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j7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7:10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堂哥结婚,我回去帮了两天忙,参与到了所谓婆家人林林总总的各类事物中。一开始还惊讶于一场婚礼竟然有这么多规矩和门道,后来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沉溺于这样的气氛中了。虽然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但却乐此不疲。

       在这样的忙碌和热闹中洋溢着满满的家庭感,亲戚全体出动看新房,参加结婚典礼,每个人至少看起来都是真的开心。而我经历哥哥这一场婚礼下来虽说是真情实感的开心却也真是累到崩溃。对我来说这种感觉有点像过年。从在西安读大学开始,越发觉得过年的时候我是一直处在一团喜气洋洋的炮声中,很热闹但也很嘈杂。数不清的亲戚在身边围绕,感受到了比平时多许多倍的爱和混乱。

        对于现代人来说,像过年,婚礼这种节日和庆典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换气”,给人们提供特殊的时间和特定的场所,让一种人看看另一种人的生活,了解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在担忧些什么,喜悦些什么。于是有的人妄自尊大,有的人妄自菲薄,我倒是觉得只要努力就值得人尊敬。

       每次回家我都基本无法增长任何技能,每天都放任自己做个妈妈爸爸的小可爱。我还是懒散的我,又或者说,我在温暖快乐的环境下从来不想努力,这大概属于奴隶的一个变种。但是我真的抵挡不住和妈妈在一起时悠闲快乐的诱惑。我们一起看电视剧,她给我剧透,我给她讲知识。这种时候,我就会将自己心中的什么“人类提升计划”搁置在脑后,全然不去思考。只把自己当做陷入蜂蜜中的蚂蚁,甜死自己却一点都不想挣扎。

        以前看妈妈爸爸闹口角觉得很烦,但现在觉得很逗。临回学校,妈妈张罗包西葫芦鸡蛋虾仁馅的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我妈我爸关于智能马桶是否真的好进行了“辩论”。听了一会就觉得,这辩论完全建立在各种各样的“我认为”和“我觉得”上,没有一点事实根据,难怪谁也无法说服谁呢。又或者说,在这些非学术事宜上,亲身经历或体验可以占领“辩论”中的优势,而有了这样的体验,就算双方意见不统一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了,因为毕竟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比比皆是,正是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感受和喜好才有这个多彩的世界。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回学校第二天了。昨天刚到宿舍的时候,舍友说觉得我变温柔了,好巧不巧,上一次从家里回学校她也这样说。看来我回家后就是会变成一颗草莓味儿小软糖,刚离开家还带着些许香甜,离开的久一点就变成了没味的石头。

        家在哪呢,在冬天没人晒的被子里,在做错事没有人纠正的无助中,在不会刷的鞋子上,在一个凉饭团里,在感冒的鼻涕纸里。这样的家也是我努力的动力之一呀,福气这个东西不见得是靠努力就能得来的,但努力一定会带来些什么。

相关文章

  • 家!家!还是家!!

    家要讲爱,不可讲理;家要安静,不可吵闹;家要清洁,不可凌乱;家要真诚,不可虚伪;家要自由,不可强制;家要温存,家要...

  • 家,家?

    十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听母亲说,刚刚要生她的时候,父亲那边找她打掉孩子。母亲说:“十三,你一定要飞出...

  • 家,家

    十一点四十七分,车终于在大门外停下来的时候,东邻家的狗照例叫起来。莞尔和老公拎着东西走进院子里,东西厢房前和正房晾...

  • 家,家,甜蜜的家

    我喜欢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家。学校领导对我关照备至,安排温暖且雅静的独立居室,成就了我家的安然与温馨。 ...

  • 《家,“归”家。》

    想想以前,再感受一下现在。 家,对我而言意义不同了。 人这一生会起起伏伏,经历许多。 谁都不想这一辈子没有精彩的好...

  • 家-学校-家

    1 暑假离家去学校的前一天,对面阳台上的两只鸟儿,一胖一瘦。慢慢靠近,然后一起飞去。 2 傍晚之前的逸夫楼楼梯,有...

  • 家与家

    告别 不是为了漂泊 回望 却是依依的不舍 在秋天 挥手远去 只为曾经 无悔的追逐 心路 永远延伸到乡关 不过千里 ...

  • 家像家

    家要像家 很简单 也很难 有时只缺一张沙发 有时只缺一个老公 有时只缺一个老婆 有时只缺一个女儿 有时只缺一个儿子...

  • 家,何为家

    人生在世,有家才有灵魂!但是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

  • 家还是家

    文/明天会更好 2019.3.25 今天给母亲打电话,想让母亲回城里和我一起住,母亲说:“你大哥回来了,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ev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