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识别出人群中的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还不够,我们要利用这种认知能力和他们展开更有效的沟通。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承认两个既定事实:
第一,不同沟通风格的人是均衡分布的。在一个沟通环境里,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类型的人。
第二,不同沟通风格的人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拿慢热的猫头鹰和自来熟的孔雀为例,猫头鹰还在小心观察周围环境时,孔雀猛地扑上来要跟他拥抱,他肯定受不了。所以猫头鹰“天生”对孔雀持有偏见,觉得孔雀咋咋呼呼,不靠谱。
但掌控欲强的,未必就喜欢听话的——老虎其实特别受不了考拉的墨迹和随便,如果你的领导是考拉,而你是老虎,那你肯定瞧不起你的领导:“这么点事,怎么还磨磨叽叽,毫无作为呢?”
而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的老虎和孔雀,经常合作的话也会产生矛盾。比如孔雀点餐时会习惯地拿着菜单问一圈:“小杨,你想吃啥?小李,你想吃啥?”这可就把老虎急死了。还不点菜,在这唠嗑啥呢?老虎控制欲强,会不自觉地打压孔雀的自我表现。
举这几个例子,不是想要挑拨离间,而是想传达一则重要的信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会遇见各种沟通风格的人,和他们打照面时要先摘除“喜欢/不喜欢”的偏见,并通过学习,掌握对他们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老虎型沟通
正如前面介绍的,老虎喜欢直切主题,掌控局面,目标感也特别强。正因为此,老虎害怕那种毫无目标的失控感。如果出现“包饺子没几个会擀皮的;逛公园没几个会认门的”这种情况,老虎就会抓狂。
结合这些特性,和老虎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
第一,老虎既然喜欢直接主题,沟通时就别做过多铺垫,或在那儿循序渐进。这些都不重要,你要争取在一个回合里把他的疑惑解释清楚。
第二,别让老虎觉得你是一个黑箱。要给他足够的掌控感。如果你的上级是老虎,让他知道你的工作进度非常重要。但是请注意:进度同步不等于天天向上汇报,老虎也很烦来回沟通。和他约定一个时间,定期汇报即可。相反,如果你的下属里有老虎,你需要给他清晰明了的指令,告诉他目标是什么。具体过程可以不用管,因为老虎并不喜欢被控制。
第三,老虎的目标感特别强。但反过来,如果老虎和你沟通时,你发现他既没设立目标,又不下达指令,那只意味着一件事:他在跟你客气。老虎虽然喜欢直接,但不见得情商低呀。当然也会洋装客气,只是老虎的客气真的就一下而已,他们是在出于各种考虑憋着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一旦发现老虎在假客气,你就要马上让他提提意见,请求他把目标说出来——这才算真正听懂了一只老虎无声的呐喊。放心,他会说的。
怎样和孔雀型沟通
孔雀在沟通中好对付也不好对付,好对付是因为只要表达对孔雀的喜爱,就能让他特别满意。不好对付则是因为要坚持不懈地表达喜爱。所以与他们共事、生活并不容易。
有位作家朋友的妻子做得一手堪比米其林三星的好菜,而且每天换着花样做,常常看着大家垂涎三尺。但是有一天,朋友在闲聊时却说:“诶,我也有我的难处。”
大家一听,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能有什么难处呢?
朋友说:“我夫人什么都好,还会做饭。但她的性格吧,是个大孔雀,需要强烈的赞美。所以我每天吃顿饭比写本小说还难。因为人家菜没有重样,我的赞美自然也不能重样。”
这就是跟孔雀沟通的难处。你得绞尽脑汁变着花样赞美。当然,我这朋友两口子也是天作之合。一个是作家特别懂得描述和赞美;一个是孔雀美食家,乐此不疲地干活。
如果你的另一半也是孔雀,就多多夸奖赞美吧。别找借口说一家人那么客气干啥。想要过好日子,就得使用对他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第一时间发现他的情绪,肯定他,赞美他。
反过来,如果孔雀与你对话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开屏”表现自我,那就赶紧问他:“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不是问有什么想法,建议,而是问感受。孔雀对任务、目标都不敏感,唯独对感受敏感。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他的感受被忽略。
可以说人人都需要被看见,孔雀则特别需要被看见。面对孔雀要探寻回应他的感受,并表达对他的感受的重视。这就是对孔雀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怎样和猫头鹰型沟通
跟慢热、研究型的猫头鹰打交道,一定要非常主动。主动为他提供信息,流程和规则,推动他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猫头鹰不会轻易表扬人。对他们来说,得出一个人是否靠谱的结论,要建立在足够多的证据之上。如果猫头鹰没有表扬你,不代表他不喜欢你,他只是还在收集信息。
猫头鹰还会经常提出负面反馈。对此,如果我们直接说:说啥都不行,那你说个行的。沟通就难以继续了。事实上,猫头鹰作为风险谨慎的人,会不断指出任务中潜在的风险点。这般唱反调,猫头鹰并不认为自己在反对你,他只是觉得你还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让他相信眼前方案的可行性。只要你给足正面证据,用它们来覆盖负面反馈,猫头鹰就会马上改变态度,相信你。
也就是说猫头鹰只是看起来特别难沟通——不轻易夸人,还总是提反对意见。其实他们是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规矩。了解这一点以后双方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但如果反过来,猫头鹰对一件事情特别积极。比如你话音刚落,就率先表态,这通常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可能是迫于生活经验在跟你客气,也可能是想尽快结束对话。出现这种情况时,你要重新找个时间与他沟通,解决潜在的问题。别让他在集完证据以后,成为你坚定的反对派。
怎样和考拉型沟通
考拉在组织里的存在感不强,很难在高层领导里发现这类人。这首先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目标感,其次是因为他们怕得罪人。而这恰恰是领导必须避免的特质。但温和适应能力强的考拉可以是很好的助手;如果你要聘用秘书或者助理,考拉会是很好的选择。
考拉好说话,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的性格。考拉害怕变化,他们之所以努力适应所有人,配合所有人,就是因为惧怕“适应不了,配合不了”带来的矛盾与变数。
也就是说嘴上挂着我都行的考拉,肯定不是怎么都行的!他可能每分钟都在心里呐喊:“我好害怕!我压力好大!”所以考拉是特别需要去维护和关照的一类人。当你和考拉沟通某项工作变动时,一定要意识到,他说都行的时候,可能没有讲真心话。也一定要去探寻那句都行背后的压力和顾虑。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是考拉,你也要知道自己的那句都行,是会让别人,特别是老虎抓狂的。别人适应你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做出调整。
了解了四种类型的沟通风格之后,我们要明白:一方面,与他人沟通时要承认,任何一种沟通类型的合理性,用最有效的方式与之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修炼,学会在各种风格间切换,不让沟通能力偏科。需要我当孔雀时,我可以冲出来扮演孔雀,哪怕这样让我很有压力;该当老虎时也可以当机立断,虽然这么做可能违背了我的本性。
当我们可以为了某个沟通任务扮演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时,我们的沟通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节选 脱不花《沟通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