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李森祥的《台阶》,心里有沉重感。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吃苦耐劳的父亲相信自己的力量,开始了他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当我读到父亲坐在新屋落成的台阶上,不知所措,我特别感到心酸,为那些辛苦奔波的人,他们为名,为利,为了尊严,为了儿女,还是为了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又一次陷入了茫然!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人的需要又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但是,现实的可能性,并非只是一年两年可能不可能,经过漫长的奋斗可以实现,也是一种现实可能性。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有一种幸福感,看父亲在造屋的那些日子,多么兴奋,“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他的心头充满喜悦。
这篇小说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心酸的情感笼罩着全篇。我每读一次,都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父亲的形象就在我的脑海里,我设计的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到压抑,喘不过气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