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俗语(茶版)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18:23 被阅读0次

    茶树不好种,茶芽也不好采。单芯的适合制成毛尖,一芯一芽的可以为翠青,一芯多芽的就全部炒青了。同样的茶芽,不同的时机、不同的人来采,效果大不相同。

    旧词

    1——同名

    “茶”“荼”通用,以“荼”为主(约从周代到中唐)。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按茶荈之茶,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代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茶陵”俗称荼王城,是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之为荼陵县。长沙曾经出土一枚汉印,刻有‘荼陵’两字,这枚石刻印成于汉武帝时,是迄今发现较早的有关‘荼’字的实物印证。”

    荼。在汉代之前,就广泛应用,而音与义,却多有不同。若按读音可分为三类:音为“涂”者有五义:一为野菜名,如“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诗经·大雅·緜》);二泛指旱地杂草,如“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诗经·周颂·良耜》),诗中的“荼”与“蓼”分别为旱地杂草与水生杂草;三为茅、苇之花,如“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如荼”有两种解释:像白茅花一样美丽,像白茅花一样众多;四为荼毒、残害、祸乱,如“民之贪乱,宁为荼毒”(《诗经·大雅·桑柔》);五通涂(塗),如:“生人陷涂炭之艰。”(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此句即为“生灵涂炭”之典源。

    音为“舒”者通“舒”:如“斵目必荼”(《周礼·考工记·弓人》),意谓:砍树干上的节,必须慢慢来。

    音为“察”者通“茶”:如“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尔雅·释木》郭璞注)。

    在“荼”字七义中,仅有此一义与“茶”字音同义通。故此,顾氏“同为一字”之说,只局限于茶叶,茶叶之外的“茶”“荼”则大相径庭。

    “茶”“荼”并存,以“茶”为主时代(约从中唐到清末民初)。陆羽(733~804)著《茶经》时弃“荼”取“茶”,这一抉择,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茶”字逐步取代了“荼”“荈”“茗”,成为主流。但其后的一千多年,文人学者仍旧各行其是,不受羁绊。有两个例子极为典型。其一为唐宪宗时任宰相之职的于頔,其《茶山诗刻石》中五次出现“荼”字,于頔比陆羽晚14年去世,不可能没读过《茶经》,但还是不愿跟风;其二为吴昌硕(1844~1927)于光绪年间为友人写的篆书横披《角荼轩》,“角荼”源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记夫妻二人的一项智力游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李清照的原文,用的都是“茶”字,吴昌硕书写时,特意改作“荼”字,并为此附加了说明:“茶字不见许书,唐人于頔茶山诗刻石,茶字五见,皆作荼。”(此例参见刘景文先生《诗说茶文化》一书中吴昌硕的书法图片)这幅吴氏《角荼轩》书帖,足以表明直到清末,“茶”与“荼”依然并行不悖,将“角茶”写为“角荼”,也无伤大雅。

    “茶”字一统天下,“荼”字全身而退时代(清末民初至今)。“五四”以来,“茶”字趁提倡白话文的强劲东风,坐定了一统江山,“荼”字从茶界全身而退。当下商家,宁可将“茶茗”不伦不类地强扭到一起,也绝不再去劳“荼”字大驾了。书法家中,即便有人别出心裁地将“茶几”写成“茶幾”,也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作“荼几”。

    2——别号

    涤烦子。《唐中史补》上说:常鲁公随史西番,烹茶账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

    3——炒制

    芯。物体的中心部分。

    毛尖。属于绿茶或黄茶的一个子产品,一芽一叶、一芽两叶茶青炒制后命名为毛尖。

    翠青。青绿色。出自晋·傅玄 《郁金赋》:“叶萋萋兮翠青,英蕴蕴而金黄。”又,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草木》:“龙骨木色翠青,状如枯骨。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萎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陈水河整理于2022.3.21傍晚

    注:本篇词汇主要摘自于程耀恺的《说茶道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词俗语(茶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zx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