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海钩沉】:中书门下

【史海钩沉】:中书门下

作者: 一百另一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21:26 被阅读0次

     

    【史海钩沉】:中书门下

    伟大的领导者,都是制度高手,无论是废除制度还是创新制度。在中国的帝王中,除了上一篇我们讨论的汉武帝,唐太宗的伟大也是无可置疑的。

    其实,在李世民之前,隋文帝也是伟大的帝王。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在隋文帝时期算是最终确定了下来。只是,这个体制在隋炀帝身上看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较于制度,他更沉迷于爱自己。然后经过李渊的过渡,然后就被李世民进行了调整。从成败的角度看,李世民的确是比杨广更沉着的君王,他用时间和潮流将关陇集团逼出了历史舞台。

    三省的设计其实是很精致的,它充分体现了对于各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制衡。三省与皇帝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中书省负责建议,例如准备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修一条铁路;这个建议提交给皇帝,皇帝看后觉得不错,就朱批;带着朱批的建议书到门下省审核,是否通过就要看门下省的计算,常常的,门下省会将建议打回,即使有皇帝的意见在上面;当然,如果门下省审核通过,就返回中书省再交由尚书省负责落实,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一定要搞清楚,按照隋文帝的设计也就是说当唐太宗延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时,工作流程中的皇帝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且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环节。当然了,皇帝也是有否决权的,在批示中书省的建议时,他会有自己的小九九。假如,某天中书省的几个哥们儿喝多了弄了个废掉皇帝的建议,送到皇帝处,他当然是不能批准的。

    为了凸显各自的重要性,恐怕没有比否定他人的建议来的更简单了。于是,中书省不断建议,门下省就否定;门下省好不容易批准了,尚书省就各种理由说干不了。

    在这其中,让李世民最难受的就是他处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显然,事实上的政府低效率是所有政府官员不愿意承认或者承担的。于是,李世民建议说,你看你们之间(中书省和门下省)老是议来议去,这样的文牍主义太不好了。干脆这样吧,我给你们找个地方,你们一起办公,门下省就不要老是在事后否定了,你们也参与意见,这样你们一商量,都满意,然后我再签字,不就得了。皇帝这么说,又是从办公效率的角度来说,完全立得住啊,于是,两拨人就搬到了一起,这就是所谓“中书门下”的来历。

    乍一看,这样的流程优化完全没有问题啊,而且跨部门充分沟通用来提高效率,多么现代的管理思路啊。我们可以再看一下这个改进的流程:中书门下讨论个建议,皇帝朱批,然后尚书省执行。这个流程明显缩短了。但是这个缩短的流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门下省,因为他们的职责本来就不是参与讨论,他们的职责就是审核,即使他们可能对有些事项啥也不懂。门下省的审核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丢失了。在之前的流程中,门下省审核的意义多少有些天下为公的色彩,从这个角度看,门下省的职责是明确地对皇帝权力的制衡。新版的流程貌似让讨论更加充分了,其实这样的意义并不大,不过,它却让皇帝拥有了最终的决定权,而这个权力,之前他是不拥有的。

    中书门下是唐太宗用一种正大光明的方法为自己拿到了最为重要的权力。这还不够,为了能从一开始就能体现自己的意志,唐太宗与合署办公的中书门下商量:既然交流讨论,我再给你们推荐一些人吧,这样人多,考虑的就更全面,集思广益嘛。于是,他就增加了所谓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的意思就是评议辨别,后来引申为断决处理。注意,李世民派遣的这些个所谓的“同”们,他们在中书省和门下省都是没有编制的,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就只是参与讨论的旁听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们人数的增加,这些人的声音已经渐渐超过了两省人员。就好像一个交响乐队,本来是钢琴和小提琴为主,但是随着拿三角铁的人员增加到五百人,这个交响乐队就要改成三角铁乐队了。

    流程的变化使皇权得到了加强。这是事实。这恐怕也是需要的。因为,隋炀帝的状态削弱了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隋末风起云涌的混战也极大地释放了人民的自信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普遍存在于瓦岗寨的各个英雄心中。李世民的谦逊、温柔又坚定的集权,为后来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怎么会受制于制度?他会改变它。至于制度是否合理,又有谁在乎呢?学者们对制度的讨论放在历史中看,是苍白而无聊的。可以忽略不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海钩沉】:中书门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gh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