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旅行•欧洲法国&周边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作者: 靡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9:48 被阅读99次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上次说到“不正经”的欣赏卢浮宫。总结一下,就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跟艺术来跟自己本身或者当今社会某种联系,像读书一样通过读画来跟画家沟通,跟社会沟通。打破一般人对艺术是枯燥无味的偏见。

在卢浮宫, 靡儿就发现了这么一些艺术品,罕见的彩色雕塑,称为“釉陶”。是一位生活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弗洛伦塞的艺术家,卢卡·德拉·罗比亚(Della Robia)所发起的。他创新的精神体现在材料的运用方面, 这些艺术品都是用釉赤陶( glazed terrocota)所制成的。

很遗憾的是这种工艺只能提炼出有限的颜色出来。但同时这些特有的颜料也为这些艺术品展现出了特有的一种情调。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安德烈亚·德拉·罗比亚的圣母子 和 圆形意大利瓷盘

安德烈亚·德拉·罗比亚是洛卡的侄儿。

不正经”的来了哦 。

下面这位雕刻的是 Angel of love, Amor Caritas. 重点就在于,其裸露的部分,不多不少刚好是半个奶🤭。

不学艺术的人,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艺术家对裸体都很感兴趣。这里不包括色情的兴趣,而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对人类比例,肌肉线条的一种理解和欣赏。可是这半个奶又是什么意思呢? 请原谅,靡儿还没有找出一个结论来。

更重要的是,这雕塑很遗憾的让我脑海里浮浅出来了无数个“圣诞奶”的画面。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奶鹿,圣诞奶… 让人怀疑这些人的审美都坏掉了吗?

还有男的

网上莫名其妙的流行起来了“圣诞奶”风。 应该大多数都是西方国家,风靡一时,男的女的纷纷都来效仿,花样百出。 跟风的这些人是如此的肤浅,可是却跟伟大的艺术品的形象是如此神似。不知为何看到了这些照片就好像看到了劣质的复制品一样。

于是乎,用最快的速度用镜头捕捉了下来,就匆匆逃离现场。生怕别人“偷窥”到我脑海里的这些诙谐画面。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相关文章

  • “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上次说到“不正经”的欣赏卢浮宫。总结一下,就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跟艺术来跟自己本身或者当今社会某种联系,像读书一样通...

  • 孩子,安静,听我讲卢浮宫的故事

    路易克今年5岁,和爸爸妈妈住在巴黎。爸爸是法国人,工程师。妈妈是中国人,卢浮宫的中文讲解员。路易克长着一双深褐色的...

  • 你能看的懂《蒙娜丽莎》?(363字)

    这篇文章名为《谈在卢浮宫的一个感想》,实际上朱光潜先生基本没讲卢浮宫,只是围绕着名画《蒙娜丽莎》展开来谈。 他本人...

  • 2018-10-22

    敦实端庄的汉代釉陶及真伪的鉴定 汉代釉陶气魄宏伟、造型端庄、线条简洁,不次于青铜器,而莹润明亮的釉层和华美的釉色则...

  • 锡釉陶瓷的历史

    锡釉陶瓷,通常陶瓷,也被称为德尔福特或Delft,是英国制造的第一个白色陶器。 锡釉是以大约1:3的比例添加氧化锡...

  • 唐三彩市场情况和拍卖记录

    唐三彩是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

  • 盛唐艺术瑰宝唐三彩有什么独有的优势

    “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铅釉陶器在中国是战国时代发明的,西汉后期至东汉十分兴旺,东汉末期开始衰落。十六国时...

  • 唐三彩现在还有市场吗?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

  • 我读隋唐五代‖唐三彩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

  • 唐三彩,被遗忘了千年的盛唐风华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公元7世纪后半,正是唐...

网友评论

  • 辽河人在远方:你跑得还是不快 .. 被我“偷窥”到你脑海里的那些诙谐画面了(其实是从某人的简书里“偷窃”看到的):joy:
    靡儿:@辽河人在远方 :sweat_smile:

本文标题:“不正经”的 讲卢浮宫的釉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f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