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紫薇宫阙
天地之内,既有一道以运行,则道之来去,亦如日月之转移而已。俗世修道者,应先明一道之来去,一性之所赋,进而修之,始可证道者,性不了则蔽,源不归则堕,世人每多自蔽其性,遂致堕于鸿沟之中,欲海无边,轮回六道而不自觉也。
性既为先天所付,原性清白,不染不垢,无物所累,既入人体,七情系之,六欲蔽之,三毒扰之,四关束之,五蕴迷之,声色困之,遂使真性失常,不知亦不觉,一道之源,正如水之有出处,山之有原脉,其来也出自本源,其归也复其来源,源在何处?俗世之士,不见亦不闻,寻之既不可,探之更无可,一道之源,结于天地之正中,人身之当中,此为道胎源,经常来去自如,其去也散于清虚,其来也聚于三界,人未生也,一点原源,常清常静,既生人也,常动常应。
欲自了性,先使性清,清而静,静自明,明如镜光,自见本性,欲自归原,先知来去,来去既知,一觉追源,既明源在,自我反璞。道偈曰:「不了性,难分明,既了性,虚且清,不悟源,道不全,万千澈,寻本源,明源圆处,一串菩提任尔穿。」欲了性而归源,先养自性以葆命,则性能了,源自归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