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7

《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7

作者: 静静伴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4-01-14 19:50 被阅读0次

政体第二(4节)(以下正文、译文均摘抄自骈宇骞《贞观政要》)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译文:

贞观三年(629),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中书、门下两省,都是国家的机要部门。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担任两省的主要官员的,肩负的责任确实很重大。诏书敕令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都必须直言认真讨论。近来我觉得你们只迎合我的旨意,唯唯诺诺,敷衍且过,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诤谏的话来,这是符合道理的吗?如果只是签署诏令、颁行文书,这些事谁不能干? 何必还劳神费力地去选拔人才并委以重任呢?从现在起,凡对诏书救令认为有不妥当的,都必须直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心存畏惧,明知不妥也沉默不言!”

注释:

1、阿旨:迎合旨意。

2、诏敕(chi4):指皇帝的命令、诏书。

PS:

1、又是太宗要听不同声音,广纳谏言的一天。居高位者喜迎合奉承的居多,如太宗一样时刻要听直言听建议的盖寡,再次感慨一代圣君的过人之处。

2.君王和参政大臣不应该是总裁和秘书的关系,而应思想碰撞相得益彰,相互匡正。

3、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尚且恐慌万马齐喑一言堂,反观我们普通人却大多憎恶听到批评和指正

相关文章

  • 贞观政要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

  • 谈《贞观政要》

    打我记事起我就爱好读书,家中父亲书橱里的哲学、诗歌、历史、小说、国学等各类书籍我都如获珍宝,一一把玩,爱不释手。虽...

  • 《贞观政要》摘句

    1、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2、求木之长者,比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求谏第二四》 ①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②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

  • 《贞观政要》笔记

    《卷一•君道第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

  • «贞观政要»笔记

    ①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②备预不虞,为国常道。 ③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

  •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从帝王教科书《贞观政要》谈起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

  • 读《贞观政要》有感

    近日观《贞观政要》,读到一句话“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意思是说在遇到危险事不去扶持,将要摔倒时...

  • 《贞观政要》读书分享第三十天

    《贞观政要》,唐代吴兢的作品,是一本政论类史书。 《贞观政要》主要内容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一些政治、经济上...

  • 读《贞观政要》(2):《贞观政要》编排体例及各卷内容

    《贞观政要》之“贞观”,即唐太宗在位及治世时所使用的纪年年号,该年号起始于公元627年,迄止于公元649年,凡2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贞观政要》-读书笔记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j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