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①不螫②,猛兽不据③,攫鸟④不搏⑤。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⑥,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⑦,和之至也。知和曰"常"⑧,知常曰"明",益生⑨曰祥⑩,心使气曰强⑾。物壮⑿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注释]
1、毒虫:指蛇、蝎、蜂之类的有毒虫子。
2、螫:毒虫子用毒刺咬人。
3、据:兽类用爪、足年攫取物品。
4、攫鸟:用脚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一类的鸟。
5、搏:鹰隼用爪击物。
6、朘作:婴孩的生殖器勃起。朘,男孩的生殖器。
7、嗄:噪音嘶哑。
8、知和曰常:常指事物运作的规律。和,指阴阳二气合和的状态。
9、益生:纵欲贪生。
10、祥:这里指妖祥、不祥的意思。
11、强:逞强、强暴。
12、壮:强壮。
【易解】
含德深厚的行为者,就好比初生的婴儿: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骨弱筋柔却握持牢固,不知男女交合之事却能照常勃起──精力充沛之极;整天啼哭却不会力竭声嘶──和气敦厚之极。懂得取态柔和就可以达成生存的恒常,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明于道。生更执生是危险,心意过分纵使气机效能是逞强。存在过于强壮就会趋于老化,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总是过早地死亡。
叶曼先生讲《道德经》 第五十五章
今天我们讲第55章。这里头有几个字要改一下,好比说它的头一行,“蜂刺会射”,有些本子根本就把这些东西改成“毒虫”两个字。翻篇凭母之河改成圈字改成“睊”。这一章可以说完全市道家的工夫。第54章讲究你要修道必须要求助于身,先于自己来做。
那么本章根本就说,你要修身,这是谈到修行了,修身你要把怎么个修法,道家的修行全归到这一章,非常重要,就是你怎么能把自己变成婴儿。你成了婴儿以后,于是你知道怎么叫做“和”,怎么叫做“长”,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跟道同体。
当你知道要跟道同体,道就是道法自然,能够知道这个,你最要紧的不可以一生就是助它长,不可以使“弃”,决不可以揠苗助长,所以他开口就说“汉德之后比喻此子”,我们知道赤子就是婴儿,刚刚生出来的孩子红彤彤的,生出来的小孩都市红红的,所以我们管他叫赤子。他是拿主赤子比喻德的厚,比如冯友兰把人的境界分成好几个,最开始市幼儿,完全无知,然后我们慢慢长大,成了成人,于是在成人的中间我们七情六欲全来了。于是,我们慢慢地又长,又高,又自己进步。最后,于是你在这一个境界中间,从成人境界慢慢自己进入道德境界。然后再从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境界,道德境界还谈圣、贤,到了天人境界就谈婴儿,这是冯友兰谈几个境界。但是你到了天人境界,像了婴儿了,可是跟婴儿不一样,婴儿是无知、无是和自然,但是到了天人境界,从你已经知道的一个境界中间再回去,归还到所谓婴儿的境界。所以,老子他在好几章里头都是拿婴儿来比。所以他这回说,他说我们含德,就是含藏的不是修来的,不是露出来的,你含在里面的,你含的这个厚德是完完全全、纯粹的,同时不薄,很厚。这样的厚德于是就跟赤子一样,这个就是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上来他说“上剑者不拔,上爆者不脱”,我们建立一个东西,你是要用立,用智慧,你无论多会建立,多么有智慧,多么有力量,但是你假设遇见了一个更有力量,更有智慧的怎么样,他就把你拔掉了,所以真正可以让自己不被拔掉的什么东西,我们自己的智慧,我们自己的德行,存于我们自己的。
我昨天跟大家说,“既以与人,己愈有,给未人己愈多”,当我们越给人家我们越有,越给人家我们越多,这种情况下才叫善拔,什么都拔不掉我们的,我们的学问,我们的道德,你给人家的越多,你自己越有。所以,你真正了解了这个已经,你真能善剑、善报,你就不会为外务所动,外务没法侵犯你,也没法伤害你,人家也躲不去。那么这样的话,只有你自己不为“外侧的六臣来左右你”,不做外头吸引你的东西为它所动。因为为什么,因为我们养得非常之厚,所养得非常之厚。我们人这一辈子,据道家的说法就是三样东西:精、气、神,就这三样东西。
所以,你能够把这个精气神三个都养了,养的什么呢,他说比喻赤子,这是比,不是说如赤子,比的跟赤子一样,跟婴儿一样。这样的话,我们“毒虫不视”,因为有些注解这些的人,不必说这些了。比如说蜜蜂、蛇等都是毒虫,这样毒虫不视,猛兽不掬,绝鸟不搏。“视”,就是这些东西拿尾巴来扎人的,蜜蜂扎起人来可以把人扎死的。其它东西都是的,猛兽不掬掬就是按着,猛兽要吃都是的时候,它是先拿爪子按着你。所以掬是按着的意思。绝鸟不搏,绝鸟就像老鹰、鸠等大的凶鸟,它说它没法抓住你,兽是把你按住,然后来吃你。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赤子无求无欲,不犯重物。它说赤子因为他没有所求,也没有什么欲望,他因为无求无欲,所以他对所有的东西不会侵犯,不会侵犯别人,他不侵犯别人,所以这些毒物也就不侵犯他了。“含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以物损其全也,假若你这个人含德非常之厚,你真正自己德行厚了以后,于是你就不会侵犯其它的一切任何的万物万事,你不侵犯别人,别人也就不会侵犯你,所以故无物以损其全也,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伤害到它的完全。什么完全呢,精、气、神。
事实上在很多家注解这一段,他都是认为赤子无心伤害万物,所以毒虫、鸟、兽都不会伤害他,我们试试把一个孩子扔在海外,你看毒虫蜇不蜇他,野兽吃不是他,这个凶鸟抓不抓他,照旧抓,他即使不犯万物,万物照旧犯他。不能这么解释,这个还是用庄子从前解释那一段,“路行不遇西湖,路行不备甲兵”,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自己能够查什么是安,完全了解,什么是安,什么是危险,于是这样子就知道什么市祸,什么是福,同时就知道什么是去,什么是旧,把这些东西都找到以后,我们知道该走的就走,这市孔子说的,危邦不居,乱邦不入,这就是知去就,这个国家已经乱得一塌糊涂了,你跑那儿干什么,这不是找死吗,已经非常危险了,你何必跑到那儿去呢,所以庄子这个解释非常好,不是说他不犯人,人就不犯他。这个小孩我们试试,真把他搁到野外,不可能说这些东西就不害他。所以,这个只是这么了解,我们有一句话,“如宝赤子”,我们对一个婴儿,这么抱他,那么抱他,非常爱护他,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尽量的保护,我们说“如宝赤子”。我们大家都抱过小婴儿,你婴儿你不知道怎么能够把他抱得让他完全不受伤害,所以,我们假如能够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精、气、神,如同我们保护赤子一样,这样的话,你千万不要以身试法,不要我来试试,你图侥幸,那么绝不自己冒险,去图侥幸,我也许会侥幸,会没事情,绝不这样。能够这样的话,你不把自己去走凶、险的路子,我来试一试(凶险),那么最要紧的把这个“心”置于一处,”保护住,于是万物不能侵害你。好好地把这个“心我们受损伤为什么,受损伤的这些万物,名、利、权、情,这些东西伤害我们伤害得最大。假设我们对于“名利权情”这些东西它就是围绕着我们,我们都不动心,最要紧的是动心,所以说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呢,没有关系,这些万物不是伤害你。怎么伤害你,是你要找它们。所以我们常说酒不醉人人自罪,色不迷人人自迷,是你自己找他,你去碰它,它同样会伤害你了。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自己对万物不沾惹它,自己不去找它,不被它迷惑,不被它所为奴役,我们做了这些东西的奴隶,于是,你就完全失掉了真主人,于是它就会侵害你了。
这些东西都是害人的,可以伤人的,这就表示如同所谓的外物的这些:名、利、权、情这些东西,它就跟毒蛇、猛兽一样的这些东西。所以,你能够不犯于物,不犯于物是我们对外头这几项东西我们不去侵犯它,你不去找它,于是你就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损伤到你的精、气、神的全。底下说“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头软极了,婴儿的筋柔弱极了了,所以小孩子,我们看婴儿,他可以把脚一直扳到自己的嘴上,他自己吃自己的脚,一个孩子的筋骨之弱,弱到我们常常说做瑜珈,就是要学得跟婴儿一样,你能够翻过来掉过去。骨头很弱,筋非常柔,但是他握固,你给他一个手指头,小孩就把你抓住了,你给他什么东西,小孩而且抓得非常紧。所以,他底下说“柔弱之固,故能周固”,因为他柔弱,所以他握起东西来非常能周片,他的手抓到你,整个手指头抓得牢牢的,而且非常坚固。
赤子虽然你看他软得不得了,弱得不得了,他能够握得这么紧,为什么,我们要缠东西,我们是用硬的东西缠,还是用软的,都用软的。一根丝线多细,你把它缠紧了,解不开。你用一个硬的东西拴一个东西非常难拴住,但是你用软的绳子,软的线缠东西,它缠得反而很牢。所以,了解这个东西以后,我们就知道,你真正修道、修行,真正要修道的,尤其是道家的,虽然它无为,老子一直提倡无为,但是底下还有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他越是无为,他是什么事都做到了。所以,老子一直告诉我们要柔,我们要弱,所以老子表示最柔弱的东西上善弱水,至高的,最能的,这个善不是好,老子所说的善都是最全能,好比善剑者不拔,就是你真正能善剑射的别人拔不掉你,所以老子的善都是说你最能、最好,最可以做到的。修道的修这个东西最要紧的是无为,处柔、处弱,能够把柔弱这两个字了解了以后,你就可以在修道的时候,可以善剑,可以善报,于是没有人能够拔得掉。同时,无你真正善报的话,没有人能够把你脱掉,就跟赤子的“握固”一样的。
底下我刚才说,大家把这个“全”字改成“绢”字,“无知凭母之河而绢做”,所以,也许是王弼故意的用这个“全”,但是实际原来这个字是“绢”,绢是什么意思呢,小孩的阳具,我们普通叫“小鸡鸡”,一个男孩生出来,他早上起来,永远在竖起,他这个勃起没有欲念的,为什么,未知凭母之河,他根本不知道男女的结构,不知道,但是他每天早上都竖起来,为什么,因为他精气充足,全的,没有受伤。王弼市完全用“做”字来解释,他说“做”长也,而“全做”,这个时候用这个“全”字就有点牵强了,他说“做”是什么长,“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因为没东西可以伤害他的身,所以他可以全长,“无物可以损其德,而不摧者皆弱慈也”,你知道没有东西可以伤害他的身,他就可以很安全地长大。
假设你含德后的话,也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伤害、损了你的德,这个意思就是说,与其真正柔弱,他不跟人家争,所以我们常常说,百炼钢化做“绕之柔”,你可以把百炼钢化做“绕之柔”,这个不大容易做到的,市我们人可以做到,你这个钢强的器,你能够训练训练,我们学佛也好,读道德经也好,最要紧的是让自己柔,自己柔了以后,气是柔的,然后你身体各方面都柔和,这才自己见到自己的工夫。所以,真能够柔弱,你就不会跟人家争了,不跟人家逞强,不跟人家斗气,而不摧折者皆弱慈也,你跟人家争,即使胜了人家我们常常说两败俱伤,那么你无论跟人家争怎么样,你就是斗胜了的话你自己也是受伤了,所以摧折了。他说小孩子他完全不知道男女的交合,凭母的交合,但是他没有一点淫念,但是他早上“娟做”勃起来,就是因为他精力非常充沛,真正精力这么充沛的人,所以修行的人遇到这种情形,特别是男人们,千万不要起淫念,你能够不起淫念,你就可以尤如赤子一样,所以我们说“顺则能生人,逆则成仙”,就是这样的。你让它顺着流出来的了,他就变成人了,你把它万金不挠,你就可以长生不老,这都是道家的修行,但是不是压抑它,你知道这个方法,道家修的就是这个东西。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东西,真正道家所谓的“百日助机”就是助这个机,不漏、不泄,可是不是压它,是你化它,因为这个精都是好东西,你压它的话你心里有问题,你能化它的话,所以说把这个精还过来,补这个脑,你就可以长生不老,这是道家的修行。
这样是精之至也,我们最要紧的,我们身体对要紧的就是这个精,没有精,不会有气,没有气,你就不会有神,所以精、气、神三个东西在道家来看得非常重。
“终日嚎而不嗄”,我们说你看看我喉咙都沙了,这是很古的字,“无终日之心,无争欲之心,故不沙也”,你没有争欲的心,所以你终日,你出声,我的声音出来,并没有心里头想什么东西,所以你就不会“沙哑”。所以,小孩子,你看这孩子没事就哭,他能终日嚎而不沙,有时候孩子哭,我们大人立刻就抱错了,有时候孩子哭他就是要哭,你就让他哭好了,他哭了半天,他不会说他哭的把喉咙都哭哑了,没这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他出于自然。台湾在体育界很有名的一个人叫高资,从前我在中学的时候,他在另一个中学做校长,那个时候他刚刚从美国回到青岛,帅得不得了,他生了孩子,孩子不哭,他都要打他哭哭,我说为什么,他说就让他疏散疏散,疏泄疏泄,他不哭还得让他哭。所以,孩子的心根本没有动,他有时候哭就表示我的存在,或者表示我怎么样了,所以他虽然没有悲伤,没有哀怨,从来也没有说什么羡慕之情,这些都没有。他只是要嚷嚷一下,你就让他嚎吧,所以这些都出于自然。那么他出于自然,可以说他这个叫是气最和最和的时候,所以说和之至也。
当我们精、气和了,我们能够握固,这个握固就是刚才所说的,所谓“百日助机”这个事情,所以是握固。我们把我们的精能够保全,不要老让它漏泄,这个是另外一个握固,因为你能够这样做,跟婴儿一样的,然后“绢做”,同时不沙,都能够跟婴儿做到一样,精、气、神全都充满,精也充满,气也充满,神也充满,这就是老子教人怎么养生之道,教人怎么修行之道。后来道家许多的经典都出于这个,我们去看道家的(参通气,道家的悟真篇),所谓道葬的东西,说来说去不出老子,所以我们说老子差不多市其他诸子的,像兵家、法家,阴阳家,后来是讲究修炼的道家离不开“道德经”。
B:同样的佛家讲戒律,同一个戒律市什么呢,戒淫。所以我们了解这个的话,当你精、气、神全都充满,你能够这样的话,你把你本来的泰和之气,泰等于根本,最根本的那个和,我们人永远处于斗争状态,自己很受伤,和为贵。所以,老子提出泰和之气,就是说最和最和的这个气。最和最和的气,于是你怎么呢,你能够把最和的气,泰和之气保存,你再能够做到无心之妙,所以我们常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能够把心搁到一个地方,无事不办,没有一件事情办不成的,都可以办成。所以你能够这样的,你的原神,这就是从精说到气,现在说到神,这个原神,就是最根本的,最原的,全没损伤的,这个神它就凝结在一起。古时候管这个凝结叫一起的神叫做什么呢,叫做丹。所以,许多人误会了,弄外丹,实在内丹是自己的,丹只有自己做。于是道家说了很多很多的名词,什么“水火汲汲”了,上头甘露,上头火等,说了半天,这些东西都是让你修行,假设你们会打坐,这些事情都可以发生,都有这种现象。所以,当你能够这样做的话,你的原神自然凝结起来,而且非常的寂静,它不是吵吵闹闹的。又宁,又寂静,这个时候跟原气,当你神凝结了,你的原气就既饱满,又虚空灵,这个东西很难做到。你怎么能又饱满,又空灵呢,两样是冲突的。那么你们真正打做,上了道了以后就知道,它又“饱满”,非常饱满,可是它又空灵。
在座的有许多是禅坐班的人,这些东西仔细听听,因为不要说这些东西市道家,就是我们自己,道家修的也是它,佛家修的也是它,它千变万化,还是这几句话。你能够这样的话,你的气既空灵又饱满,于是你怎么样呢,你的精自然就强,自然就固。所以真正最要紧的“心”,最要紧的就是心。所以你心假设妄想,你的心在那儿妄动,你的气就散了。当你的气散了的话,你的精就流出来了。当你精溢了以后,你的神就耗损了。所以,我们能够把心让它不妄动,所以打坐的时候老说莫妄想,我们妄想什么呢,我们妄想不出名、利、权、情,现在再加一个修行。我一直跟诸位说,诸位打坐千万要“无寻无视”,不要去找它,上次打坐见到一个光阴,间作一个动机什么的,下次打坐不要找它,你一找它、一等它这就是妄念了,妄念一动心就浮起来,心一浮起来气就不和,气不和神就不能凝,神不凝精就不固。所以,这些东西我们一了解,真正会保护自己善养生的人最要紧的就是设心,打坐就是为了设心,你们能够置心一处,所谓设心就是别妄想。问题是不妄想说的很容易,做起来非常之难,但是可以慢慢训练。
我们真正心一凝结,你立刻心里的气体就动起来了,热气也出来了,能够慢慢的这么训练,道家所谓的结丹就是这个,丹有形无形,没形,有色吗,无色。但是你可以真正受用,受用是你自己。所以,我们常说心平气和,这是出于道家。当你心平了,你气就和了,你气和了,你的精自然就固了。当你的精自然固了以后,你的神自然就安了,一连串的。
其实这个东西没什么玄秘,我们平常每一天都知道必须这么做,必须这么样,你才能够有这个东西。所以,你能够气和、精固、神安,可比喻赤子。怎么比喻赤子,就市这么比喻赤子。
这底下说,“知和曰常,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然后“知常曰明”,明是什么呢,不骄、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你不是亮得发光不得了,也不是暗得昧,所以既不傲也不昧,你也不是自己热得不得了,也不是凉得不得了。所以我们打坐,大家说有八注,所谓八注的时候,大家觉得自己很热,很凉,很轻、很重,觉得自己很痒,甚至于觉得自己很痛,或者觉得自己很滑,或者觉得自己很涩,这八个注,只是说我们欲界的“及维”要变入色界及维所发生的现象,不是究竟。要到什么现象呢,要到你真正的,到不骄、不昧、不温、不凉,不是亮得不得了,也不是黑得不得了,也不是热得不得了,也不是冷得不得了,这个就已经超越八注之上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这才是“常”。
我们平常假设身上老怕冷,不是常情,身上老出汗不是常情。所以真正的常情刚刚不热、不凉、不痛、不痒。当然我们现在可以不热、不凉、不痛、不痒,是你修行修到不热、不凉、不痛、不痒,当你的热、凉、痛、痒这些东西的现象刚刚发生了以后就超越了这个。所以,我一直跟你们说,有些什么现象发生,我说“是善境界,不做圣洁,弱做圣洁,即着群邪”,着魔就是在这个时候着的。我觉得我现在见到光了,或者我见到什么了,或者说我这个气动了,或者我觉得非常的热,或者非常的冷,都是好现象,你在进步,但是不要认为这就是得了道了,这是刚刚上路。你不做圣洁的话都好,你要一做圣洁,即着群邪,就是着魔了,都有点东西才着魔,所以现在许多的大魔头,不要提什么人了,这些人都有点小功夫,问题是他怎么着了魔,然后他就收了一班魔子魔孙跟着他跑,他要不着魔就没有这么多人相信他。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你能够不骄、不昧、不温、不凉,这是由玄虚奇妙的东西复归于平常。所以,在禅宗里头开始的时候,你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一切皆空。这个老和尚再修二十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但是他那个再见还是山,还是水,跟我们现在所见的山水完全不同。这也就是我刚才把冯友兰所说的,你到了天人境界的时候,你跟婴儿差不多,但是你不是婴儿,婴儿是无知无视的,天人市有知有视而复归无知有视,他不再有分别性,这样的话才跟婴儿一样,要修到这样。而不是我们做一个只知道吃、和、哭闹的一个婴儿,不是这样的。等到我们的身体能够柔和的不老,而能够保持青春的话,这叫反老还童,道家修就要修到这个东西,我们修不到,要老得慢一点,活得长一点。至少要做到这一点。所以,你知和就知道叫做常,你知道常就是明。你真正了解了这个已经,这个常,无形,不可得而见,它没有形的。我们刚才说,古时候,连汉武帝,带秦始皇,这些人都要造长生不老丹,后来多少的皇帝吃外丹毒死了。但是真正的所谓丹道的丹是在你身里头,这个则无形,不可见,所以我才叫它“明”。
我们心平就气和,和到极点了的话,这就是真、常到了家了。能够真常,这个本性(性情)自己回复了,复原了,你真正“真、常”的性以后,你自己会什么呢,你能够在保它,保护它,就好像我保护一个刚生的婴儿一样。所以,好比说一些禅宗的祖师,对于一个弟子悟了道以后,他常常一句话说,好好“保任”,“保任”就是你好好的保护它,跟保护赤子一样,好好认它,你要担任责任。你要把它保护了,而且是真正可以说你背负着它,所以叫“保任”。能够这样的话,这就叫做明道。所以“知常曰明”,你这才真正明道。我们不管老子,不管市儒家、佛家,对于这个明都非常注意,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叫明德,你知道根本,根本是什么东西,你头一个要把自己的明德先明白了,然后你再心明,然后大家指日至善。所以老子也提到明,佛家也提到明,佛家根本就用(LM),他用这个字用得很好,我们说悟,什么叫悟呢,你用英文一说很简单,(英语),当你真正大彻大悟的时候,你自己是感觉到照见,用什么照呢,用明,所以才能叫做“照见无欲皆空”,你能够照见必须明,否则你不能见到。
欲心则祥,我们都说祥是好字,这个祥是灾害,古时候这个祥是不好的,我们都说吉祥、祥物,但是古时候把灾害性的东西叫做祥。“一生曰祥恩”,什么叫做“一生”呢,就是说你自己不明白,不知道和是什么东西,于是你不知道什么常是什么东西,强不知以为知,你不知道真气的重要,于是你就只知道保这个形,我们老会说我自己怎么把我的外形弄得更好一点,不是太瘦了就是太胖了,然后皮肤又不好了,整天注意外形,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内心,于是你到这时候,你只知道保养外形,于是你不停地吃补药,没有一个补药有所谓“治一精,损一精”,这叫“一生”,这就跟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
看见隔壁农人的苗比我长得好,于是农人就把他的苗拔高一点,第二天全死了。我们活在世上很多人做这个事情,所以不可以“一生”。打口服之欲,你以为可以帮助你身体更好,事实上怎么样呢,事实上是后时补养,可以让你丧生,许多补药常常有毒的。所以,我们知道这样,凡是一切从外头来的都叫做“祥”,这个“祥”就是从外头来的都叫做祥。所以佛家说“外道”,为什么叫它邪门呢,身外求法叫做外道,心外求法叫做“外道”,所以凡是从外边来的都是想、都邪,这个祥就当邪讲。所谓王帝所谓“生不可抑”,“抑”之则夭。生你让它顺自然,假设你勉强让它增加的话,反而会夭折,反而会早死。心是契约强,当你心始弃,你心应该无为的,你要始你的气,这是有为,你有了为,你的气很强,就糟糕,“物壮则老,未知不道,不道早已”,说得非常简单。我们常常说物壮则老,有许多人不知道出于老子。当一个物长得最壮的时候,跟着老就来了。所以说“生不抑,抑之则夭”,抑生反而是害生,都市我们不知道怎么顺应自然,所以出这个毛病。我们假设妄为,你心使气,这个气最讨厌,所以诸位打坐,气动了,能够不用意识引它,它自然而然的会周流。假设你勉强它会要怎么样怎么样,为什么有的人说我的气聚到这儿下不来,为什么它下不来,为什么聚在那儿,你让它下不来,很简单。为什么,你心在那儿使它,你不要管它,你看它怎么流动,就好像我们隔岸观火一样,你把自己身体里的东西当成另外一个人的,我就在旁边看着你,看你怎么动,我不用心,绝不有为,绝不作为,让你自己动,这样的话,你的精神、气、神都自然而然的成就,你必须要跟赤子一样的无心,任其自然。所以你整天“号”,整天说,整天什么,你声音不会沙哑的。然后,你这样的话,你一切任它自然,于是你的气才能够行,气才能自然地流动,否则的话,当你心一动,心动神就离了,神一离精就耗了,水火就不汲汲了。
我们在《易经》里头八八六十四卦,最后一是水火未汲,汲汲以后跟着就未汲,真正道家的修行,上面水下来,底下火上来,这一个水、火合起来,丹就结成了,这就是道家所说的结丹,就是这样简单。假设修道的人勉强自己,吐、纳啊,做这些气功不好,许多做气功,做瑜珈的身体并不好,气色并不好。为什么,你勉强自己有为,违反自然。所以说,了解这些东西以后,更不说什么外丹了,什么吃外头的东西来补气,都会中毒,所以要顺应自然。“物壮则老,未知不到”,我们心使气,气就强,气一强就壮,什么东西都市强了就壮了,我们强、壮,连着说的,当它气强就壮,一壮的话跟着就老。所以老子说“要柔弱胜刚强”,老子一直说要柔、要弱,因为这样,“老物以老”,没有不死的。所以常常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又是老子的一句话,你一个很刚强的人,横行霸道的人,不会善终的,“不得其死”是不会善终的,一定糟横死的。所以,我们修道的人必须要知道“和”,知道什么叫“常”,这就是从前所说的“置虚极”,把心空到极点,佛家说空,不只是空,还要空掉,一直十八空。这就是老子说的,“置虚极,守净笃”,净得不得了,净得一点杂念都没有,笃实的不得了,笃实就是踏踏实实的做,所以置虚极,守净笃,这样益生才能够使你的精、气、神完全全的,不会受伤。否则的话,你要益生,使气,这就和于道,不和于道都会提早短命。当你提早短命,这是你要抑之,反而害之,这是不知本,于是你完全修了旁门外道,邪门歪道,走火入魔,自己害自己。所以我们应该至少活120岁的,我们人生七十古来稀,谁让我们古来稀的,我们自己害自己的,所以老子这一章完全告诉我们怎么修行,知道老子所说的含德之厚是什么意思。所谓在座的诸位,你们不管修佛家的打坐,老子的置虚极最要紧的就是心。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含德之厚者,不犯於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皆若此也。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
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嘎也。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知常曰明,
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
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心使气曰强。
心宜无有,使气则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嬰兒況之者,皆言其體而已,未及其用也。今夫嬰兒泊然無欲,其體之者至矣,然而物來而不知應,故未可以言用也。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道無形體,物莫得而見也,況可得而傷之乎?人之所以至於有形者,由其有心也。故有心而後有形,有形而後有敵,敵立而傷之者至矣。無心之人,物無與敵者,而曷由傷之夫。赤子之所以至此者,唯無心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
無執而自握,無欲而自作,是以知其精有餘而非心也。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心動則氣傷,氣傷則號而嘎。終日號而不嘎,是以知其心不動而氣和也。
知和曰常,
和者,不以外傷內也。復命曰常,遇物而知反其本者也。知和曰常,得本以應萬物者也。其實一道也,故皆謂之常。
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而欲益之,則非其正矣。祥,妖也。
心使氣曰強。
氣惡妄作,而又以心使之,則強梁甚矣。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益生使氣,不能聽其自然。日入於剛強而老從之,則失其赤子之性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