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杂文小品
赖辉东《论语史鉴》10.1说话要看环境,看场合!

赖辉东《论语史鉴》10.1说话要看环境,看场合!

作者: 冬晖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11:49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党:形声字,从黑从尚,“黑”的原意是指刺在人身上的,作为同族人的共同标志,表示亲族。“尚”有崇敬之意。“党的”原意就是朋辈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由此延伸为小集团,如:“死党”,“结党营私”等。进而延伸为“偏袒”,如“党同伐异”。党也可以和乡一样作为古代地方组织的名称。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乡党就是家乡,老家的意思。

    恂(xún)恂:诚实、恭顺。

    如:相当于“然''。××的样子的意思。

    似:该字有两个读音:si和shi。读si的时候,有“好像”,”,“如同”等意。如“似是而非”,“貌似有理”等。该读音时还有“胜过”、“超过”等意。如:“日子过得一天胜似一天”。

    “似”读成shi时,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如《水浒传》: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

    便:该字最初的读音就是pian,第二声,安适的意思。也有肥胖的意思,如“大腹便便”。本文中的“便”也读pian,明白畅达的意思。

    由安适延伸指使用或者行动起来便利,方便,读音变成bian,如:“便宜行事”。意思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方便的措施或者方法。也延伸指简单的,非正式的。如:“便衣”。由方便延伸为有益于,有利于。

    便还可以作为副词,等同于“即”、“就”。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也可以作为连词用,表示假设让步,等同于“即使”、“纵使”。

    宗庙:宗庙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祭祀祖先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国家的两件大事。祖先崇拜有凝聚民心的作用。宗庙也可以作为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如《墨子·非命下》:“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

    朝廷:朝,“日”已出,“月”未落,即早晨。“朝”又延伸有今日、一昼夜含义。在政治上延伸为今日治天下者,引用为当政政权的意思。因而借代,指执政之政权,与此相对的字词为“野”。廷,中文所谓的“廷”在《释文》中表示“廷,人所集之处。”《说文》“廷,朝中也”,指受朝问政的地方。

    谨:慎也。从“言”为义符。从“堇”声有兼义的功能,“堇”的金文像人被火烧,遭逢艰难。人遭逢艰难就会趋向谨慎,因此“谨”字从“堇”声可能有兼义的功能。“谨”从言,所以“谨”字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的“慎”,如“谨言慎行”。

    全文理解为:

    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敬,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但在宗庙和朝廷里,他说话清晰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

    语言艺术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艺术类型,掌握这门艺术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以及人际交往中都非常受用,会说话的人可以让人如沐春风,让人心情愉悦,也可以让人如坐针毡,羞愧难当。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会说话的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可以拿捏得很准。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不会说话的人却常常事与愿违。

    掌握语言艺术语言非常深厚的文化功底,孔子是非常重视语言艺术的,他设有“孔门四科”中就有“语言”科,该科的代表人物有子贡,宰予等人。孔子认为,掌握语言技巧必须学《诗》,他曾说:“不学《诗》,无以言。”

    随着语言艺术发展,形成多种语言艺术形式,如相声,说书,说唱等。关于说话技巧,最起码,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看环境。不能不顾场合、对象和环境乱说话。

                    能言善辩的晏婴

        晏婴(前578—前500):姬姓,晏氏,字仲,谥“平”, 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品行高洁,爱国忧民,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齐庄公刚愎自用,荒淫无度,晏子提出的建议他不采纳,晏子二话不说,交回了官爵和食邑,退出了朝廷,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的小渔村,过起了平民生活。不久,齐庄公和大夫崔杼的夫人棠姜偷情,被崔杼杀死。晏婴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崔杼家,不顾当时形势凶险,伏在齐庄公尸体上嚎啕大哭,极尽悲伤,崔杼慑于晏婴在百姓中的极高声望,不敢杀他。可见晏婴是个忠勇之人。

    庄公被杀后,景公继位,晏婴再次担任大夫职务,他看到了田文子的野心,并预言不久将会“田氏代齐”,可见他的远见卓识。

    晏婴个子矮小,但语言能力极强,孔子流亡齐国时,齐景公本想重用孔子,晏婴站出来毫不客气地反对,一口气指出了孔子的四个“不行”:一,诙谐而不行规法。二,倨傲自顺,不行以为下。三,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行以为俗。四,游说借钱,不行以为国。孔子没被重用,还差点被暗算,然后回国了。

    有句俗语:“饱汉不知饿汉饥,新人哪管旧人哭?”前半句就来源于晏子。有一次,齐景公穿着狐狸皮制的大衣,观赏着雪景,对晏子说:“真奇怪呀,大雪三天,怎么不太冷呢?”晏子看了齐景公一眼说:“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晏子就是借这机会,告诫齐景公:你自己吃饱了,穿暖了,安逸了,还要想到有人在挨饿,在受冻,在劳苦,要设身处地想到那些穷困的人。

      成语“踊贵履贱”,也来源于晏婴和齐景公的一次对话。因晏子的住宅靠近市场,嘈杂喧闹,齐景公想要给他换一处幽静的住所。晏子拒绝说:“我有幸能继承祖业,住在这里就已经过分了。这里靠近市场,也能得到一些真实的消息。”齐景公笑着问:“您家靠近市场,该知道物价的贵贱吧?”晏子说:“当然知道,现在是踊(假肢)贵而履(鞋)贱。意思是说市场上假肢很贵,鞋子很便宜。齐景公听了很惭愧,都是因为滥用刑罚,太多人被砍脚而导致的。从此减轻了刑罚。

      齐景公时,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自号为“齐邦三杰”。这三人仗着有功劳、有勇力而骄横无礼,跋扈不羁,逐渐成为了国家安定的隐患。晏子对此非常忧虑,景公也意识到这几个人不能再留,但担心弄不好会带来祸患,一直没有下手。

      有一天,齐景公宴请鲁昭公。酒至半酣,晏子命令下臣取来六个金桃为两国结盟祝贺。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气扑鼻”。依照礼法,齐鲁两国君主各享用一个,俩相国各用一个。晏子向齐景公奏请,把剩下这两个赏给功劳最大的人。这时公孙捷和古冶子都自荐说自己曾经救过国君,功劳最大。晏子就命令下臣把两个桃子赐给了他们。这下田开疆生气了,说自己为齐国开疆拓土,功劳应该最大。晏子像是恍然大悟地说,可不,是你的功劳最大啊,最应该得到这金桃,可是桃子已赐给了他俩,只能等来年再结果再说了。

      田开疆悲愤地满脸通红,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却没有受赏,简直是太耻辱了,不由得冲动起来,当场就挥剑自杀了。古冶子和公孙捷一看,万分愧疚,因为分个桃子,居然逼死了兄弟,也冲动地当场自杀。晏子巧妙地用两个桃子消除了齐国的隐患。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想侮辱他,让守城的官员指引他从一个小门入城。晏子觉得受辱了,对官员说:“出使狗国才能从这种狗洞里进城,我难道是到了狗国吗?”楚王只好让人打开大门,迎他进城。

      楚王在接见晏子时故意上下打量他,轻蔑地说:“你们齐国真是没有人吗?“晏子从容地说:”我们临淄城,人多得很,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怎么说没人呢?”楚王故作惊讶地说:“既然齐国这么多人,那怎么选派您这样的小个子来我们国家呢?”晏子反击道:“我们齐国对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对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是朝中最不中用的,所以就只好派到贵国了。”楚王觉得尴尬,没再说话。

      宴会时,楚王指使武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从主宾席前经过,还故意大声问:“怎么回事?”武士大声回答说:“这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回头看着晏子说:“齐国人真爱偷盗么?”话音刚落,满座楚国官员都哈哈大笑。

      晏子马上站起来,引用《周礼-考工记》中的“橘逾淮而北为枳(zhi第三声)”加以发挥说:“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生在准北就成了枳子,叶子相似,味道却不相同,原因就是水土不同呀。这人在齐国不偷盗,在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偷盗么!”楚王听完,十分尴尬,他的算计又落空了。

      晏子不仅在辞令上决不让对方得逞,在行动上也反应敏锐。有一年晋国想打齐国。为了探清情况,派了大夫范昭出使齐国。在欢迎宴会上,范昭借着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把您的酒杯给我喝杯酒吧!”景公让侍者把酒杯递给客人。范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晏子一看,立即呵斥侍者说:“扔掉这个酒杯,为君上再换一个”。

      按当时的礼节,君臣应该各自用自己的酒杯。范昭用齐景公的酒杯喝酒,显然是对景公的不尊重,目的在于试探齐国的反应,可这一阴谋却被晏子识破了。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了情况,认为齐国是有防备和警惕的,当下进攻,还没有胜利的把握,就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

      孔子听说后,称赞晏子说:这真是“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折冲”指使敌军的战车后撤,“樽俎”本意是盛酒和装肉的器皿,引申指宴席。意思是说,不动用武力通过酒宴谈判就制敌取胜。成语“折冲樽俎”就是由此而来的。

      晏子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上一直朴素节俭。《史记·管晏列传》中说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这意思是说晏子生活节俭,而且身体力行,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的宰相,自己吃饭没有两样以上的肉食,妻妾也不穿丝绸的衣服。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与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并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表示如果晏子还在,愿意亲自为其执鞭掌车做仆人来服侍他,以此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孔子和长于自己20多岁的晏婴是政敌,奉行法家思想的晏婴多次挤兑孔子,但孔子依然称赞晏婴是个“一心事三君的君子”。《论语》中记载:“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赖辉东《论语史鉴》10.1说话要看环境,看场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hg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