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可是一门大学问,它可以影响到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若是有人在说话的时候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仅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会伤人伤己。因此,大家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场合。
本章中,孔子在乡间表现得很谦恭。好像不会说话似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为官员,他需要虚心倾听民众的意见,并且没有在民众面前夸夸其谈的必要。而他在宗庙里,朝廷上,由于事关百姓疾苦和国家长治久安,他说话的时候自然会不卑不亢,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孔子在庙堂与民间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他在说话时特别重视对象和场合。他的这个做法,是一种值得学习的说话艺术。
本章所载,是孔门弟子对孔子谈话策略的回忆,从中不难看出,孔子很擅长交际,特别重视说话场合和对象。
孔子的做法提醒我们,说话时必须注意场合。庙堂之上,时研究国家大事、进行重大决策的场所,所以必须慎之又慎。当然,普通人几乎没有接触庙堂的机会,但是却有机会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在研究组织、企业、单位重大事项的会议上,该自己发言时,应该晓畅明白,论据慎重。再比如,在酒桌之上,就应该谈些轻松的话题,不宜谈论重大事务,也不宜谈论过于沉重的话题。还有,日常生活中,几个人无事闲谈,每个人都喜欢吹牛,这个时候,最好是洗耳恭听,不要夸夸其谈,逞口舌之利。
说话讲究场合,这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变通,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只要掌握了这门说话的艺术,就能搞好人际关系,顺利推进自己的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