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不仅会影响骨骼系统,比如膝关节,更要紧的是心脏承受能力。我多次亲眼目睹登山过程中有人晕厥甚至需要抢救的情况。因为登山的运动剂量远远大于平地行走,以代谢当量(MET)来计算,普通速度行走30°山坡的MET是平地等速的3倍以上,并且往往有无氧能量代谢参与,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对运动负荷能力要求更高。
根据健康储备(BAR)值能够精确估算出自己的运动耐受能力,及时做好运动剂量的调整。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的BAR越大就能承受越大的运动剂量,而运动的代谢当量越大则运动剂量就应当越低。用公式表示就是:
安全运动剂量=BAR/MET
比方说,如果一个人的BAR值在25(50岁男性常见的情况),平地快速行走达到每天一万步,那么登陡坡山峰(如深圳市大南山)应当控制在四千步以内,或者在三公里左右的路程,这样就不会太劳累。
当然,如果是平时经常运动之人,50岁的BAR值在30甚至更高也常见,相同的登山活动范围就可以在五到八公里,也不会感到很累。
另一方面,劳累、失眠、疾病等许多因素会快速降低BAR值,此时如果还是按照自己的以往经验去登山就非常危险,应当减少或者避免这类运动。
如果对BAR动态测量感兴趣者可以加入QQ群聊1007450726健康棒BA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