015年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男女比例已经相当接近,男性占比不超过60%。可以看出女性用户占比越来越高。原因在于,移动阅读的初期内容主要为玄幻、武侠类,比较符男性的口味,所以初期积累了大量的男性用户。随着移动阅读的发展,女性用户越来越多,情感言情、青春校园比较受女生的欢迎,因为这类小说展现的霸道总裁风格满足了女性渴望被照顾的心理。并且女性属于感性动物,更容易追星,成为某位作家的粉丝。
三、需求 & 痛点 & 场景
需求:用户想要能够随时随地阅读自己的读物
痛点:(1)传统的纸质书厚重且不易携带,并且不能达到随时随地可读的要求。
(2)纸质书籍价格高
(3)部分纸质书籍找不到资源购买
场景:多种碎片场景,移动阅读的内容趣味性、娱乐性较强,更多时候是为了缓解压力、打发碎片时间。床上、公交/地铁、wc、办公室等多场景下都存在。
四、产品结构图
从结构图可以看出,云阅读的架构还是很清晰的。“发现“版块对应”图书阅读“,”订阅版块“对应”资讯阅读“,而”书架“版块用来营造阅读的环境,帮助用户形成沉浸式体验。
五、产品亮点
(1)云阅读采用了网易系产品一直使用的大红色,同整个生态系统保持一致,容易让人记住,同时也让产品具有辨识度;
(2)搜索框点击后,下面会有三种分类:找书、找订阅源、找文章,并且每种都会有对应的推荐内容,且会有搜索历史。在输入关键词后,会弹出联想内容,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查找;
(3)笔记可以导出,试了一下可以导出到18个渠道,挺强大的。并且还可以分享。
(4)个性化的书签,给用户增添了新鲜感,也是这款app的一个功能设计的小亮点。
(5)阅读体验好,这个还是要靠app强大的内容资源啊,错别字少,排版好,书籍的章节内容全等因素都是很重要的。
(6)资讯订阅功能强大。网易云阅读平台入驻了多家自媒体,产生了很多优质内容。同时支持添加微博订阅、以及RSS订阅。
六、产品不足及建议
(1)很多用户都喜欢免费书籍,但是“发现”页面并没有针对“免费”书籍的推荐。只有点击“书城”后,才能看到“免费”版块,而且内容并不是很多。建议:“发现”页面增加“免费”版块的推荐,吸引住用户眼球,同时对于增加免费的书籍资源。
(2)“发现”页的banner区,在手动滑动到最后一个时,就停止了,没有反应了。感觉不太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啊,用户比较习惯的是那种循环的滑动。建议:手动滑动到最后一个banner时,再次滑动,跳转到第一个banner。
(3)“发现”页面的一个小细节,一本书籍下面会配有书名和作者,有的书名会占据两行,有的只占据一行,这就导致了作者项根本无法对齐,视觉上很不整齐。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应该很难受吧(哈哈~~)。建议:作者名字对齐,以书名占两行的作者的位置为标准。
(4)“书架”部分感觉有点乱,页面上 1/3 处是书籍,下 2/3 处也是一堆书籍列表,虽然前者是正在阅读的,后者是加入书架的,但是满屏的书籍列表有点杂乱,阅读类app最核心的沉浸式体验在这有点打折扣了。个人建议可以借鉴一下其他app的排列方式,例如多看。
(5)资讯订阅里面的订阅微博功能,无法评论。很多人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之后都有评论的想法,但是在这里却只能看不能说,用户还得再去微博客户端,给用户造成了困扰。建议:增加评论功能。
暂时先体验到这里啦~~感觉还是很浅显,感觉只看了下功能,想往深层次里看,但感觉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看,从哪些方面入手~
完~\(≧▽≦)/~啦啦啦!
说的很浅显,以后希望能更进步~\(≧▽≦)/~啦啦啦~
我是萌萌的小尾巴~~~下面是我的个人公众号 i-pm-road,主要是分享一些学习产品的心路历程~可以关注下哟,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哟。
因为坚持,变得愈发优秀~
简书主页:http://www.jianshu.com/users/49388cd8ba6f/latest_article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