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想法社会热点精选专题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

作者: 丐木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10:34 被阅读48次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相信大家对于最近的一条新闻是非常地震惊了。

湖南农业大学刘阳实验基地种植的科研玉米被附近部分村民盗摘。造成损失逾千万。

2018年7月7日16时许,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发生附近村民偷摘实验田玉米事件,基地老师、学生及时阻止并报警。警方现场勘察发现1725份玉米科研材料被损毁,占全部玉米试验田的30%。导至2015级农学专业一班作物学科研技能竞赛无法继续,该班一位同学因试验材料损毁而无法完成毕业论文。另外农学罗教授此次科研试验得不到结果。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这一事件发生后,在微博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不少网友对于偷玉米的大妈行为非常难以理解。吃穿不愁又不差这点钱买玉米,为何非得到人家实验田去偷呢?

有网友更是用最近的热词“穷病”来对此做点评。

虽然网友们说法不一但是对于这种行为基本上都是持反对态度。

这让我有了一个思考:为什么网友们都不齿的行为但是那些村民们做起来却好似理所当然似的,甚至还成群结队前来偷取学生和老师们的种植成果?而且这种行为不止一次,每年都会有。

是什么给了他们那么大的自信和胆量?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认知的上的不足。

偷菜大妈们没有参与过玉米的种植过程,对于高校师生们所做的实验也一无所知。在这些偷菜大妈的眼里,实验田里长的不过就是普通的玉米,和市场上卖的没啥区别,既然已经长的这么大了,实验田也这么多,偷偷摘点没关系的。就和路过别人家菜地顺手摘点菜走没啥两样。

可是这些大妈们不知道的是,生长在实验田里的农作物都是师生们精心选择培育的品种,有的更是师生们多年的研究成果。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

或许有人要问了,种玉米搞科研一搞搞个好几年,他们的研究到底有价值吗?到底是在搞科研还是在浪费钱?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一个人物,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 袁隆平。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内,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

农学研究不只是有超大的报告厅,一枚枚荣誉奖章,还有实实在在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汗水。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种水稻种到创世界纪录,除了袁老也没谁了。这傲人的成绩是袁隆平院士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进行尝试、调整、实验、改进等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才慢慢做到的。正是他多年来的持续研究才让全中国这十几亿人口有口饱饭吃,不用再忍饥挨饿。

试想一下,如果袁老在做研究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没事来实验田里逛一逛,顺便带走点“纪念品”。袁老的实验还能继续下去吗?连基本的数据采集都做不到,更别说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调整了。有可能整个项目都得废掉重新开始。

或许会有人认为我在危言耸听,但是做科研就是这样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一个数据错误就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在小时候你一定听说过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差不多先生小的时候色彩不分(红糖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东西不分(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差不多先生长大后,演变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事情:十和千差不多;今天和明天差不多;医牛的和医人的差不多;最后甚至因「差不多」的态度而丧命。

差不多先生的口头禅就是:这个和那个差不多啊!

实际上他们差很多。

他们差很多。

差很多。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对于大妈们来说实验田里的玉米和菜场里卖的差不多啊!偷偷去摘点还能够省点钱呢!

试验田里的玉米和其他地方农田里的玉米长得是都差不多。可是你只要再仔细了解一下就会知道,高校科研单位种的玉米是经过严格选种,加工和培育的。目的是以培育更好的品种或是为了检验科研理论的正确性而种植的,这其中包含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他们不只是像普通的农民那样起早贪黑,洒水捉虫,更是会进行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验证。远比一般的农民多花费更多的精力。

除此以外,一般来说科研项目都是比较超前的。正式这种超前性使得他们所种的作物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让作物价值更高。科研玉米不仅仅只是为了吃更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类。

在师生们眼里价值千万的玉米在这些大妈们的眼里不过就是菜场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罢了。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导致大妈们做出了偷盗实验玉米的行为。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如果大妈们能够对科研作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及对损毁科研作物的严重后果了解,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成群结队组团来偷了。也就不会造成像现在这样无法挽回的损失了。

认知升级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不仅仅是在工作上,学习上,还有日常的生活里。否则你连自己错在哪都不知道。

那些偷跑到实验田哄抢玉米的村民们或许以为只是偷摘了邻居家的一点蔬菜,却不知毁掉的东西价值远比她所得到的多。如果因此而被判刑的话,他们应该是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因为偷摘几颗玉米而获罪吧!

强大的认知差距是横亘在科研者和村民之间的巨大鸿沟。

毁坏的玉米和因此而受损的科研价值是另一个无法填上的鸿沟。

但愿大家能够多多提高自己的认知,少做愚蠢的事情。


关注公众号:丐木川 和有趣的人一起厮混

相关文章

  • 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

    相信大家对于最近的一条新闻是非常地震惊了。 湖南农业大学刘阳实验基地种植的科研玉米被附近部分村民盗摘。造成损失逾千...

  • 认知是最大的差距

    今天得到专栏的学习来自一个人差距的因素。 那就是认知的不同。 学习知识只是差距变化的一个因素而已,不是全部。 人三...

  • 今秋玉米掰完了

    今天,继续掰玉米,到下午五点多,终于掰完了玉米。 下午呢,秋雨绵绵又开始了,冒雨掰玉米,还好今天的雨下的时间不长。...

  • 掰玉米的熊

    在一片美丽的世外桃源中,生活了一群熊。小熊维尼可喜欢这片美丽的家园了,每天都乐此不疲的翻动着前门的桃花,逗乐...

  • 掰玉米的幸福

    昨天参加活动去平谷科技小院参观、交流,顺便采摘玉米,可以生吃的玉米,很是兴奋。看着一人多高的玉米,还没掰玉米就犯愁...

  • day370——掰玉米🌽挺辛苦

    掰了一下午的玉米,感觉还挺好。站着一下午立着掰了,不少玉米,我掰了大半天,感觉是挺辛苦的。俩个手指头指甲可能有一点...

  • 拉开差距的是人的认知

    单位里是文化水平,业务层次,认知水平基准差不多的人。 后来有人开始向外发展,另谋高就,为了适应新的业务环境,他开始...

  • 记忆中的秋收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北方,秋天是收获玉米,又要抢种小麦的季节,记忆中玉米成熟以后,就要去地里掰玉米,一般是一个人负...

  •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说到底是认知水平和底层思维的差距。孩子退学在家黑白颠倒打游戏,普通父母的认知是孩子学习没动力,学...

  • 杂乱无章话“糊涂”

    记忆里,家乡的秋天,玉米熟了,硕大的玉米穗倒挂在发黄的玉米杆上,轻轻一掰就掉了,掰下的玉米堆放在场院里、大街上、各...

网友评论

  • 军中曙光:全民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而且必须从孩子抓起!要不赶超世界就是一句大大的空话!假如撇开某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国人的综合素质在经过几个世纪也无法达到几个的标准!:sob:
  • 九月辛夷:科普是多么重要的事!

本文标题:掰下的是玉米,掰断的是科研路,认知的差距到底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hj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