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道理听了没用?心灵鸡汤的正确饮用方式

道理听了没用?心灵鸡汤的正确饮用方式

作者: totwotwo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8:23 被阅读45次

1

这是一个积极励志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焦虑的时代。

韩寒的那句话如雷贯耳:“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但是基于此生并未完结,我们还是会忍不住会戳一戳公众号里的干货、下载几节大咖们的音频课,抑或是不动声色地在朋友圈里满屏的健身、美食、旅游、加班的照片下点个赞。

不管再怎么挪揄这些心灵鸡汤,它们也在我们失落彷徨、焦虑迷惘时起到抚慰的效果。它们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独一人,也不是混得最差的,至少那么多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曾经历过低谷,也曾遇上种种纠结的问题,最后他们都解决了——毫无疑问,我们也可以做到。

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把心灵鸡汤中作者所分享的观点、经历、技巧当作是一剂镇定剂,等到药效一过就浑然忘记;等到再遇难题,低头又注射一剂。它们变成了我们脑海中的“惰性知识”:这种知识,本来可以应用到更加广泛的情境中,但遗憾的是只被运用到非常有限的场景。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经谈到过一个典型的案例:

“有一个人参观一所小学,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假如你们在地上挖了一个1000英尺深的洞,你们说这个洞比上面热还是凉?’全班鸦雀无声。这时候,教师建议换一个问题:‘地球的深处处于什么状态?’全班一半同学都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地球的深处是熔岩’。”

饮用过大量心灵鸡汤的我们,就如同这群小学生一样,并没有将这些认知纳入到我们脑海深处。不少人遇到过非常尴尬的场景就是,在朋友圈po了一篇觉得很有帮助的文章后,浑然忘记就在三个月前,其实就已经发过一遍。

我们需要“心灵鸡汤”来让自我成长,但是我们不需要大量的“心灵鸡精”麻痹心灵。因此,有效的认知同化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汲取到那些文章、课程的营养。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新知识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果我们只是在碎片化的时间扫描这些心灵鸡汤,那么它们和我们的头脑所产生的共鸣就是极度微弱的,因此转瞬即忘。在把干货真正纳入我们的认知结构之前,要将其充分与自身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

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同化论”

2

要产生作用,也就意味着“心灵鸡汤”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在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谈及了如何管理消化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识问题、学习知识、保存知识、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新等方面。就我个人而言,可以简缩为以下步骤:

首先是分类整理。与其被动接受知识,不如主动地去挖掘知识。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有漫无目的涉猎的时期,时常都会选择初级的“马克”一下,但关键应该是把这些我们所收藏、点赞、转发的信息都搜集到一处,并多花几秒的时间建立标签,微信、知乎收藏夹也好,印象、有道云等笔记也好,手帐、笔记本也好,前提是我们能够经常翻阅。如果你觉得工程量太大,选择坚持整理,而不是坚持囤积,久而久之也会发现自己为很多无意义的信息浪费了关注时间。

我们可以每隔一周对这些资料进行审阅,按照专题归类,比如热门的“时间管理”、“健身”、“收纳”、“极简”等等,这时候你会发现两件事:第一,你很容易发现自己所关心的兴趣范围或存在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一段时间集中关注两到三个领域,直到你有所涉猎或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我就是在整理了自己的“心灵鸡汤收藏夹”后,取关了大量公众号,抑制住了“知识囤积欲”。第二,你会发现大量的心灵鸡汤都有重复相似的观点,一方面,一些技巧、知识提得越多,实用性一般就越强;另一方面,这会提高你在阅读时的敏感性,对后期的实践乃至创新有极大的影响。

其次是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我们是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我们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所谓的“认知结构”,就是我们对现有知识或者问题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我们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理论、概念等等构成的。如果我们对自己头脑中的情况混沌无知的话,就很容易被心灵鸡汤带跑偏。就好比你是“三高”人群,喝多了鸡汤反而会有心血脑疾病的风险。

再次是运用。我们需要把这些观点、技巧、知识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1)网络上流行的心灵鸡汤,为了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往往会讲很多故事。仔细反思那些故事的细节,如果不靠谱,就不必为了猎奇花费过多时间;如果与自己面临的境遇很相似,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2)在实践的时候不要贪多,在实践的时间上要有所坚持。(3)如果你发现所有的心灵鸡汤都不起半点用处的话,那么请停止关注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寻求专业人士或者专业书籍来解决。

最后是创新。只要我们扎实地做好前几步,我们就会对心灵鸡汤更有所甄别。在看到标题时,先忍住点进去的冲动,在脑子里想想,如果是你,应该会怎样阐述这个问题。当你的脑海中能够清晰列出“1234”时,再点开文章阅读,经过几次,要么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些问题已经颇有心得体会,不需要再更多关注了解,要么你掌握了之前一直都没有学会的新知识。更为高级的段位是,你可以输出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别人学习;或者是将一个领域学习的技巧,迁移到了另外一个领域。

道理听了没有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在自己的头脑内建立有效机制,来充分同化它,从而沉醉于其附带的“吗啡效应”。他山之石,本可以攻玉,一帖心灵鸡汤,应该发挥其本应有的价值。

微信公众号:元认知杂货铺(to_twotwo)

相关文章

  • 道理听了没用?心灵鸡汤的正确饮用方式

    1 这是一个积极励志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焦虑的时代。 韩寒的那句话如雷贯耳:“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 鸡汤的正确饮用方式

    不知几何起,“鸡汤”这个词被赋予上“欺骗”含义,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毒鸡汤”和“反鸡汤”行为,那么“鸡汤”到底是好...

  • 手冲咖啡的正确饮用方式

    当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我们喝的其实是品种、产地、与农民制茶师共同孕育出的风味。咖啡当然也是这样。如同我们前几篇文章提...

  • 一碗心灵鸡汤的正确饮用方法

    1. 最近一个很好的兄弟打电话给我说,每晚要听着十点读书的朗读声才能睡着。 从他言语之间,我听到一种愤世嫉俗,还有...

  • 喝心灵鸡汤的正确方式

    在我看来,能够不被一碗心灵鸡汤诱惑的人,和这条鱼一样,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些常识而已。 然而,绝大部分人是缺乏...

  • 写作打卡12-有用还是无用都是相对的

    “有用就是有用,没用就没用”这句话如何理解?逻辑简单,直接,很有道理。但是仔细琢磨,凡事绝对正确的,都有问题。我想...

  • 所谓心灵鸡汤

    我认为心灵鸡汤是正确的废话,简单说就是:虽然很对,但是没用啊。我们讨厌这样的东西。 比如:心大了,事情就小了。 对...

  • 正确饮用鸡汤

    看完《社交力决定成败》,脑子里第一反应:这不是和被网上的人吐槽的“心灵鸡汤”很像吗? 然后第二反应就是既然这里又被...

  • 什么决定你的命运

    所谓成功,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句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但是什么是正确的方式,什么又是正确的事? 这其实...

  • 亲子角色互换实验:蒙眼走路,牵手引领,感动于孩子的积极力量

    都说道理是正确的废话,很多时候不是道理错了,而是这个人满足于听道理而不实践,就说道理是没用处的。 家庭教育有句话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理听了没用?心灵鸡汤的正确饮用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g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