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个许久不曾联系的朋友聊天,她说:“我要在结婚前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现在车子有了,还差房子。”我问:“你是准备全款吗?”“对啊,如果另一半不是很争气,怕压力大。”
她说这话,并不是吹牛,或者是炫耀。这个女孩子毕业就去了另一个城市创业了,如今也算是自己做了老板,虽然规模不大。
她是我动态里为数不多的极其自律的人,看书、锻炼、挑战一些极限项目,可以说,她做的事情都是我想做而不敢做的。
这两年,我看着她越来越有气质的照片,心生羡慕,但我也很清楚,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相互欣赏便好。
昨天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个热爱文字的女孩子,全职在家码字,没有父母眼中稳定的工作,但她即将结婚,不仅有美好的爱情,未来的公公婆婆待她也很好。
她说自己有过恐婚,有过对未来的一切不确定的担忧,这些都和爱情本身无关,但却足以令她在婚姻殿堂前望而却步。
准确来说,我们还真的有些像,我也没有稳定的工作,虽然不是靠文字为生,但也喜欢写作。面对未来,尤其是婚姻,我的内心有很多恐慌。我感觉结婚,就是一场告别,告别父母的宠爱,告别任性的自己,告别曾经带给自己幸福的很多元素,去迎接另外的不确定。
为什么前面的那个女孩子要在婚前买房买车?我想除了底气之外,也是安全感的缺乏。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敢确信一段爱情,可以天长地久,一段婚姻,可以白头偕老。所以,我们总是“以退为进”,要进入婚姻,大多都会选择给自己准备退场的底气。
二十多岁,是很多人眼中美好的年龄,但同样是很多人眼中的分水岭,它让我们从男孩女孩,变成父亲母亲;从男同学女同学,变成社会打工人。看起来只是角色的转换,但其实,更像是命运的巨变。
《杀鹌鹑的少女》里有这么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什么时候选定对象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还以为是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
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因为它说得太真实了。
我不知道你的二十多岁活成了什么样子,拥有怎样的职业,和怎样的人结婚生子,在为怎样的目标努力奋斗着。但我希望,你现在的生活,和你未来要去的地方,都是你心底里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