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中古诗文的增多,背书的任务加重,默写古诗任务也成难题,这次联考发现,下了好大功夫学习的古诗文背默(满分8分),考试的时候班里竟然有19人得分在4分以下,这可是平时下功夫最大的知识点,我把这些同学叫到办公室里,让他们结对子分类找师傅,打算让他们把所学的古诗再默写一遍,他们都很顺从,纷纷找了自己的师傅,下决心要重新背默一遍,纠正错别字,一天过去了,到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去上课的时候才发现19个同学只有3个重新背写了四首古诗,其他的根本没有放到心上,让他们停课到教室的后边进行默写,一节课的时间只默写了四首古诗,交过来就匆匆的放学了。
这些大多是不长心的男孩子,看来他们根本没有把重新默写这件事放在心上。
今天周一,早上七点到校,我检查了剩下16位的上周五的默写结果,发现仍然好多错别字。我一一把他们叫过来进行纠正。
他们常错的错字有:《观沧海》一诗中的碣石、萧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杨花、闻道、夜郎。《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风正一帆悬的悬字,海日生残夜的生字,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和洛。 《天净沙》一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滕和鸦字,断肠人在天涯的涯字。这些字纠正好多遍了,竟然成了屡屡常错的对象。
总觉得还是学生背写时没有用心,不用心的学习是无效的。看来我还是要多用心,把孩子的内驱力给激发出来。
教者总认为自己已经教了无数遍,殊不知学习的人还没有开始上心,教和学脱了节怎么会有效果呢?
可是我又不太认可逐一过关的方法,只得接着想办法,真废脑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