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5:57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注释]

1、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9、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叶曼 述

   从第二十章就开始谈道德体,为道之法,你怎么来修道,怎么能够把这个道能体会到。现在这一章就是远远地承接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已,听之不闻……故混而为一…”,所以,这个就来重新论道的本体,接着论道的本题。从第十四章开始,第十五章谈到道德用,一直到二十四章为止,现在到了二十五章再跳回去,来谈道的本体。“有无混成,先天地生”,浑然而不可得而知”,所以我们常常描写我们的地球,古时候中国人说这个“混沌初开”,所以,我们现在吃的那个馄钝加个食字旁,这个圆嘟嘟的东西,你不知道里头有什么东西,所以我们从前的“混沌”都是“三点水”的,这个混沌初开的时候就是圆圆的东西,也没有天,也没有地,也没有万物,什么都没有,所以说有一个东西混成,浑然不可得而知,视之不新,博而不得,这么样一个东西,而万物有之易成,这个馄钝我们看着就是一托面,我们一咬里头好鲜啊,很多的东西,所以这一个混沌初开的以前,这一个“混沌”,天地间这个混沌里头包含万物。这个包含万物在古时候,开天辟地以前,就是“大混沌”一个,混成,它在天地先生的,天地都包含在内,所以说“混然不可得而知…”,固然混成也,它是混的,很混,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可是天地万物都是它生的,所以称为混成,既混沌又成就,它比天地先生,所以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不知谁之子,古先天地而生,你没法找他的父亲,其它的宗教,犹太教由下列写来的,就说上帝造的这个地球,造了天,造了地,造了人,上帝是谁造的?这个问题不能问。在这些宗教系统里,这个是不可以问的问题,但是你要追问到底,所以当科学发展了,都发展了以后,上帝在哪里?找不到了,上帝是谁生的?没有答复,于是,所以说上帝已死亡,就是当你问到最后的时候,上帝只好死掉了,没有办法了。这个就根本就说,这一个东西,它先天地而生,它是什么?只是说有物混成,这还是道家的说法。它怎么样了,它道的全底无形又无名,但它没有一样不其在里头,没有一样不包容,什么都有,什么都包括,这是混合而成的一个东西,它比天地先生,先生天地,天地要灭的时候它都不会灭,所以,这个“物”实实在在,不是有一块,有这么个东西可以指出来的物,不是这个物,没有办法指出来,我们没有办法,只好给它一个假名,我们只好说这个东西就是道。道在哪里?道在万物中。道在你,道在我,道在茶杯,道在纸张,道在一切。

   那么这个东西就是礼仪,所有的礼都在里面。合起来说起来话,就是说所有的万法归一,问题是一归何处?道家没交代,所以这是禅宗的一个话头。禅什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谁要禅透了谁就悟到了。这一个东西,所以说没有一个东西不是“它”,但是没有一个是“它”?它是万物,但是万物不就是“它”。但是也不是不是“它”。这个听起来好像是绕口令,好像不讲理,但是我们真正了解这个,所以后人有一个结论,“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住四时凋”,有一个东西,天地没生你前它就存在了,它没有形,从来不说话,寂静的,很寥,就这一个,万法归一就归这一个东西,它是万物的主人,万物都是它,但是万物死的时候,“不住四时凋”,不会说春夏秋冬,春天花开了,花谢了结果子了,果子掉了,树枯了,四时不停的,生而又灭,灭而又生,它不跟着四时、春夏秋冬而凋谢,天地毁了以后,它也不会灭,这个东西无形本寂寥,找不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所以说“寂兮寥兮,独立不改”,我们看寂寥无形,不说话,我们听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视之不见,这指寂寥到了极点了。寂寥无形这就是体,这就是体,“无物之媲,故曰独立”,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跟它比,还有这么一个东西可以分阴阳什么的,没有物可以跟它匹对,故曰独立也。

    “反化中史,不失其常”,你春天开花了,夏天成长了,秋天结果了,果树掉在地上了,又是种子,明年这个种子又开花了,开花又结果了,所以说它是独立的,“百换中史”,一定还回来,今年花开了,明年花开的时候,我们还在哪里?不知道,花还是早就开,春天还是造就来,它永远不跟着它凋谢,它是不停地反反复复,不停地春夏秋冬,不停地生生不已,永远之常在的,这个就是道,所以故曰不改也,所以说独立又不改,没有人跟它匹配,就是这么独门一家,所以说独立,不改是它永远、经常不变,你看着万物在万换,万物在生生不已,有生有灭,但是它不改。

   周行而不怠,当这一个“寂兮无生的,独立于宇宙之间,它虽然生了万物,而超然于万物之上,不虽万物的生灭而生灭,而改变,这个在佛家来说,这是什么?这是随缘不变,用佛教来说是随缘不变,不以万物为侣,就是独立。“反后化生,始终不失其常”,这个就是道家的头一章的说,“古常物予以观其庙”,看它生出什么庙宇来,“常有予以观其角”,看你生出多少东西来。

   所以真正不以万物为侣,在佛教有一个很有名的禅师,有一天就问他的师傅,他说请问不以万物为侣者是什么?师傅怎么答复他呢?师傅说你把西江水喝完了我就告诉你,人能喝完西江水吗?不可能的,所以师傅也永远不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告诉他,因为只能自己去体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这么个东西你让我怎么说?所以根本没法说,所以这个东西就是不以万物为侣者,只是独立,而且它永远不改,所以它随着缘,可是它本体从来不变的,周行而不怠,什么叫周行呢?就是说时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北,这十方,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没有周片留形,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没有一个时候不是它,没有一件事情,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它,这么样一个东西,它周行而不怠,怠者,停止、疲倦,它(四时)从来没有说我不走,我太累了,我不做,春天说去年已经春天了,怎么今年又有春天了,永远没有休止,没有疲累,这就是所谓天行箭,就是天永远在那儿行走,而且行得非常健康,非常的健壮,所以我们看着天行箭,于是我们要做君子,要自强不息,这是儒家的说法。

   佛教呢?这个就是叫不变随缘。刚才说随缘不变,这个就是不变随缘,周行而不怠。它本体永远不变,但是它随缘。你说过去,我过去也怠,现在我也怠,未来还是如此。东方上,四方、四角,加上四下,时方三事,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处不在,这叫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

   周行是无所不致,底下的小步。“而免始能生,权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它到处都是它,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所以你就不要再说这个是头,没有头,免去始,它还能够生,而且这个形永远是全的,故可以为天下母也,所以它是天下之母。我们知道,这个母生于万物。

   许多无论是“迷踪”的,道家的,对于女人都相当的崇拜,不是像儒家或者其他的那样,认为这些真正没有母,什么都没有的,所以认为它是道,可以说是天下万物之母,无不知其名,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它叫张三,它就不叫李四了。所以,不能给它名字,名是定了形的,它混成的就没有形。所以,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你不可能给它定什么名字,它是某某人,它就不是那个,所以不能给它定名字,故曰不知其名也,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没法给它叫名字。所以,要是像其它的宗教,上帝用泥土做了人,按照上帝的形状做了一个人,然后把上帝的灵气吹给它,它用泥土做了一个跟他一样的人,那么这个上帝就是人形了,那么其它的万物那是谁做的?其它万物的形是怎么来的?所以道家根本就说,我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古曰不知其名也,于是自知曰道,给它一个号,这个号叫什么呢?叫做道,“符以名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之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它说名是拿来定形状的,我们看这个形状,于是我们叫它这是桌子,这是茶杯,这是男人,这是女人,有形状,于是就给它定了。字以称可,我们给它一个字,就是说这是男人,我们知道这就是男人,这是女人,这个就是女人,于是大家都公认,男人是这样的,女人是这样的,这样大家都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这个道是从哪儿来的,给它定名字,没有东西可以指出来,既然没有东西可以指出来,所以不由也,它不是由谁东西做的,也不是由什么东西成的,鸡非人做的,也不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常常问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是千古以来就问的东西,这个东西没可由也,没有东西,没有由来,是混成之中最大也,在有物混成,给它一个道,可以说是称为中间之最大的。这是王弼的注,注得很简单,文字真是简略到极点,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我们知道可以做天下母的这些人,这个东西,万物都由它化身,所以我们称它为天下母。这个天下母不只是看得出来的物件,连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都是它。所以,好是它,坏也是它,干净的是它,脏的东西也是它,神佛是它,魔鬼也是它,所以从来不对立的。那么所以才问,叫它为天地之母。

   我不知道它的名,这个物不可名,我们强给它叫了一个字,给它一个称号,称它为道,这是拿形而下来描写它。那么我们既然给它一个形而下“道”的名字,我们只好就说名之曰“大”,所以不强为之名曰“大”,这个东西真大,大到不可知,“无所以字之知”,底下的小字,无所以自之言道也,为什么叫它道,因为可以拿言语来称为它的道是最大最大的,你看我们讲四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东西,无论儒家,无论道家,提出一个道,道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无所以自之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就是可以说得出来的,最大的就是这个字了,“责其自定之所由”,你要是细细研究,仔细研究,这一个字定了“道”字的所由,所由根据什么说则细于大,因为它太大了,所以强为之名曰大,大有细,则必有分。一说大就糟了,你只要给它一个名说是大,大就有东西拴住了,一有了,结果就可以分了,凡是一个东西定了形都可以分,有分则使其“极意”,只要可以分,就把它终极的,最神秘的东西就失掉了,所以,自之曰道,古曰强为之名曰大,勉勉强强,不得已,因为它必须要谈这个东西,它谈的话怎么办?总得给它个名称吧,所以自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但是所谓大是高而无上,大而无外,它是无所不包容,这才叫做“大”。所以,一个人的伟大,他的影响力,不一定他的权威高,就是他的影响力非常的长,非常的广,这叫大,所以一个真正的伟大人物是他的影响力有多远,有多广,才能称他为伟大。好比华盛顿,不是美国人,想起华盛顿来,差不多世界都认为他伟大的,为什么?因为他立了一个标准,我们不会说拿坡仑伟大,当然更不会说袁世凯伟大,真正伟大是他的行为,他的影响力又长久又“四处都到”了,这才能叫伟大。

   这样的话,你知道了以后,他说“大曰是”,是者行也,不守已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知,古曰是也,因为它周行而不怠,所以这就走,普遍的到处都有。你看它走,你看它走到哪儿,你就追着它走,一直追它到尽头,它是向四方八面,永远没有停止的去,“是者请也”,所以爱因斯坦谈到宇宙,人家问他,这“宇宙”有多大,这个科学家真是科学,他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在开展中(Xpand),所以从前我们认为中国、中华,我们是在中,你知道印度也称自己是中国,谁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然后这个范围越来越大,我们想着“中国”是一块大地,周围都是海,这个海有四个乌龟踩着它,后来发现不对,我们不是中间,原来这个地球是圆的,这个海外还有海。所以,我们常常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真是不知道,只知道这个扩充,为什么扩充?因为我们的知识领域在扩充。当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充,我们也就跟着扩充了。所以,大曰是,是曰远,远曰返,远及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世,故曰圆也。远是什么呢?远就是到了极点,很远很远,你就说它周行而不怠,它也会要到一个边边上,穷极的地方,你只要不是专门偏次,专门走,我们从洛杉矶往东飞,往西飞,你一直往东飞,一直飞,一直飞,最后回来了。你往西飞,你说往东飞回来了,我就一直往西飞,最后怎么样?也回来了。为什么?圆的。所以周也是圆的,天体也是圆的,地也是圆的,所以说“是曰远,远曰凡,故曰圆也,不随于所势,其体独立,故曰凡也”,这个体是独立,有物混成天地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所以它返。

   大到无边际,走,没有一个远的地方不到,远到无法想像的时候,于是这就说无穷地在扩张,可是因为远,没有边际,因为它周行,遍于一切处,既然遍于一切处,它再走得远,无论走到那儿,走到了北极,到了爱斯基摩人;你到了南非洲,你到了南极,你看那人怎么样,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一张嘴,你不是要研究人吗?把你近边的人先研究研究,尽管他的皮肤是很黑的,或者很黄的,或者很白的,不管怎么样,所以说真正遍于一切处,既然它遍于一切处,无一个不是它,尽在身边的,又何尝不是它?所以“是曰返”,这就是所谓的“天道浩还”,这个天道就好回来。我们看《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博及必复”,当它博到极点了,最坏坏到极点了,一定“易阳复始”又是复返了,所以每一个东西都是天道浩还,我们假设知道天道浩还就知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当我们知道这个,没有一个都不返还的话,我们就知道这就叫做归根浮靡,这就是万法归一,最后归为一个。

   有一个尼姑最后做了一首节子,“整日寻春不见春,忙鞋踏破岭上云。归来却把梅花嗅,春在枝条一时分”。整天到外头去找春天,鞋子把山上的云都踏破了,找不到春天,回来了,一看家旁边,屋子旁边就一朵梅花,梅花都开了,春天就在这儿。所以外来就有一个寓言叫“蓝鸟”,他到处找蓝鸟,结果就发现蓝鸟就在他自己家里。我们到处在找幸福,找快乐,找一切的东西,事实上怎么样?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我们能够把这个东西了解了以后,这就知道,什么叫做远曰返,不要去那儿说夸大话,要救众生,你先把自己的众生救救再说,我们自己就是众生之一,我们自己都救不了自己的话,我们怎么救天下的众生?

   所以,知道了这个以后,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在天地中间的姓人为贵,人最尊贵了。那么而王是人主也,什么叫王呢?王是人的主,虽不之大,依附为大,虽然它不像天跟地那个植物那样大,但是也“复”为大,可以跟三个来匹配,就是道、天、地来匹配,所以王故曰“大”也。

   这个底下说宇宙有四大,而王聚其一言,四大就是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即也,只要你有一个名,这是天高,好大啊,不知道天外有天。我们给它定了一个名字,于是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即也,不是对了不起的,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为之道,然后谓之道,它有一个来头,它有一个原因,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就糟了,一给它名字称它之大,这个道是称中之最大的,道中最大的,不若无称之大也,还不如连称呼都没有的最大,那个最大的连名字都没有,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宇也,这个无称得不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连它的表象都找不出来,所以我们只能说四欲,欲中有四大,就是说在太虚中间有四大。我们现在叫做太虚,还不能称,因为有太虚,我们还知道,在这个银河系还有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银河系,同时在所有银河系中间还有一个大黑洞,都可以指出来。宇宙在扩充中,你知识越广你知道的越大,结果反而那什么,所以现在它只说域中有四大,所以称之为宇。道、天、地、王,且在无称之内,这个道、天、地、王它们怎么样,说出是道来已经不是最大的了,强名之为大,都在乎没有称为的里头,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宇宙中有这四大。当你到了伟大那儿,已经不可名了,它化生万物,它可见的,可以表其大的是天、地、人,这是天地人,人的代表就是王。

   中国文化最重的就是人道,所以我们说天、地、人是三才,三才者:天、人。道,为什么称为天地人是三才,因为人是参赞天地之教化,参赞天地之化育。好比说什么叫参赞呢?就是补天地的不足。为了补冬季不生产,于是人就造了一个仓库。为了晚上没有光,于是人就发明了灯光。为了把太阳晒、雨淋,于是我们就造了房屋,这一些一些都是人造的。这些人造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参赞天地之化育也,他补天地的不足,所以人也大。人中的领袖,好比我们中国说有材质的,像伏羲,我们一看名字就知道他是教我们牧畜的,神龙是叫我们耕种的,遂人叫我们怎么用火,有朝事教我们怎么盖房子,等到了有了黄帝,把所有的功德、制度、文化都教给黄帝了,所以黄帝造车、黄帝造指南这,黄帝造衣裳,黄帝的太太造了丝,然后黄帝造出了一些的制度来,是不是都是黄帝造的?我们不知道。所以不但中国人从前祭黄陵,现在连共产党也祭黄陵了,黄帝有没有这个人?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黄帝造面流,以后衣冠是他造的。所以这一些都叫做王,这些王,我们称他为王,王者,你看了没有?三横,中间一贯,这个王字是天地人在中间,一贯“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才能称为王,这是真正有功劳的。所以古时候做王的人,差不多我们称,无论讲三王五帝,我们讲古时候的这些王,都是对于人类的天地之不足,他来帮他的忙,使我们可以不至于晚上没有光,生吃的东西会生病了,动物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让种子发芽,给我们造房子,给我们造文化制度,这些东西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了。而王居其一,“处人组织大也”,你作为一个领袖,你必须有一个真正能造福百姓的,能够跟天地一样能造福人的。

   所以,它底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什么为法?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法什么?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一贯的哲学。我们看底下注,“法为法则也,人违地,乃得全安”。我们不要违背地,我们就可以全安,我们不停地挖煤矿,不停地挖山矿,不停地弄,结果怎么样,你跟地背叛而行,结果怎么样?就不能够安全了。法地,就是说人要法地也,就是说地不要跟天过不去,必须要跟天一样,于是你就以天为法,于是你就不会超载。天不违道,乃得全负,法道也,天不要违反道,于是你就可以能够天无私负也,天就可以罩着我们。现在天没有罩着我们,天已经破了一个洞了,蓝天破了一个洞了,这是谁干出来的,我们干出来的,我们先违背地,做了一些,尤其是现在这种汽车那个什么了,“冷气”都用它,这个东西把臭氧层弄破了,人不以地为法,地不以天为法,结果天就破了,天一破将来这个灾害大得不得了,所以天已经不全负,因为天法道,但是天没有这样做。道不违自然,乃之其性,你不要违反自然,我们现在做了好多事情,都是我们在毁地球,毁了地球最后遭殃的是我们的子孙,这个遭殃,这个祸殃还很大,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得到性。法自然者,再方而法方,再圆而法圆。什么叫自然呢?是方的,你就是法它方的,圆的你就法它圆的,你就两条腿你就要走路嘛。我们两条腿不走路,于是我们造了一些车,人家都要有一辆汽车,于是这个(Furing)用得一塌糊涂,热天就应该热一点,我们不行,我们就要冷,(于是在开冷气的)房屋里面要穿毛衣,这都是违反自然的东西。所以,能够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你这就不违反自然了。自然者无称之言,什么叫自然?没法称呼它,只好叫它自然,穷极之辞也,这是最极端最极端的一个词了,只好叫做自然。所以用字不及物之,你一个人,假设说你不跟这个无知的,无知的是地,你人不法地的话,“而形魄不及精象”,你不法天,这是一个精象,精象不及无形,你这个天,你不来法无形的道,“有仪不及无仪”,有仪了,所谓叫做道,又没有自然好了,所以我们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你有两个无极,这就是天地有物混成,这个混成还有一个混成的东西在,有一个在混成之上的,所以,人要法地,地要法天,天要法道,道要法自然,这个自然不可得称,所以称它为自然。所以说这个精象不及无形,有疑不及无顾,一层一层的差下来,所以真正追本穷源,到了最后是无极,无极也没有两疑,什么都没有了,故转相法也。所以,你要知道的话,你要往上一层一层的以它为法则,道顺自然,天故资焉,你能够道顺着自然,于是天就可以给我们种很多东西,给我们好多东西,我们怎么能够不靠天吃饭?我们都靠天吃饭。天法于道,地故则焉,你能够天按照道走的话,于是地也就跟着你一样走。地法于天,人故象焉,你这个地能够以天为法则,人就可以来法地了。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也,所以我们称它为万物之主。为什么?是它在这一样中间它是最大的主,所以这些东西就是这样。

   这四大之一的人,对于道跟天,因为过于形而上,过于玄虚,又是寂寥不可见,又不可闻,你没法取法,所以我们只好法地。地没有私载,包容一切,生长一切,所以我们人要以它为法,我们人生在地上,踩在地上,好人踩它,坏人踩它,漂亮的人踩它,丑恶的人踩它,道全不说话。我们能不能够像地这样?那么地假设是以天为法则,地要没有天,请问太阳没有了,我们怎么办?雨水没有了,云雾没有了,我们怎么办?所以地以天为法,没有天就没有四时,没有四时就不能化于万物了,所以万物成长的庙的、的化都是仗着日光、空气、水下的雨。所以,实实在在万物的质都是顺成于天的变化,没有天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将来地球上最大的灾祸就是天破了一个洞,天破的洞越破越大,地下的冰就会化掉,地冰一化掉,北极、南极一化掉,洪水把我们全淹灭,危险万状,但是我们现在还是造就用我们的冷气,开我们的汽车,一直到我们的子孙在水里漂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就不说话了。所以,知道了天是法道,道法自然,顺着自然走。你不顺着自然走,天下的毛病就都出来了,所以这是道家来说的第二十五章。好,我们今天把二十五章讲完了。

   道强名之为道,其实这个能是混合而成的,它能够独立不改,周形六合之内,从来没有疲倦过,真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用佛法来说。为什么它能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呢?是因为它法自然,因为你法自然了,你就自自然然的嘛,当我们自自然然的,自就是自在,然就是当然,你只要能够自在,你能够当然,这就叫自然。并不是说道之外有这么一个叫做自然的东西,不是的。只是说是道的本身就是绝对的,它本身就是自然,能够知道这样的话,于是道的本身,这个自然本身没有企图,因为它没企图,所以它无为。我们为什么为呢?就是因为我们有企图嘛,我们要做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我预备做什么,这就有前途,当你有企图就有为,它也没有偏好。他说我喜欢这个,或者我喜欢那个,没有。所以说天地不仁,我们一说仁,仁就得有对象,你不仁你就没有对象,没有东西就没有偏好,所以我们常常说一视同仁,一视同仁就是说你这样的话,没有对任何一个爱憎的,这样的话完全顺应自然,万物都由它自画,太阳不会跟树说你要长得快一点,也不会跟花说你要长得美一点,它不绝对不会对事情这样(要求),所以是道法自然,就是自其所自,然所当然,自所其所自,你种什么因你就收什么果,非常简单。

   所以,我们修行也是如此,现在大家都学打坐,学修行,你必须出于自然恩,才能够体会到道的真义,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四悟,(勿义、勿必、勿惊、勿我),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自荐、不自视、不自发、不自惊,你说这四个意思是不是非常相合?也就是法家所说的没有我之,没有法之,当有我之的话,你就一定有一个我在先,有了我就有了人,有了我就有了彼此了,这样的话,你就会要自荐、自视、自发、自惊。我们常常看很多人自己吹牛皮,这个我之大得不得了,非常大的我之,而且他认为自己非常的了不起,所以我们能力不自荐,不自视,不自发,不自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够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已经到了杆子头了,没可再上了,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够这样的话,我们虽然在百尺竿头,已经到了头了,我们还能够更进一步,可是到这儿,比如说这个礼拜六我就要告诉诸位要无形无视,打坐的时候,千万不要有寻有视,你有寻有视什么毛病都出来了,花样就出来了,所以能够无寻无视,这样任它自然发展,这个叫做自然。所以老子这本书,小了到我们个人打坐、修行,进一步待人处事,更高层的就是宇中有四大之一的大,做领袖的人——王,所以大而治国,小而修行,没有一个不适用的。我们说不自荐,不自视、不自发、不自惊,这是反面的,不要这样,现在就是说你要正面的劝,所以我们知道这四不的正面,无义、无必、无果、无我,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记住了,小大都顺了,可以说无往而不利。这是第二十五章。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寂寞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

吾不知其名,

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

字之曰道,

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於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强为之名曰大,

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於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之为名曰大。

大曰逝,

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

逝曰远,远曰反。

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於一逝,故曰远也。不随於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

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

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而王居其一焉。

处人主之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於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天法於道,地故则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去非來,非善非惡,混然而成體,其於人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地生於其中耳。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無匹而未嘗變,行於群有而未嘗殆,俯以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本無名,聖人見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莫能加也,故強為之名曰大。然其實則無得而稱之也。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自大而求之,則逝而往矣。自往而求之,則遠不及矣。雖逝雖遠,然反而求之,一心足矣。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道言之,則雖天地與王,皆不足大也。然世之人習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實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復性,則此三者人皆足以盡之矣。

相关文章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七)人法地,地法天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五章解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 挑战抄写道德经第二十四天

    第二十五章: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

  • 读《道德经》札记(7):还是人法“道”

    这几天,加快了《道德经》的阅读速度,已读至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描述了“道”的特征。1、浑然一体;2、先天地生;...

  • 初识《老子》第25章

    第二十五章八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道德经第25章分享暨播种月祝福》连载25 以下为您奉上从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衍生出的悟道心得: 一、《道德经...

  • 2019-05-07

    【日精进第51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五条,《定...

  • 共品道德经(二)

    第一节我们一起交流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内容,接下来第二节我们来探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内容,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跨度有点大...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58/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4/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一】...

  • 如何设计死亡之旅?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译文】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

  • 浅谈老子的“道法自然”

    先从“道法自然”的出处说起。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首先以极简约的文字郑重阐述了什么是“道”——道,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by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