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记|《撒哈拉的故事》
一路涉足
一路留恋
一路回望
依旧前行。
1.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之花,只要执著,哪怕在贫瘠的沙漠也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当从马德里的喧嚣和热闹中华丽转身之后,三毛在一九七四年来到了西属撒哈拉沙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领略了沙漠奇观,了解了撒哈拉威居民,围绕着当地自然人文历史展开,用文字记载了在沙漠的点点滴滴,用相机拍摄了无数优美的风景与新奇的面孔。
对于爱好旅行的人来说,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是必备的条件。初入沙漠的三毛并不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等。她甚至想不到当地居民沐浴,结婚方式也与众不同,直到有一天她踏进了一间小房子里,眼前的人,事,物深深吸引了她。
沙漠观浴记,在沙漠里撒哈拉威人的沐浴方式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他们沐浴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都是十分罕见的。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固定,每到早餐八点,沐浴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每个人都会带着毛巾,提着一桶水就这样与一群人共同沐浴。当然就是这种群沐浴的方式他们也是几年才会有一次,平日里他们是不用洗澡的,听上去有些滑稽、不可思议却也是真实存在的。上面所说的只是沐浴的一种方式,另外他们还会有内洗的这种说法。在当地每隔四五年他们便会进行彻底的清洗自己的身体,每到这一日沙漠里聚集人群,然后她们彼此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从嘴里插入内部,类似于今天的洗胃。这种方式不仅落后而且对人的身体有没有益处。
娃娃新娘是三毛笔下另一则有启发性的文章,女孩姑卡在十岁的时候要求与他人结婚,而她结婚的消息还得由外人来告诉她。当我第一次看见这篇文章时内心是震惊和难受的。十岁的时候不应该正是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吗?在当地十岁的孩子却要成为人妻,这和古代的童养媳有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更为残忍。这种习俗让我深思是什么样的环境营造出荒诞的文化,可笑又可悲。
三毛的文字带我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着一个苦难的国家,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于生活作苦苦挣扎。
荷西与三毛2.每想念你一次,天空飘一粒沙,于是就有了撒哈拉。
走吧,走吧,走到异国他乡,去脸贴脸进行一次别致的问候,去步并不走向婚姻的殿堂,去呼吸着彼此的呼吸开始新的生活,去心连心地经营一场盛大的婚姻。
来到撒哈拉沙漠不久三毛与荷西便登记结婚了。荷西为三毛准备了一个家,家并不大也没有多少家具、饰品来装饰这间简陋的房子。但是三毛并不失望,甚至可以说她爱极了这个屋子。三毛是天生的艺术家,简单的房子在她精心布置下慢慢有了家的味道,从座椅到装饰品每一件三毛将它赋予了新的意义,别具一格的风格也吸引了很多人眼球。
周国平曾在《爱是一种错觉》中提到过:真正的恋爱,是从组合家才开始的,开出的一切,都只是爱的序幕,厚实而精彩的内容,在以后的章节里。
在沙漠里荷西给三毛的不是多少物质上的东西,而是不离不弃的守护。荷西不是罗曼蒂克,平凡的爱情里没有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的矫情,爱早已被生活变成了一桌一椅,一蔬一菜,快乐,美满。这份细腻而隽永的真情在朝朝暮暮的相伴中,酝酿出了香浓的爱情美酒。
沙漠记|《撒哈拉的故事》3.所谓父母就是给你翅膀并带你飞翔的人。
毫无疑问三毛的远游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帮助。在撒哈拉沙漠里父母知道三毛生活困难,不远万里为他们寄去食材和金钱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这种看似物质上的帮助实质上是精神上的牵挂。正如三毛所说: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变爱护着我的双亲,他们给了我一个永远欢迎我的家,在这个避风港里,我完全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得不着的温暖与情爱。
我们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亲情,因为父母不变的给予,我们一昧的索取,长此以往下来就形成一中理所应当的习惯。父母不欠我们什么,他们的付出是因为他们爱我们,父母之恩虽不能一一回报,但一定要善待,赡养,铭记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