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
不少市民叫网约车时发现,收费项目中多了一栏“春节司机服务费”。
随后。
有记者发现:
1月27日起至2月9日,多个网约车平台开始收取春节司机服务费,费用3到10元不等。
滴滴出行APP上:
@澎湃新闻据说加收春节服务费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鼓励春节司机出车的积极性,增加运力,加收费用将全部给到司机。
①
网约车平台“慷他人之慨”?
▽
1月30日。
该话题一度霸占了知乎全天的热搜。
本来嘛。
春节期间为还在接单的司机增加几块钱的收入,大家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
第一,网约车平台的口头保证,口碑被玩坏的平台,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分文不取;
第二,根据网约车机制里的供需调整,春节假期想要打上车本来价格就会有所浮动,再说,网约车本身还有打赏功能,这一次不过把打赏机制变成了强制消费。
换句话说。
平台此举就是在利用市场垄断“强买强卖”;
第三。
最重要的一点。
此举出台司机获得了实惠,有了积极性;网约车平台就算不“从中作梗”,至少也落下了一个好名声。
这看似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消费者除了被告知之外,似乎也只能理解。
这一番行径。
是不是很像2020年9月外卖平台对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多出来的5分钟”。
这些平台什么都没做。
就把自己旗下的“员工”给打发了。
这才过去多久?
说的好听一点这些做法是在“借花献佛”。
说的不好听这就是在“道德绑架”。
如果真要在春节假期给司机福利?
网约车平台可以少拿一点抽成,甚至直接取消几天也行啊,这不是也能让司机拿到实惠嘛。
毕竟。
大多数网约车平台抽成都在20%-30%之间。
甚至有个别抽成高达50%。
那这些平台为何又偏爱慷他人之慨呢?
②
网约车平台“左右横跳”?
▽
不可否认。
网约车平台如果真的做到了对这一笔“假日津贴”无动于衷的话。
司机确实也能获得一部分实惠。
但要知道此举的本质是在消费消费者对司机的“好感”。
如果此举可行。
那么国庆节是不是也该有过节费呢?
再遇上什么特殊事件。
网约车平台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呢?
现在他们承诺分文不取。
以后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此举是不是很像网约车平台烧钱的那几年,只不过现在烧的是消费者的钱,它们就更不会心疼了。
归根结底。
网约车平台就是不愿让利给司机。
2021年9月。
美团还在劝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
次日。
美团在其公众号发布《美团重申“严禁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的说明》,明确提出“严禁诱导和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的要求,规范配送合作商用工行为。
11月。
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督促网约车平台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发布。
但是国家已经“大动干戈”了。
这些平台却还在“装傻充楞”。
《劳动法》第44条规定:
延长工作时间需要支付150%;
不能补休的休息日需要支付300%;
法定休息日需要支付300%的工资报酬。
这些平台却秩序搞出一个所谓的“春节服务费”就可以规避过去。
毕竟。
只要不买社保,他们就不算是自己的员工。
但是春节期间又怕司机的积极性不强。
如此。
就只能吸消费者的“血”了。
③
网约车的“风”还在吹?
▽
2020年。
9月30日和10月1日全天。
高德地图合作的50余家网约车平台共同推出“高峰日全天免佣金”活动,这两天将不向司机师傅收取佣金。
2021年3月3日。
高德打车联合60余家网约车平台共同成立“免佣联盟”,继续早高峰免佣金计划,工作日早高峰不向司机收取佣金。
6月30日。
没有发布会、没有敲钟仪式、没有任何庆祝活动。
滴滴静悄悄在美国上市。
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44亿美元。
估值最高时高达730亿美元。
7月2日。
网信办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3日。
舆论哗然。
滴滴还在“辟谣”。
7月4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被“勒令”下架。
随后。
7-9月。
高德打车免佣联盟超100家网约车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免佣帮助司机增加收入,鼓励司机多出车。
12月3日。
滴滴通过微博官宣,启动纽交所退市程序,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12月24号、25号的中午12点至晚上24点。
高德打车免佣联盟累计24小时为司机师傅们免抽佣。
12月31号和1月1号两天。
连续48小时免抽佣。
截至12月。
高德打车免佣联盟已有超过140家免佣联盟合作伙伴。
@证券日报 消息:
高德打车免佣联盟累计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推出全方位、多层次免佣福利,为网约车司机免佣达到1028小时;有超百万司机享受到免佣福利,司机收入相比去年提升29%。
虽说去年3月就有自媒体表示,高德免佣联盟也难火烧赤壁。
7月份更是有人声称,高德免佣联盟就是在趁火打劫。
但是对比黑猫投诉:
孰是孰非。
可见一斑。
不知道高德免佣金联盟还能持续多久,是否又是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但至少。
该联盟曾一度让网约车往好的方向卷了起来。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安全免佣金的模式显然不可能持久。
只希望高德们能够尽快找到新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