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意,百度上给出的解释是,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
简单地说,创意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对资源的激活组合造成的。
百度上对创意概念的解释比较诗意: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不同于寻常的解决方法。
“不同于寻常”才应该是创意的核心。“不走寻常路”,在万路之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所以,创意是个性的体现,他的路上长满绿树,你的路上开满鲜花。最后殊途同归,我们却可以在“有创意的路上”享受过程,激发智慧,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语文教学需要创意,这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过去多年以来的教学传统决定的。语文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素养则需要打破常规,教师放开手脚,学生们也放开手脚,把以往的作者介绍、背景介绍、课文分析、课后作业等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适当的语文创意可以打开教师的思路,激发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乐趣,将知识用一种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办法呈现出来。
语文学科的创意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设计,可以是对一节课的设计,可以是对一个问题的设计;还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从教学手段切入,等等。
这周开始必修五小说单元的教学,一直以来,无论是教材上还是试卷上的小说文本,都是孩子们拿到教材和试卷后最先阅读的。孩子们从故事情节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但是一到了做题环节,他们刚刚读文本的热情就没有了,课堂也因为做题而变得沉闷和无趣。
今天这几个问题是我在思考小说教学创意时脑海中闪出的几朵小火花,记下来,留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在听到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时不再皱眉头,不再烦恼。带着乐趣和探索之心去学习语文,让语文还给他们一个花草芬芳的世界。
设计这几个问题,我希望孩子们可以摆脱掉刻板分析情节、人物、主题的模式,希望他们可以带着探索的帽子、思考的帽子、充满智慧的帽子,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内心的想法以及自己生命中最可贵的自我通过这几个作业呈现出来。
创意作业设计: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将喜欢林冲的同学和不喜欢林冲的同学分成两组,每组同学从选文或者全书中找到喜欢或不喜欢他的理由,分条陈述,组长汇总并且准备发言材料。下周用一课时完成双方辩论。最后由观点中立的同学做出总结。
作业可取点:保持阅读兴趣;带着目的阅读;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作业不足点:每组只谈喜欢或者不喜欢,不符合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容易偏激。
建议:在总结时要注意指出。
2、《装在套子里的人》a:将文中三个人物(别里科夫、华连卡、弟弟)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三种不同的象征事物在一张纸上画出来,并且标明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和这种事物来画他们。
作业可取处:有阅读兴趣。选择颜色的时候是对人物外在形象的直观判断。选择象征事物是人物内在特点的概括。分析选择颜色和象征事物的原因时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能够看出学生的价值观。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作业不足处:有些学生会专注画画而忽略掉要思考的问题。
建议:布置任务时要强调清楚。
3、《装在套子里的人》b:结合文本,看看在你读过的书里或者你了解的历史中,再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里,有没有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他们什么特点,你怎么看他们这类人?
作业可取处:深入了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由点到面,一个人到一类人。结合社会背景分析人物,了解人是社会的人。
作业不足处:可能会把人物夸张化。可能会忽略“圆形人物”的特点。
建议:明确艺术来源生活也高于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是高度典型化的,而生活中的人是平凡真实的。
4、《边城》:以大佬或者二佬的身份给翠翠写一封信,信中说明自己心里的翠翠形象,以及自己离开的原因。
作业可取处:练习书信体写作。激发阅读兴趣。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探究小说深层次内涵。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作业不足处:容易流于形式,写成“情书”。
建议:明确字数,讲清要求。
当然,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只是涉及到文本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设计这几个创意作业时最单纯的想法就是能够让孩子们保持住对语文的热爱,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去主动摸索前行,而不是每天被老师带领着走一条貌似平坦的学习之路。
再有就是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完成创意作业,能够开拓视野,激发联想,尤其是激发他们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海明威的创作被称为“冰山一角”,我觉得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也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还深深地藏在海水下面,我们要努力引导,让那些海底智慧渐渐能多露出一些。
以上文字是25日晚上完成的,26日我去沈阳参加“语通杯”东北语文教育论坛,听了四节研究课,一场报告,还有几位专家的评课。报告是东师附中特级教师孙立权老师做的《孙立权这样教语文》,在报告中,孙老师共讲了七种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语文;让学生在趣味中学语文;让学生在参照比较中学语文;让学生在字源字理中学语文;让学生在高阶思维中学语文;让学生在“死去活来”中学语文。在讲到“让学生在做中学语文”时,孙老师介绍他在讲《兰亭集序》时,会让学生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临摹,会让学生抽文中字词组对联,会让学生给王羲之写一封信;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他会让学生写一篇《林冲论赞》;讲《套中人》时会让学生给别里科夫做一份人物档案卡片。听到孙老师讲这些的时候,我心里像是装了太阳,装得满满的,到处都是明亮。原来,我尝试的方向是不错的,我可以继续在语文教学或者作业布置上继续探索,想出更多的新办法来解决看问题,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更快乐些,让我的职业幸福感再多一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会逐步代替单篇课文解读,但思考和智慧是不变的,我要多想多做,努力探索。努力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努力做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努力用一个热爱语文的灵魂唤醒另外更多的灵魂去热爱语文。
网友评论
辽宁今年开始课改,我带高二,高二的孩子们仍然按原来的方式参加高考。但我觉得新形势下高考会慢慢渗透课改的内容,所以尝试着更开放一些。
您对于群文阅读和整本书的看法给了我启示,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过渡到群文和整本书阅读的。
再谢,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