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作者: 简溪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18:01 被阅读0次

    1.因材施教——针对儿童个性选用合适的方法。儿童主观性的认知和他从小生活的经验有关,一旦有错误行为,很难改变。人们常说是天生的,其实还是太早对儿童进行公式化的教育?

    今天再来看这句话,何谓错误呢?对于无知性的,不能归为错误,只是不知道,在不断地尝试,成人应提醒,以后不再这样做。多次地提醒之后,会见效的。

    2.生二胎前,对头胎的引导教育。以往好多人在怀了二胎之后,家里其他人会说“妈妈有弟弟了,不爱你了。”类似的话说出来,大人觉得是在逗小孩玩,其实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感和嫉妒心,因此会发生头胎孩子排斥二胎行为。

    同事怀了二胎,老大常常故意踩她肚子,就是对二胎的排斥,心里也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了。

    3.学校里有假装坚强的孩子,冷漠,不多说话,如何让他开口说话呢?这样的孩子用硬壳保护自己,蜷缩在里面,内心自卑不敢让人发现。

    这样的孩子常见到,郭某杰用打人来完成对自己自卑心理的拯救,他明知不对,可非打人不可。他在学习上占不了上风,总得在其他方面占了上风。老师的鼓励、肯定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对于他的打人行为也要批评。重点放在平时,帮他找到学习的动力,有了进步之后,他自然有信心,与同学有矛盾之后也很少动手了。

    4.要想对儿童有深入的理解,我们就必须牢记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即儿童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都好或都坏,聪明或愚蠢,卓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儿童一方面在强烈的自卑感中挣扎,另一方面却发展出过分的野心作为补偿。

    从讲电视人物可以看出,儿童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们认为孙悟空是好的,猪八戒是坏的。熊大是好的,光头强是坏的。是非分明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辩证判断能力,世界就是两个对立面的哲学观点。

    儿童通过幻想自己有超能力来补偿自卑心理,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自卑,只是通过扮演无所不能的超人物来补偿,成人要抓住机会引导儿童在现实中转化,培养认真、战胜困难等品质。

    大人也爱幻想,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可现实不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ev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