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城》

作者: 君士坦丁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18:55 被阅读0次

我觉得小说或者文学的价值或者意义始终都不是描述现实,现实有什么好描述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可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具体到余华,他早期的小说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活着》都是好小说,因为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初入世界的少年对于世界的不理解和困惑,就算后面的《兄弟》也算好小说,因为你可以从中发现不羁的想象力,但是后来的《第七天》则像社会新闻和情绪的集锦,性质类似于余华玩票性质的评论集《我们活在巨大的差距中》。

在《文城》中余华恢复了他早期的创造力,为什么要听那些不写小说也不会写小说的人的说法去反映什么现实呢?(我觉得整天开口闭口说小说就应该反映社会问题的哥们对于什么是小说懂得可能还没有整天读网络小说的初中生多。)首先,无论你怎么写,小说都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故事,而人类的能力也决定了他们永远认识到真实的世界,既然都认识不到,那所谓描述现实就根本不可能。再说了,快手上很多短视频和91上很多自拍偷拍可以说是关于现实丝毫不打折扣的记录了,但那究竟有什么价值?所以,我觉得好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有个好故事,可以让大家看着开心;第二种就是可以写出某种情绪,让大家产生感同身受。当然,个别高手可以两者兼备,比如《冰与火之歌》。

《文城补》对于《文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有了《文城补》,这个故事才有了感染力,它替我们说出了我们经常会有的一种感觉:我们的生命和人生没有任何意义,它之所以是这样,完全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我们坚信不疑的东西可能不过是自己的幻觉。我们很难说这种感觉是否正确,但我们无疑都是有过这种感觉。

《活着》中的福贵选择了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从而把自己的一生变成一场无止境的随波逐流,而《文城》中的林祥福则在证明:我们就算有所追求,但这种追求往往是虚妄不实。就像小说一开始,林祥福家族的那个传统:种地,卖粮食,换钱,换金条,攒金条。而我们知道,黄金不过是超新星爆发形成的一种物质,林祥福家族们世世代代积攒下来的金条最后的结局要么是被像福贵这样的子孙拿去吃喝嫖赌了,要么就是阴差阳错的被遗忘以后千百年后被一个陌生人挖走了。(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出土的装在各种容器中的黄金白银的新闻,能上新闻的都已经这么多,这种事发生的数量一定更多,因为毕竟,大多数人挖到黄金是不会选择告诉记者然后交公的。所以,林祥福家族这种宗教式的行为就更显得悲壮无意义了。)

相关文章

  • 关于《文城》

    我觉得小说或者文学的价值或者意义始终都不是描述现实,现实有什么好描述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可有一丝...

  • 关于余华的《文城》

    上次看完余华的《活着》,想要再看一些他的作品,于是选择了《文城》这本书,当时没有拆开包装就买了。 讲了主人公林祥福...

  • 再引争议,余华全新长篇《文城》是重回写作巅峰,还是江郎才尽?

    “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已是小美的心底之痛,文城意味着林祥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 ——余华《文城》 编辑...

  • 文城

    书是3.6京东送到,3.13半天看完,速记一下,怎么说呢,这不是余华最好的作品,但肯定比《第七天》好多了。刷多了公...

  • 文城

    《文城》那个神秘女人叫小美,刚看到她的身世。男主人找她到的溪镇其实就是小美的家乡,只是到最后男主人被土匪杀死两人都...

  • 文城

    这几天看了余华的新书《文城》。故事很吸引人。 一个男子为了寻找自己所爱的人,踏上了寻找文城的道路,可是,这个世上真...

  • 文城

    时隔八年,余华再一次出版小说——《文城》。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极为激动,第一时间在淘宝下单,买下了这本书《文...

  • 文城

    动荡不安的年代,林祥福放弃安稳富裕的生活,毅然决然带着满月不久的女儿,踏上寻妻的未知路程。他甚至不知道妻子的...

  • 文城

    余华新作,文字很好,但很难读出来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或者说这主题是否值得他去表达。 主人公林祥福胸怀宽广/踏实肯干/...

  • 文城

    因为之前买的书还有好多没有读,所以这两年都没怎么关注新书的情况。 《文城》是最近在朋友家看到的,当时甚为惊讶,在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文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rh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