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旅行·在路上
串连点滴(更新至三)

串连点滴(更新至三)

作者: ChiTown2015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03:54 被阅读0次

    文/ChiTown2015

    2019年5月17日,授博士,象征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新旅程的开始。从2009年春正式准备出国,到2019年春,做个回顾。

    (一)注定

    若是追溯起点,留学梦或许源于1999年的一本科技杂志,中文名《科技博览》,英文名《NEWTON》。我还记得那时大院的小门还在TY路上,没有缩进百八十米。院门近江侧是大院招待所,正对着招待所大门的路边有一个报刊亭。那天傍晚,我和母亲经过那里,依稀记得是因为等父亲,所以停在报刊亭看书。那本杂志的封面是黑色的背景映托出一台鲜红的法拉利F1赛车,很是吸引眼球;再加上是一本科技杂志,我从小就喜欢看科技杂志,所以我让母亲买下了它。

    在我看完有关F1赛车的介绍之后,另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介绍的是MIT的物理实验室,说那里是研究者们的麦加圣地,在美国。我指着那篇文章对母亲说,长大后,我要去美国留学。时年,我11岁。

    或许,留学的起点还可以追溯得更远。母亲说她曾经有两个愿望,一是离开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二是嫁军人。她都实现了。父亲少小离家时跟爷爷说,不混出点名堂就不回家。后来,他名堂大了去了。有些东西,或许早就镌刻在我的基因中。

    (二)求学

    高考前的某个晚自习,同学问我:你以后想读什么专业?

    我:想读商科或者管理。

    同学:你不是对生物技术这些高科技的感兴趣吗?

    我:是的,但是科研是需要钱的。国内很多行业的理论研究都挺超前的,就是没钱实现。我想先开公司挣钱了之后,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这样我就可以安心科研了。

    同学:我不太懂,但是我觉得你一定行的,你是一个敢想敢拼的人。

    我:对了,你说,我是不是还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行业,叫“科学家经纪人”。艺人都有经纪人,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有呢?

    同学:……

    后来,高考成绩并不理想。父亲很着急,我也很沮丧,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想过要送我出国读书,已经开始到处打听哪国哪些专业合适。我想着不服气,要不要复读再考?或者,先在国内读,应该读什么专业?

    多方权衡,决定不要浪费生命于复读,也不要把钱浪费在出国,先在国内安心读本科。至于专业,还是应该先正经学技术,不应本末倒置。经商管理什么的,可以自学或者工作后再修。至于具体什么专业,我们定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父亲考虑他在电网算是认识一两个人,今后好就业。我考虑这专业是跟高科技最靠近的专业之一。遂达成共识。

    2007年秋,初入大学,最大的幸事便是遇到了刘XH老师。数学博士,教高等数学。

    刚开学不久的一堂课,他提前到教室,对着已经到教室的同学发问:讲台这么脏乱,之前的板书也没人擦。你们班长到了吗?

    我:到!我马上帮您收拾。

    我发现黑板擦积攒了很多粉笔灰,根本擦不干净黑板。讲台上的粉笔丢的乱七八糟。我只能尽力收拾,颇狼狈。

    从那天起,上数学课时,我书包里一定会带着两块抹布,干湿各一块,一定提前至少20分钟到教室。把讲台用抹布擦干净,粉笔归置好,黑板用抹布擦干净,粉笔槽用抹布清干净,粉笔擦拿到卫生间抖干净。我得麻利些,因为刘老师每次都会提前10分钟到教室跟同学们聊聊,雷打不动。有时候问问大家上课进度和作业,有的时候聊聊时事新闻,有的时候讲讲做人道理。他讲着讲着,大家就自觉安静坐下了,不需要上课铃。

    有一次,他讲起数学历史,牛顿、莱布尼兹这些人。我突发奇想,问: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伟人的原著找来看看?

    他一脸不屑地说:是不是傻?先不说没这个必要,那些古英语你也读不懂。

    找古籍的事情我倒是没怎么往心里去,但是突然想到是不是应该看看英文版的教材。这样的机缘下,我开始买英文教材。一开始有些吃力,每个周末我都在图书馆加班加点,数学英语两不误。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其实国外教材讲的比较直白清晰。所以,那之后的所有课业,只要我能找到英文教材的,我都坚持用英文教材自学。或者到MIT和斯坦福等名校的官网看他们的专业公开课。

    还有一次,他谈到数学博士的意义。他说:学数学,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训练理性思维。而读博士,其普遍意义是做人做事的提升。于我而言,数学是兴趣,科研是为了满足自己,运气好的话,顺便给众人做点小贡献。

    这一席话,朴实,有理,对我影响至深。我隐约觉得,是他这一席话真正点燃了我对数学的兴趣。也将我儿时的留学梦,从天边拽回了眼前。

    学期结束的时候,刘老师说:这个学期,跟你们合作的很愉快。感谢你们的班长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讲台环境,也感谢同学们营造的课堂环境,我讲课讲的很开心。

    全班都很喜欢这位老师,我每次为他准备讲台都带着(大家)愉悦的私心:讲台,我给您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希望您今天能多讲点,数学或者其他。

    临别,他总结道:不知道高数下还是不是我教,那要看教务处安排。有三句话,我父亲给我的,转赠你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懒人有懒福,勤快累的哭。

    2008年春,大一下学期,与刘老师无缘,但对数学的兴趣不减。选修课,我果断选择了数学建模课。加入了学院的数学建模社。同年冬,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班。2009年2月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09年夏,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在这期间,我接触了运筹学,概率统计,分析预测等等,还深入学习了MATLAB,LINGO等工程数学软件。当时的我根本想不到,这些都是日后求学道路上,在思维和技能上的重要储备。

    (三)

    入学报到当日,我似乎落下了什么东西在家,到半路又折回去拿。等我到达新生报到处,已经是班级倒数几个学生。

    班主任张老师,研究生刚毕业。她见到我时,激动地站起来:你就是CT?我看到你高中班主任的推荐信了,今后班级管理就靠你了。

    我也不知道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多高的评价,以至于张老师似看到了救星一般。因此,我自然努力不让二位失望。诸多班级事务,我都亲力亲为,兼有学习成绩稳居第一,在班级中的威望很高。

    时间来到大一暑假,年级军训。

    出发去军训动员会之前,我跟大家说:想不想军训得轻松一点?

    大家:想。

    我:事情很简单,我们表现越好,训练就越轻松。大家帮帮忙,等会儿集队也好,来回礼堂也好,我不需要大家保持绝对安静,不喧哗就行;也不需要大家整齐划一,只要行成行,列成列,从外面看是个方块就行。做得到吗?

    大家:可以。

    于是,军训还未正式开始,全校的师生、教官,看着我们班方方正正的,安安静静地从纷乱的人群中开去礼堂,再开回学院,至始至终没散乱。

    感谢大家的配合,我们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军训。

    军训即将结束时,学生会开始筹措招新。我打算辞去班长,进入学生会。

    我: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到学生会去试一试。一来,好奇。好奇学生会是什么样,好奇自己到其中能做出什么成绩。二来,我从DIY留学的书上看到,学生会的经验对申请也是挺加分的。

    班主任:挺好的,苏老师敲我跟你说这事好几次了,他知道你去的话,肯定很高兴的。

    我:那班委改选的时候,我就不竞选班长了。我不想行政的事情太多,影响学习和竞赛。

    班主任:理解。

    班委竞选当晚,我和班主任看着竞选情况,心里都有些担忧。我坐在位置上,反思自己的失误:过去的一年,我大包大揽,并没有做好班干部的团队建设。换言之,如果我做好了团建,同学们应该很容易就能从大一的班组中再选一个班长出来;而不至,竞选的人底气不足,投票的人对备选人信心不够,这样艰难的境地。这是重大失误。

    事已至此,我和班主任商量,只能赶鸭子上架。班务上有需要时,尽管找我商量。

    事情另一头,学生会的招新面试,安排在了军训快结束的某个晚上。我穿着迷彩就去了。

    我其实不知道自己应该进什么部门,索性在表上写了主席。有轻狂的成分,也有求高得中的策略,前者更多。但不论如何,有一点我很清楚:报名干事是过度谦虚,某部部长还是堪任的。我服从分配,要我带哪个部就哪个部。

    最终,我分到了学习部,任部长。“年级第一”,“国家奖学金”,“优秀班集体班长”,这样的部长,是学生会树立榜样典型的良好素材。

    军训结束后,紧接着的是“迎新周”,迎接大一新生。这是学生会每个学年第一件大事,包括安排新生报到场地,组织志愿者,以及宣传学生会招新。“迎新周”一结束,学生会各部门便开始面向大一招新。

    招新当晚,我这边比较尴尬,招不满。门可罗雀。

    苏老师:没事,我早料到了,每年都这样。我给你到其他部门调人。另外,我自己带的新生班里,有两个不错的苗子,我也放你身边了。

    我:感激不尽。

    就这样东拼西凑,最终组成了一个几乎说得上是“全新”的9人团队。因为,只有副部是原干事提拔,我是新来的,7个干事都是大一新生。

    各部门招新结束之后,新一届学生会就算成立了。成立大会时,要求各部部长讲话。我说的很简短:学生会是同学和学校之间的纽带。同学的事,无小事。老师的事,无小事。我们一起奔跑着为他们服务。

    原话是从父亲那里偷听来的(我从小就有在席间暗戳戳听大人们谈话的爱好),他也是听别人说的,大意是:领导安排的事,无小事。

    这是一种工作态度,Ziglar先生称之为仆人精神:没有服从和服务精神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推荐阅读Zig Ziglar《Developing the qualities of success》)

    成立大会结束没几天,学习部就接了单大活。

    彼时,大学生创业是大热门,这可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催生出的特殊产物。就业形势之严峻,我记得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头语:毕业就失业。高新产业的迅速萌芽,创业就成为了站在技术较前端的大学生们一个不错的就业备选。加之当时还涌现出不少国内外的年轻创业者之传奇,媒体大肆宣传,大家就更是趋之若鹜。学院为了正面引导,决定设计一个跟创业有关的活动。例会上决定,此事由学习部负责。

    苏老师冲我微微一笑。

    我感觉,这才是他让我到学习部的正在原因。

    对此任务,我给学习部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

    看着一张张蒙圈又担忧的脸,我说:怎么样,看着难吗?是不是怕做不好?

    学习部:嗯。

    我:刚开完例会,大家都累了。今天不分配任务,大家先把文件看看,想想点子,想想自己能在这次活动中负责些什么。明天我们再讨论任务分配。等任务分配好之后,我对大家只有一个要求,认真大胆的做事,不要害怕失误或者最后结果不好。你们的事情,由我和副部负责。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头上,有苏老师。我们也不担心苏老师,他头上还有院领导。

    学习部:了解!

    第二天傍晚,我们约在一间教室开会。

    我:来来来,我们来风暴一下。关于创业,都想到些啥活动?

    A:前辈分享经验吧?大二网络工程的不是有大牛做BBS赚钱的吗?

    大家:可是,除了他,你还能请到谁?

    B:开专题讲座吧?

    大家:会不会太无聊,没人去听啊。再说,若老师讲,难免照本宣科;社会上找,又回到上一个问题,你能找到谁?

    C:创业金点子比赛?

    大家:这样很容易变成拼文案和PPT,到时候天马行空的人会很多。没有实际意义。

    ……

    我:我觉得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稍微整合一下,我们就接近答案了。首先,出于一个将来想创业的人的角度,我希望能在活动中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我所喜欢的方式是理论结合实践。换言之,我想知道创业都涉及到哪些知识和技能,同时希望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实践。把大家刚才说到的点子揉到一起,我们做一个创业设计大赛吧,配套相关讲座。这样一来,有比赛的激励和实践,又配有相关讲座,算是比较立体了。

    A:安排在电商平台吧。

    副部:好主意,这样我们计科,网工,电商都有用武之地了。

    我:嗯,而且现在这个刚好火热。如果他们参赛的创业设计有可行性的话,可以鼓励他们马上上线。很好。

    我:另外,活动范围不要拘泥于本院,应该全校,因为团队里还要搞宣传的,财会的等等,最好能全校各专业混合组队。

    大家:有道理。

    就这样,我们定下了大部分的细节。两天后,提交了成稿,经副部以上开会通过方案。会议要求学习部拟定工作方案,两日后开会分配任务。

    分配任务当日,各部副部以上和整个学习部均到会。

    苏老师:今天会议主要由学习部主持,《电子商务创业设计大赛》是我们学生会这学期重点项目,希望大家通力合作。CT,遇到任何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随时跟我和各部门沟通。

    苏老师环视会场,各部长向我点头示意。我至今都记得他们诚挚且期待的眼神。

    苏老师:好的,那我们开会吧。

    我:感谢苏老师,感谢各位。我简短地说一下总体情况,然后我们分小组开会。学习部会指派一到两名干事给各部门汇报相应工作细节,往后,他们也是各小组的工作人员和联络人。

    我之所以这么安排,既是为了方便协作,也有我的小心思。我手下干事,大多数人的原志愿不在学习部。分配任务时,我尽量将他们安排至他们原志愿的部门做联络人。为他们今后在该部门崭露头角做准备。

    自那次会议之后,我便极少在大会发言。诸事由干事们轮流上台发言。我希望大家能更多的看到他们的身影。

    活动承办过程中,有许多值得一书的事情。这里,略叙二三事。

    比赛期间,如我们所承诺的,举办了很多有针对性的讲座。苏老师不知道卖了多少老脸,帮我们联系了很多优秀的专业老师和有创业心得的师生代表。生活部的同学认真和每一位主讲人确认时间,定会场,安排会场,收拾会场。

    宣传方面,我给宣传组出了一个难题:巨幅海报。在此之前,校内的宣传海报大多是A3或者对开的幅面,张贴公告栏。因为这次希望把比赛做成全校性活动,我们决定使用未曾有人尝试过的户外喷绘大海报。

    从教学楼到生活区,大部分学生要经过一个桥洞。过了桥洞,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篮球场。篮球场的防护网,是极佳的海报悬挂点。我们要让同学们一过桥洞,满眼只有这幅海报。分配到宣传部的干事多方联系,找到了合适的印刷商。宣传部部长带着她的干事们完成了设计和所需的PS文件。最终,具体海报多大,我不记得了,至少3米乘8米吧?总之,铺满了一折防护网,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

    外联小组也很厉害。我跟小组联络人说:“拉赞助”,我是不会的,多跟外联部学习。活动启动之初,是没有物质奖励机制的。在外联组的多方联系下,我们筹到了不少经费,活动得以补上了物质奖励,巨幅海报的制作也有了经费。

    总之,这次活动很成功。其间,诸多故事,若当事人能读到此文,我希望他们能说说各中细节,一定是难得的回忆。我是幸运的,苏老师给我带的这一期干事,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年轻人。我依稀记得,留下的,大约有五人做到了副部以上职位,有一人最终做到了主席;离开的,也是奔着自己明确的目标而去的。此刻,这些人应该都已经各有所成。

    于我而言,此次活动还有一些遗憾。首先,我没有亲自向各位自愿利用业余时间为我们讲座的师生和友人道谢。其次,我没能认识参赛的每一个团队,收集活动回馈,以期改进。最后,没有要求干事记录工作纪要,整理资源档案,造福后来人。

    随着这次活动的落幕,我在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也基本画上句点。之后,我决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为大家服务。

    未完待续

    感谢阅读,祝,Live Your Dream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串连点滴(更新至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ka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