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下去一张调查表,是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班学生,为后面的教育工作做准备。
发下表格之后,我特意强调让他们填写这张表格的目的,特意把表格前面的一段话念了三遍给他们听,真诚地请求他们认真实事求是填写,并预留足够的时间给他们。
晚上晚修结束后收取表格,情况还是今人担忧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对家的感觉。选择喜欢的只有26位同学,一半多一点点。我想大致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父母的陪伴,缺少来自父母的实实在在的关爱;二是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与孩子的沟通总是围绕学习这个话题,没有从孩子的情感、内心正真的需求去交流;三是家里关系不和谐,比如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让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四是家里有更小的孩子,父母不自觉中偏向小的,或者让大宝承担更多,比如小的受委屈了埋怨大的,小的不开心了指责大的。
二、你应对面临压力或者烦心事时会怎么做。选择与家长沟通的不到10个,更严重的是选择憋在心里的有12个。当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没有地方发泄,没人倾诉,是非常麻烦的。还有比较多的孩子选择跟朋友倾诉,对孩子来说,跟朋友倾诉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孩子的朋友往往也是孩子,处理问题能力也一样欠缺,往往就会一错再错。造成这个原因主要还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出现问题,比如对孩子过多地指责、孩子跟我们诉说的时候被无视、不深入关切孩子的内心需求等等。
三、你认为自己有那些优点/你认为自己有那些缺点。在填写优点这一栏时,很多孩子问我:老师,我没有优点可不可以不填。我说:同学们,咱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所以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都可以是我们的优点。但是最后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同学这一栏是空的,三分之一的同学写了一两个,大概十个同学左右写了有三个以上。而缺点这一栏除了几个不怎么会写字的几乎都有写。这可以看出咱们的孩子是多么的不自信,而这跟我们的家长、学校又有很大的关系,平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责骂、打压、批评,却不愿意去承认孩子的优秀,不愿意去鼓励孩子。也许我们的孩子学业上不那么优秀,但总有比较厉害的地方,作为家长和老师,只有不断鼓励孩子,让他们的优点越来越优秀,那么是可以慢慢促进孩子不足的地方越来越好的。
当然,也有非常好的地方,比如:你期待自己的成绩进步吗?孩子们都选择非常期待和有点期待,这说明孩子骨子里还是非常希望成绩越来越好的,只是他们缺乏坚持下去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如:你愿意为班级做点什么吗?孩子们选择的是非常愿意和有点愿意。这说明每个孩子还是希望被看见、被肯定的。
教育之路漫漫,任重而道远,继续努力成为这班孩子的“贵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