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结构框架,就像是一串散落在地的珠子,让读者感觉很凌乱。
反之,具有清晰的结构框架的文章就好比一串被红线穿好的珠子,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然。
那么,如何构建一篇文章的结构框架思维呢?
三个步骤让你的文章整体思路更清晰。
第一步:明确主旨,即你的文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写文章不是为了表达而表达,而是写作者为了表达某个观点、某种情感或是解决某个问题写的文章。
明确你写文章的目的,你就不会不知道该写什么,就不会东拼西凑,而让读者不知道你所云。
按以下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提炼文章主旨:
1.用一句话列出这篇文章想解决什么问题。 2.用一句话或一个故事列出案例(即解决问题的场景) 3.用一个凝炼的句子或金句说出你要表达的主旨,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主旨尤为重要,就像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其他则是骨架和肌肉。
第二步:建立大纲
有了主旨,还要想想如何有效地把它表达出来。
要先从整体上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再给每个部分起个小标题,或标上序号,文章的基本结构便出来了。
一篇文章的大纲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读者即使没看具体内容,只看大纲也能知道你的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建立大纲可以采用这四种结构框架模型,使文章更光彩。它们分别是:1Q3W1H认知结构框架、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结论先行结构。
1.1Q3W1H认知结构框架
1Q3W1H认知结构框架是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这个问题是什么,最后给出解决方案。
多练习采用这种结构框架分解表达,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
2.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即文章的几个小部分之间是属于并列关系,它们同等重要。
3.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是文章的几个小部分之间属于递进关系。
4.结论先行结构。
结论先行结构指的是文章一开头就先给出结论,再用分论点和案例来论证开头的结论。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读者一读开头便知道你讲的是什么问题,不至于读了半天才明白你要说的观点。
第三步:根据大纲搜索素材
罗列出文章的具体框架,就好比我们画好了一棵树的树干,接着要给文章填充素材,也就是事例,即为我们已画好的树干添上枝条和绿叶。
这样,我们的文章才完整,才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文章结构框架,是写作者思路的体现,结构越分明,作者思路越清晰,越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4282/96e7ec9f0cf6ca5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