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作者: 制心一处_无为而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13:1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

    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易解】

    不离开“家园”,也可以懂得怎么去经行天下;不向外感知察辨,也可以证解到道的境地。越是出离“家园”成为“专名”涉于专途,他的明辩能力就越是狭小。因此,圣人不待践行就有所自知,不待实察就已自明澈,不必多作多为也可坐收事成。

    叶曼老师讲《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不但在义理上紧接上一章,同时也还是阐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那么,圣人为何不见、不窥便知“天下”、“天道”呢?

    简单地在说,圣人的“性”是真的,自己完全自足;己之性就是物之性、物之全就是天下。所以他可以不看就知道,可以不做就能成。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那就很形而上了。因为天下万事都有一个规则,万物都有个理。假如知道了总体的规则,知道了这个万全之理,于是,万事万物都在我们的提纲挈领中了。所谓纲领就是指万物的主要原则,正如庄子所谓的“通一一而万事毕”。

    “道在尔不在远”,这里的“尔”字要说明一下。“尔”不是“你”的意思,“尔”应该作“迩”。那么,道在哪儿?道就在我们近边,不在远方,行住坐卧,一切东西你都能从近身来获知。既然“道”就在身边,乃至在自身,那么“不出户,知天下”。一般人认为,假设想要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道德经》并不采取这麻烦的策略,而是从最简单的做起,从身边窥察——不必走出大门口,就知道天下了。

    天下非常大,有限的个人怎么走也不能够走遍,所以,有所知就有所不知。所谓“知不在乎行”,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必行,不一定非要走出去才成,尤其是万物整全,怎么可以用有限的人生、有限的人力来观察呢?所以,整个物是什么东西,万物是什么东西,只能用思考来获得。

    王弼注得很恰当,“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他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宗,每一个物都有它的主,虽然路是不同的——“途虽殊”,但是都同归于一,即“虑虽百而其致一也”。这是从万物来理解,那么,从我们自身的思虑来理解有怎样呢?“虑”表示我们的思虑,我们的考虑有一百样,“而其致一也”——但是你的目的只是这一个,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就这一个。

    “道有大常”,所有的道都是最大的、经常的、永恒不变的。“理有大致”,理也有一个大的原则。所谓“执古之道,可以御今”,就是说,古今都是连续的、类同的,古人和今人类似,行为想法相去不远,因此,观察古事、古人,就可以知道现在和未来了。比如,古人说,人一定要仁、义、礼、智、信等“五常”,现在难道就不需要了吗?还是需要。所以这五常永恒不变;因此才可以“执古之道,可以御今”。相反,“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你虽然是生在现代,但是还是可以追溯过去,可以知道古时候都是什么情形。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你不必走出门,你也不必从窗户去看看,就可以“见天道”了。

    天道本来不可以“见”。可是,只要能够认识万物之宗,虽然不可以用眼睛见,可是还是可以推理,推理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了、走了很多的地方。可惜很多人对很多地方并没有太注意。比如说,我曾经去旅行,中国旅行社的朋友们跟我说,:们台湾人很妙,下了车就买东西,上了车就睡觉。说的我都难为情。但是我们看看,旅行差不多几乎是这样情形,下了车就跑,上了车就睡觉,周围的景象,没人看。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并不意味着明理了。有些人把万卷书都读了,书是书,人还是人,等于白读了;行万里路,却变成购物。所以老子说,要从纷繁杂乱的万物中理解事情的原则,事物的始终。我们有一句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意思。真正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时候不必非得看外头的景象,可以通过了解近的事物来发现未知的事物。有时候,走出去的更远,反而所知道的就越少,也即“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王弼说,“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无之所以发生,无是什么东西,完全在于“一”。这个“一”最要紧了,就是说,做事情要抓住要害、抓住纲领,才能统御全局。这样“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真正的道,我们根本看不见,听不到,也抓不住;如果要真正想知道道怎么样,就不必出门去东张西望,越是远走,越是迷惑。为什么这么说呢?讲个故事,有一位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上云,归来却把梅花绣,春在枝头已时分”。这是说,我们到处去找道理,“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把山上的云都踩破了,还是没找不到,等到回来,一闻梅花的香,原来“春在枝头已时分”了。同样的,我们整天找道,读破万卷书,行了万里路,道在哪?

    “道在迩不在远”。近边处处都是道,行住坐卧,只要你碰的地方,随缘顺势,没有一个不是道。所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真正的圣人不必出去就知“道”了,也不必见,也都可以了解万物的名。

    王弼注:“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就是说,假设你了解了万物的原则、原理,那么,即使不出户,不必走,不必到处跑,“而虑可知”——只要想想就知道了。“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了解万物的宗旨,它的形成,它的本质,虽然没有看见这个东西,也“可得而名”,。要是能够明白了物的性,“因之而已”——顺着它,而不揠苗助长,就“不为而成”了。所以,最要紧是顺其自然。能够了解它何所自?就知道它何所然。我们常常说,敢而遂通天下。我们能够敢,于是就可以通天下。道在哪里?我们一点都不缺,道全备在我们自己心内,身内。一个人的德可以影响万物,只要顺应自然,不要人工的造作,尤其是不要加自己的意思来造作,万物自然就化成了。

    顺应物性的自然,“不为而成”,所以“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禅宗有句话,“万物本闲,为人自闹”。我们很多是非,很多麻烦,都是自己闹出来的,本来没事情,万物本闲,是我们人自己在闹,闹出多少是非,多少口舌,多少烦恼,事实上什么事都没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尤其是当政的人,一个领袖,不能胡闹,胡闹影响太大了,关系整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得失。所以《老子》是帝王之书。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无在於一,而求之於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不为而成。

    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性之為體,充遍宇宙,無遠近古今之異。古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戶牖而無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為物所蔽,性分於耳目,內為身心之所紛亂,外為山河之所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戶牖之微,能蔽而絕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成之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wx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