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性

作者: 秋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21-09-15 00:10 被阅读0次

人们常以因果模型来解释和矫正人的行为,我也为唯恐自己陷入这个漩涡,忽略文化、社会、家庭及其他重要人物等环境因素对个体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将关系分界导致对发展中事物不充分解释的误判。

这位孩子以破坏性行为进行反抗仅是简单情感宣泄还是吸引关注?从小承受因未达到父亲超过同龄人的高要求所带来的挫败感,一直在父亲期望的理想状态中处于遥望状态,甚至到自己13岁时期,已开始质疑、模糊化这种高标准。难道他不渴望自己达到要求吗?并非如此,在进行个案追踪后,也会进一步知晓,一味在父亲的理论指导下,并迟迟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操作,不知道登山之路,用怎样的方法,甚至不知道前迈左脚还是右脚。今年他初二了,父亲抱怨他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不懂珍惜,语文考15分,活该被学生冷嘲热讽,活该没有朋友,活该老师不喜欢。他自己表示,但凡他知道怎么办,也不知这样的状态,如果父亲不一直打他,他也不至于一直不敢说真心话。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家庭教育的反映,它能够呈现出教育和心理的关系性。

我认为正因为这位孩子对于健康父子关系的一种自然渴望,也正是满足这种渴望,所以他才深陷十多年如一日一直被要求从未达到的状态中,在不断努力中不断失败,习得性无助。同样,这种感受其父也深深体会着,他父亲也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中。这种情况有一种比较哲学的说法是,在对他者的知觉中包含着正在被对方知觉的意识(梅洛-庞蒂)。举例:在交谈过程中,一个人在观察对方时也意识到对方在观察自己。比如日常也会有这样的话语“你不看我,你怎么知道我也在看你”。又如,触碰一个人的感觉同样包含着被对方碰触的感觉,当我们拥抱一个人时,同样能觉察到自己也在被对方拥抱的事实。又像物理原理中学到的力的相互作用,我打你时也能感觉到被你打。这其实也比较像海德格尔曾在试图推翻传统的主客二分中意识主体相对于外在客体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除去所有的意识对象,就没有了意识,而离开了意识,也无所谓对象。

主客体的存在性存在于他们在交互作用中的环境里,就比如说在孩子和父亲这段关系变动的过程,从而更清晰地发展出了父亲偏执又易怒的个体意识,同样更清晰地发展出了儿子倔强又脆弱的个体意识。

相关文章

  • 共存性

    人们常以因果模型来解释和矫正人的行为,我也为唯恐自己陷入这个漩涡,忽略文化、社会、家庭及其他重要人物等环境因素对个...

  • 青少年情绪的特点@三七写作营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二,心境的变...

  • 共存共存

    年纪越大,发现自己身上的毛病越多。各种意义上的,胃病、颈椎病、近视、神经衰弱、失眠、抑郁……身体和心灵,被时间赋予...

  • 听说爱情有四个阶段,熬过去就会永远在一起

    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有阶段性的,完整的爱情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共存、反依赖、怀疑和共生。 一、共存阶段(甜蜜期)...

  • ArchLinux与windows10共存安装

    这是一篇简要的总结性文章,适用于在UEFI模式下进行的Windows10与Archlinux共存性安装。 一、制作...

  • 14 完成时前奏

    延续性动词和瞬间动词 延续性动词可当作瞬间动词来使用 一段时间和瞬间动词不能共存 错误示例:He went to ...

  • 共存的两面性

    孤独的存活着, 心里却有一个掌灯人, 它不许你孤独, 也不让你哀怨, 但又孤独着, 又哀怨着, 还一会睡着, 一会...

  • 人生迷途

    磨难与惊喜,共存!人与兽,也能共存

  • 一叶落. 川普染疫

    自作孽。终将灭。不知敬畏性顽劣。共存必互携,焉容相施虐。相施虐。大病消伊倔。

  • 随笔

    在疫情发生之前,生活状态相对稳定,可是这次疫性己经让未来无常,到现在工作都没有恢复正常,疫性共存的生活已经半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存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tk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