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1.20学习“于永正”老师《把课上得有意思》(下)

2020.11.20学习“于永正”老师《把课上得有意思》(下)

作者: 迷人的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1-21 06:09 被阅读0次

“沸腾在生活中。”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所有人都一样,都在竭尽全力奔跑,我也一样,在书中驰骋,在书中汲取能量,追求想要的生活。

我喜欢文字,喜欢在文字空间里生活,每天纵使很累,但也会坚持阅读,让书籍有生命。记录文字,书写生命。希望提笔能妙笔生花,也希望我的学生提笔写的时候文字在他们笔下淌淌流出,写出一篇又一篇好文章。但孩子们一提笔就无话可倾诉了。于是,我继续向大师“于永正”老师取经,给大家分享“于老师”妙招“怎样把作文课上的有意思。”

“于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为学生选择提供它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袁牧诗云:“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好词。”只要留心,只要会“解”,什么都可以“入文。”素材意识来着责任感;素材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素材意识来自学习;素材意识来自动笔习惯;要想为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素材,还要有一颗童心。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素材意识,为学生提供好的素材。二,把说、写训练寓于活动(游戏)之中,让学生获得有用的言语交际真本领。三,“题好文一半”,讲究命题的艺术。命题有学问1、命题易小不宜大。2、题目要有趣味性。3、命题要让学生“情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4、命题要“命”到学生心眼里去。。四,师生共写,当好“对话教学”的“首席”。叶圣陶先生说:“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五,当堂面批学生作文。他在文中叙述从“贾志敏”老师那里学了两招:第一招,学会了“素描作文”;第二招,当堂批改学生的习作。要求自己“力求做个称职的“语言医生”。”鼓励孩子们热爱写作。六,让学生的习作“上墙”。作家李汝清曾说过:“我之所以立志当作家,就是因为读小学时,有一篇作文看中,贴在了墙报上。”激励作用特别重要。七,适当开展作文比赛。八,“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学会了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当学生作文成绩逐步提高了,他们的读书写作兴趣就更浓了。以上是“于老”指引我们上好写作的方法,一定要学以致用,让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写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我们源源不断的学习,才会赢得大家的爱戴。

相关文章

  • 2020.11.20学习“于永正”老师《把课上得有意思》(下)

    “沸腾在生活中。”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所有人都一样,都在竭尽全力奔跑,我也一样,在书中驰骋,在书中汲取能量,追求想要...

  • 2020.11.19学习“于永正”老师《把课上的有意思》(上)

    麦家说:“世界很大,但书最大,因为书能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对,书在引领我成长,在教我怎样做一名大家喜欢的老师...

  • 【沙滩上的童话】以读促讲,以读代讲

    这段时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实录,发现于老师真真正正地在实践着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题这一要求,在他的课上很少有大段大...

  • 永怀于永正老师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记录、唤醒和鼓舞——于永正 于老带着他的开朗,他的幽默、他的宽容...

  • 越读越有意思

    近来,读了几本特级教师的书。有读书,就有比较。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于永正老师的《怎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感受...

  • 百变于永正

    【谨以此旧作,纪念一年前去世的于永正老师】 百变于永正 ——于永正作...

  • 祭于永正老师

    祭先生(并再读著作以忆之) 于水尽处探蹊径 永立潮头领航忙 正值教海清波泛 千里烟魂隐望乡 古韵犹存遥相忆 名留杏...

  • 缅怀于永正老师

    2017年12月8日通过微信得知于永正老师去世的消息,如晴空霹雳,泪水不禁打湿枕巾…… 记得刚上班...

  • 读于永正老师

    最近读于老师著作,走近于老师,越读越亲切!其中大量的主张、观点,以及毫无保留的实践经验,让人感同身受,受益...

  • 上有意思的课

    今天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之"把课上得有意思"(作文教学)一章,真是大开眼界、如醍醐灌顶。 如何把作文课上得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1.20学习“于永正”老师《把课上得有意思》(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rs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