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雯瑾
一杯酒,承载了酿酒师的情感与温度,用真材实料去赋予它意义。再由生活融入,带给人们在味蕾的感官享受,游走于自我的精神世界,杯中有酒,故事才叫故事;有故事的酒,才叫酒。
精酿不是名为精酿。我们在众多的场合中所见到的啤酒,其实多为工业啤酒,它的口感给人带来的寡淡,是无法说起一个故事的,一种用物质来衡量的液体,那是因为商业化的流水线无法代替匠人们一心制作的酒。它只是机器的吐露,无感情,酒精加水再加调料,何来的故事呢?
当然,只有在物质的需求下才能够发展到精神层面的追求,所以才被暗藏在多年的商业模式下,那些大型企业“巨头”不去走“精酿”的路线,不可避免地把“精酿”当作一项营销方式去对待以及引导大众,因营销而营销发展出来的概念,只是为“盆满钵盈”而生。
然而当下,当精神修养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以及理解到时,只图吃饱穿暖的人已是少数。那些物质丰腴的人,又何曾不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在写此文章的时候,目的不是为了抨击当下大行其道的啤酒品牌,而是作为时代的一种反思,在我国工业化的标准并不如国外的情况下,尤其食品及酒品,是都需要反思这样的模式。我喜欢啤酒,当然也更是想让民众更多地去了解什么是精酿。
值得留意的是,市面上那些打着“精酿”旗号的,他们的重心仍旧像八九十年代,上世纪那样,只是搞商业,为了多销为了多盈利而利用“精酿”的名号来做营销,在工艺上略微修改后,用以新媒体广宣以及来炒热而去敛财的一种方式,事实上与工业啤酒并无二区别。就像某品牌“X山”“X岛”等,所做的名为“原浆”系列,实际上的做法只是把出场前原来精滤与巴氏消毒的工序省略罢了,但也同时加入了一些其它添加物,如酒花浸膏等,但实质上的酒体,仍为水啤。这里所提到的“原浆”,是因为不仅仅让工厂省了一道工序,还提高了价格,转载某种意义上多了一个噱头,当然在“原浆”的意义里保质期当然也要相对来减少才行,想对减少来说更是对酒的“原浆”意义的加深。再加上“原浆”的这种文化与个人喜好的偏向,就更能说明精酿本身的小众了。
以85年的改革开放初始来说,也因为国外啤酒品牌的进入中国市场,从而把原有的啤酒工业流水化生产,为了加速刺激经济,把原有的工艺减少甚至不再运用,直接导致原有的啤酒工艺因顺应市场而使酒体不再像从前。百分之四的酒精度(淡爽型)啤酒,当时正在误导消费者们的认识。
麦芽度与酒精度的战役,92年(淡爽型)啤酒的出世,当时有灌装1升(但经营者们仍觉得产品的成本过高时而用工业的方式去过滤,以及在工艺降低的成本下发酵。)而推出的淡爽型啤酒。于是添加大米(大米的蛋白含量高,可解决两个问题:①价格、②酵母也就是糖化),添加大米的同时添加了糖,当然成本带来下降是无法提高品质的。
从前所留给当下的历史遗留问题,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大啤酒厂都是从工业快速发展时代中留下来的垄断式存在,与原有物质文明中固有的时代精神文明出现了断代,这个时代里所追求的“精酿”精神而那名是否与当初酿酒师的初心一致呢?
从92年开始的淡爽型啤酒到97年里的商业恶性竞争(一瓶啤酒不如水)。是否依然把中国的精酿文化相左右,他们不走“精酿”路线,好在把“精酿”只是当作一种营销方式,当产品与名称含义背道而驰,却是帮了真正精酿含义的忙,当人们真正品尝到精酿时,他们就会知道。
对那些一本正心一直在走老路的酿酒师们来说,庆幸,那些从一开始就以物质心来做的精酿产品,是因为那能带来物质。当社会群体越来越多地关注及意识到工匠精神在当代工业发展里的重要性时,注重酿酒的小众品牌,小众品牌的精酿产品虽于美式有点相像,迈出了国门精酿的第一站,从原料的精挑细选上并没有向物质妥协。可惜他们也只是前店后厂的形式,带着强烈的地域性,且不容易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精酿如今在当下不仅是种趋势而更是种精神的载体,它应体现酿酒师的匠人之心。
形成正比的是在80年代中期啤酒是上层人士的选择,却因为工业发展的需求从而遍地开花,在刺激经济的条件下使其“工业化”。而今因为“工业酒”的垄断,从而将迎来新的精酿时代。这是另一种时代的开启,它将影响下一代人。
当某天你与你的朋友在某个精致小吧里喝着精酿,听着蝉虫鸣叫的夏天,边上却是那些一打一打地喝着工业啤酒,拟或是“假精酿”吵吵闹闹的人。我想鲜明的是两个世界的体现。
▐ 着以长远之心,酿以精心之道;
▐ 纵有千人千面,但匠心只一心。
——顾雯瑾
✳需转载本文请告知作者即写清出处
动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