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旧词俗语(二十五,武汉话版)

旧词俗语(二十五,武汉话版)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1-09-13 17:35 被阅读0次

武汉话里,“ 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今儿个早上有空,我试从部分作品中摘一些“武汉话”出来,以供大家品鉴。

1——下桥。三月初,红菜苔过了时节,武汉话叫“下桥”。摘自简友幻影花釉《母亲的菜园》一文。

3——老特。爸爸。

4——老俩。妈妈。

5——姆妈(múma)。“姆妈”是个方言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这个字。义项有两个:“母亲”;“尊称年长的已婚妇女”。武汉只用来称呼母亲。这个“姆”,双唇鼻音第三声,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人最早会发的一个音。把它献给母亲,是很自然的。

查古代文献,《广韵》:姆,本作“姥”,音为“莫补切”(mǔ),义为“老母”;妈,注音也是“莫补切”,意思是“母也”;而母的注音却是“莫厚切”(跟“某”同音)。

查现代文献,汉剧剧本《广平府》里有这样的话:“我的老姆妈!”《荒煤短篇小说选·刘麻木》里有这样的话:“你都不记得你姆妈底话么?”《武汉方言词典》里有这样的话:“巧巧的姆妈生巧巧”、“许士林的姆妈——蛇(折)人”、“缺巴齿的姆妈做生——闹呵子”、“告化子的姆妈坐月子——百事冇得”等。

6——老娘。妈。在湖北,对母亲的称呼有好多种。除老娘、妈之外,湖鄂州一带,对母亲的囗头称呼,还有称“伊”的。当然,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伊”是“她”的意思。(群友刘强老师、兰花老师)

7——堂客。妻子,泛指妇女。不过,在武汉,“堂客”好像有点蔑称。

8——灶妈子。蟑螂。这个挺生动的。

9——才刚。才将的意思。与我老家梅江话比较接近。

10——不进油盐。这句俗语也挺有意思。

相关文章

  • 旧词俗语(二十五,武汉话版)

    武汉话里,“ 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今儿个早上有空,我试从部分作品中摘一些“武汉话”出来,以供大...

  • 旧词俗语(三十二,淄博话版)

    这个二胡的音太不正了,出来的动静不是咱想象的那个声音。——乡村里的中国【1】 旧词 1——庄。山东省淄博市农村村落...

  • 旧词俗语(五十四,梅江话版)

    1——宽口哺。宽读“qia”,嘴巴比较大,且口水淋淋。 2——刁里。我小时候的绰号。 3——蛮里。不是蛮力。比较难...

  • 旧词俗语(售卖版)

    旧词 估客。即行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 牙郎。 屠酤。读tú gū。亦...

  • 旧词俗语(古建版)

    旧词 瓦当悬鱼 瓦当,也叫“瓦挡”、“瓦头”,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檐头筒瓦顶端前沿的遮挡。功能:庇护屋檐、阻挡上瓦...

  • 旧词俗语(茶版)

    茶树不好种,茶芽也不好采。单芯的适合制成毛尖,一芯一芽的可以为翠青,一芯多芽的就全部炒青了。同样的茶芽,不同的时机...

  • 旧词俗语(102,陕北话)

    旧词 1——邻家。陕北称邻居为“邻家”。如“你守着这么些邻家,能没个相伙的?”民谚:亲戚盼有哩,邻家盼走哩。再比如...

  • 旧词俗语(九,小吃版)

    1——老味儿。小时候的味道,过去的味道,妈妈(额吉)的味道。 根面角?陕西宁强县小吃,形状类似饺子。根面角原料是厥...

  • 旧词俗语(六、农业版)

    下班后,我们直奔金华北山——婺城区罗店镇盘前行政村武平自然村。此地田少地多,种大棚的种大棚,开农家乐的开农家乐,农...

  • 旧词俗语(四、艺术版)

    1——曲牌。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明王骥德《曲律》说: 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词俗语(二十五,武汉话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wl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