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我毕业论文答辩的日子了。
这也意味着大学生活的彻底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中。这种情绪的来源在于害怕,我不害怕答辩的结果,但我害怕对所有事情都没有热情的自己。
我将答辩当成一个微小的任务,只需要站上去回答问题就可以通关,这一系列流程就像马里奥拿蘑菇一样简单。
我很清楚,学校不会为难每一个学生,只要尽本分,一定可以顺利毕业。
这种想法已经在我心中埋藏很久了。
也因为它,我选择逃课、选择通宵上网、选择放弃自己的专业课去写稿。因为我笃信,只要我将这些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不过火,一定会安然无恙。
太熟悉规则和底线,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畏惧感。
我清楚地记得,刚进大学的我不是这样的。
我去询问相熟的师兄师姐,在考试期的时候借来笔记认真研读,渴望将所有知识都一股脑塞到脑袋里,我不懂恼人的专业名词,但希望能用它们换取一份满意的成绩。
在面对机构面试的时候,我胆战心惊,将网上看来的问题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对着镜子挤出最完美的微笑,将自我介绍背得滚瓜烂熟,却还在别人的一个眼神中红了脸。
逃课更是我没想过的事情,我害怕老师一时兴起的点名,也担忧因为这件小事会给他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从小念叨的口号,我不想因为大学而毁了它。
那时,大学于我而言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每一处我都渴望去尝试去探索,对每一个规则都铭记在心不愿去打破。
我怀揣敬畏之心,对所有事,所有人。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我可以轻易告诉你每一个专业老师的点名率,指导你选择一门高分又易过的公选课,帮助你学会套路应对面试问题,这些都是我经历的,而后便成了经验。
现在的大学于我而言像是一处迷宫,我用自己偷来的锤子敲碎一扇扇门,透过小口看了四年的风景。
那是大学微小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偷窥者,而不是观赏者。
在我大四的时候,我开玩笑说,现在我是整个学校最老的人了,是走路可以横着走的那种人了。
我将自己归于规矩之外,我探索每一处可以攻克的漏洞,将它们修复成我想要的模样。七零八碎,色彩斑斓,也同样乱七八糟。
我觉得,我错了。
四年光阴,我完成了从看客向主演的转变。可对于生命的漫漫长河而言,我不过还是新人一枚。
打破自己的局限,但不要打破所有的规矩。
永怀对爱的信心,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将自己当做一个新兵。
这是大学给我的教训,也是它给我上的最后一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