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Ⅹ,起床啰,今天终于可以上学看到同学和老师。"
"几点?"
"早着哩,六点四十。"
"哇,"一跟头翻身起来的孩子突然嚎啕大哭。奶奶此时进来"哎呀,今天我也睡过头了,快点快点。"哭声,责备奶奶声夹杂一起。
"你听错了吧?昨天晚上她妈妈还检查了她作业,她都说做了,而且我还特地问她妈七点二十出门晚不晚,她妈说七点四十走都没问题,走过去才几分钟。"
哭声不停。"这孩子就是这样,专门骗他爸爸妈妈,只知道搞得吃,疯玩,他昨天晚上到我房间悄悄同我说叫我四点喊她起来做作业。"
"她作业没做完?"此时,隔壁房间的妈妈被哭声吵醒也跑到了房间"怎么啦?突然哭?"
孩子当然明白作业没做是错的。
奶奶,妈妈正准备教训,使一个眼色出了房间,孩子怕妈妈,止住了哭声,跑到客厅(衣服也不穿,赤着脚)拿昨天准备好的书包。
"你拿书包干什么?作业没做?""不是,我只是看一下书。"抽泣的小孩。
房间外告诉奶奶和妈妈"马上上学,啥事不说,作业不做,收拾心情准备上学。晚上回来再沟通。"
孩子哪由你说,一边抽泣,一边匆匆忙忙在作业上飞舞。
"这个时侯你写得好?"妈妈再次发问。也好还,平和,不再说其他,没有象平常听到咨询时家长的一顿数落,责骂;或者手撕作业。妈妈的平静,小孩还在"不行,要把作业做完"的抽泣与飞舞中。
"妈妈,你给老师讲了没?""你自己的事自己负责,妈妈同老师讲什么?不讲。"
在对错方面,家长不可以因孩子哭闹乱了手脚,情绪激动,噼噼啪啪数落(有的还要扒出以前的)一番,或者可怜孩子"算了,没做就没做,下次改正"敷衍一次(后患无穷)。
理解孩子对没有完成作业,他自己知道错误,对老师,家长批评的恐惧。但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家庭成员间需要达成共识,制定规则(由孩子自己作主,父母协助督促完成),不可以利用老人家的溺爱和父母的严格来违规。如今天的(仅只针对今天的。所有关系中,仅只对当天矛盾点好好说话,找到解决方䅁),可参考①安抚孩子,但态度坚决。"妈妈很爱你,你知道作业没做是不对,是吧,(认同孩子)害怕老师批评,父母责备。这种感受我也能理解你。你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哭闹解决不了问题,等晚上放学我们再来讨论,现在是吃早饭,上学的时间,收拾完所有东西,弄好,开开心心上学。上课专心听讲。(至于学校老师的批评那一定是有的,也要承受的)。②私下发一条信息给老师(一般情况,老师当场批评)。请老师下课放学后私下留堂,父母也到学校与老师交流,共同协助孩子制定计划,改正,慢慢形成习惯。③晚上回家沟通,定规矩,不犯二过。
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件事专注一件事)慢慢养成,坏的行为习惯也是慢慢养成。如果觉得是重复,自己会做,可另配适合他有点挑战性的(分上,中,下三批人作业,不可一视可仁,不能细分,至于大致可分。现在很多孩子聪明,认为自己会做就不做,也的确可不必做,但同时一定要另选少量适合他智力的作业)。
孩子会试探父母,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得寸进尺,挑战父母的极限,质疑他们的权威。所以父母的耐心和亲子关系,引导他们自己定规矩,自己的事自己安排完成,很重要。
好的行为习惯(自主性的)是孩子做仼何事的基础。至于负面影响就不必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