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吸引衢州市收藏协会一行赴徽州的,不是黄山的世界级风光,而是她独步天下的人文。王忠明会长给活动确定了一个“三雕骈美”徽州行的主题,所以,这是一次衢州收藏与徽州雕刻的“约会”。
“三雕骈美”徽州行衢州与徽州相距二百公里。历史上,衢州与徽州有极深的渊源。徽州古称新安,新安郡(280-758年),含徽州与严州大部,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流域,属于早期雏形浙江省的浙西地区。东汉初平三年,太末县(龙游古县名)分置新安县,晋太康元年(280)新安改名信安,此年正是新安郡设立时。
徽州文化极为丰富,我们熟知的徽商、新安理学、徽戏、徽派建筑等,这些文化不仅在徽州,也在衢州遍地开花。如龙游商帮的形成与徽商有相促相生的关系,新安理学与南孔文化也有一定的渊源,龙游徽戏起源于徽戏,衢州的古建筑基本上是徽派风格。
“三雕骈美”徽州行“三雕骈美”徽州行
来徽州必看雕刻,徽州古建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誉。徽州各地的民宅、祠堂、庙宇、牌坊、亭、塔、桥、墓等建筑上的许多构件和局部,都饰以精美的石、木、砖雕,并称“三雕”。“徽州三雕”是徽派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负盛名的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不久前曾在衢州做展馆,在展陈期间,王会长与博物馆副馆长蒋雅乔女士相识,促成本次徽州之行,让我们有幸近距离感受徽派雕刻的艺术魅力。
“徽州三雕”常见于牌坊、报鼓、须弥座、鸱吻、角兽、脊饰、座门、门罩、漏窗、梁枋、斗拱、轩昂、雀替、柱、门窗、隔扇、檐栏、挂落、栏杆等;其他诸如神龛佛像,家具杂件,民俗用品以及工艺摆设等,也无一不靠石、木、砖三雕增辉。那些财力雄厚的官宦或徽商,其家族建筑更为考究,可谓“一宇之上,三雕骈美”,从入口至室内、两厢回廊的左右上下,精美的石、木、砖雕饰俯仰即是,美不胜收,让人称绝。
徽派雕刻博物馆更是“三雕骈美”的缩影。该博物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洪建华创建,2017年10月底举行第67届世界小姐巡游和体验活动,向全球126个国家的宾客展示精美的徽派雕刻艺术。
博物馆有四个雕刻艺术品展厅,收藏展出各种流派各式风格的徽州传统雕刻精品万余件,不仅有明末清初雕刻鼎盛时期的雕刻作品,更有远至宋朝的器物。徜徉其中,器物无声,艺术有形,时光轮回,一件件藏品呈现出的细腻与精美,像是聆听历史的回音,是现今收藏者与古人的对话。
“三雕骈美”徽州行在博物馆里,更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是洪老师的徽派竹雕艺术成就。2006年其竹雕笔筒《竹林七贤》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成为故宫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作品;2009年,黄杨木笔筒《农家乐》与竹雕《徽乡行》四条屏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偿收藏;2018年,竹雕《圣人泛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等等。
“三雕骈美”徽州行博物馆二楼,是洪老师与弟子们的作品展馆,展陈的每一件作品构思巧妙,雕工细腻,有些作品还同时运用多种技法,精美绝纶。而博物馆李先生精彩的专业讲解又为展品增色不少。
博物馆还设有竹雕工坊。在工坊里,我们亲自上手,从描线至雕刻,每一个人都认真专注,体验一份独特的徽韵匠心。正如洪老师所说:“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让人们了解徽派雕刻的传统以及它跨时代的发展和传承。”这是他的期待,也是他的初心。
“三雕骈美”徽州行应该说,博物馆展示的是雕刻艺术的局部,但若要了解整体,还得看古建筑。我们第二天的行程中便有游览呈坎古村的安排。
旅游宣传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将标识语转为文化,这方面呈坎古村就做得很好。无论是陪同我们的蒋女士,还是景区的工作人员,甚至是每一个普通村民,他们都给游客灌输一个概念:呈坎有着千百年来传承不变的“游呈坎一生无坎”的传奇过坎文化。这种心理暗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三雕骈美”徽州行“三雕骈美”徽州行
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村落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朱熹曾赞曰:“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可以说呈坎的风水现象是形势派与理气派的综合与互融,既有山川形胜的组合,又有村落朝向布局的组合。如村口荷塘,其精妙之处在于两座横纵相交的单孔拱桥,那桥拱远远看着,就像一扇月亮门。微风拂过,荷叶连连,小荷尖尖,穿越其中,不正是“诗和远方”中的田园风光吗?真是天人合一之作,游客们纷纷驻足留影。
“三雕骈美”徽州行“三雕骈美”徽州行
呈坎罗氏以宋代罗天真、罗天秩为祖。但呈坎的整体结构源于明代中叶,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这里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三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传统技艺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古徽之最。
“三雕骈美”徽州行“三雕骈美”徽州行
“三雕骈美”徽州行
“三雕骈美”徽州行
应该说,风水佳、牌匾多、名人众,雕刻美,是呈坎村的四大特色。除此,呈坎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引潨川河水入村,堰水环绕着每栋古建,灵动有余;原始居民生活气息浓,田园乐趣;本土学生写生,雕刻、木工实践,教学相习。等等,呈坎吸引了众多虔诚的目光和脚步。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当然,作为收藏协会会员,可不止是鉴赏雕刻、欣赏风光这么单调,徽州的美食也让我们大快朵颐。无论是臭鳜鱼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是出了名的香,还是屯溪老街毛豆腐那寸许长的白色茸毛都初见者吓了一跳……关于徽菜,接待我们的李先生总结得非常到位:“徽菜特征是严(盐)重好色(酱油),极度腐败(腌制)”而恬静如赵雅芝的蒋女士,其豪情与好客更似屯溪老街的热度,她的温雅就像一杯醉人的酒,让人迷离而不思归返。
“三雕骈美”徽州行“三雕骈美”徽州行
“三雕骈美”徽州行
“三雕骈美”徽州行
徽州的小吃是那样的丰富,本来我很想探究一下屯溪老街的建筑风格,但当我步入其中,满街的特产,完全是吃货的天下,人浪似热浪,从中间往两边,一直漫延至深夜。的确,文态是座台,业态赚钵满。
不过这次还是有些小遗憾,那就是购。收藏人在购上比较挑剔,对旅游产品自然没多少兴趣,在歙县古玩城也大多无获,这也是当前古玩市场的现状。但衢州雅怡轩主人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她从一位老人买了块岫玉雕件,老人送了她一小堆东西。旁人便笑,说这些东西有啥用呢?她回到车上悄悄的说:“看老人年纪大,生意这么差,给他开个张不好吗?”原来,她买的不是藏品,是一颗善的心,这是收藏的一种境界。
“三雕骈美”徽州行 “三雕骈美”徽州行二天的行程匆匆而过,分别时,某些会员还恋恋不舍,不知是钟情于徽州文化,还是徽州景,抑或是徽州人?有会员说,这次徽州之行既不像考察,也不像旅游,倒像是访亲。若真如此,不正应了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徽州之行是文化交流,更是衢州与徽州的友谊之旅。只是不知徽州“三雕骈美”是否已经刻在你的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