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蕊蕊分享的正面管教的课程感悟,颇为佩服她的逻辑思维,调理,细致,她的分享能力更是佩服。一二三四点让我也慢慢回想起自己当初学习的初心和现场的感受。
前两天跟我的老师咖啡厅相遇,问我:莎莎,你怎么不来复课?这同样的问题,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被不同的人问到了三次。也有人问我:莎莎,你为什么不参加讲师训?
去复课这个事情我还没太想过,敏敏问我时,我当时想到的是,希望和我一个朋友一起去,她上家长课,我跟她一起参加复课。她想去学习,可是一直时间不合适。最姐问我:莎莎,你怎么不上讲师课?我说:我觉得我讲不了。最姐说:没有人天生就会讲。当时坐在她的车上,她问我,你觉得马路上这么多开车的人,天生都会开车吗?他们刚开始上路时,都不会害怕吗?我说:是,需要多练习,熟练。
今天看到蕊蕊的分享,立刻觉得她可以做一位讲师,可以把自己所学所感,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别人。她天生就适合做讲师吗?天生就爱分享吗?我想应该也不是。
再次回到我参加正面管教的初心,只是想看看其他妈妈是怎么带孩子?是不是也是焦虑,担心?而在毛线球时,我觉得我收获的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长,寻找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进而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1763/f2e974fb68cea2b0.jpg)
说到链接,说到关系,貌似很简单的事情,但会时常忘记。昨天旦旦着急去拿车钥匙,跑着从屋里出来,摔倒了,手掌磕破了皮,有点出血,我问他手是不是磕破了?疼不疼?他从来没有过的大哭。我蹲下来,用胳膊揽着他,问他,是不是很疼?他哭的更响。又问他,是不是害怕?他哭着说:害怕。告诉他给他涂点茶树凝胶,很快就好了,他还是哭了又一会儿,带他去海边散步,手都一直举着。
现在想想,我应该更多的体会他害怕的感受,告诉他:妈妈摔倒了也会害怕,还会疼,但当我说涂点东西,就会很快好了的时候,他是不能马上体会好了的状态,还会继续哭会。下次就应该有更多感受了。
其实链接和关系,不只是在跟孩子时间,在跟家人,父母,老公,同事,朋友甚至一个陌生人都是需要的。对于一个从不爱搞关系的人,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这也是我的额外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