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这两天刷到这样的一个小视频:一个妈妈因为生病发烧,还要坚持照顾三个孩子,所以撑不住晕倒了。而三个孩子看到妈妈晕倒,竟然无动于衷,还能继续大口吃饭!
我当时把这个视频连续看了三遍,一遍比一遍更生气,一遍比一遍更替这个妈妈感到寒心和不值。可是冷静下来以后又感觉,这个妈妈也是活该,如果不是她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三个孩子也不会这样对待她。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不知道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的确,三个孩子的年龄都不大,尤其是老三,带着个围嘴,也就两三岁、三四岁的样子。可是老大和老二看起来应该上小学了,小学生还啥也不懂,不是教育出现问题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平常这个妈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如果说这个妈妈平常对孩子疏于管教和陪伴,好像不应该,妈妈应该很爱这些孩子,不然也不会生病了还坚持给他们做饭,照顾他们。
那么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妈妈平常对孩子太宠溺了。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我们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缺爱,恰恰相反,现在的孩子得到的爱太多了、太满了,所以才会变得自私自利,不会爱别人。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爱太多了会导致不知道怎么爱别人,可是我又觉得好有道理。
我感觉这个妈妈应该是一个全职妈妈,因为按照常理,一般家庭如果有三个孩子,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妈妈都会全职,不然家里直接转不开。而成为全职妈妈,就很容易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因为在很多全职妈妈的认知里,既然是全职,就应该尽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全职妈妈,她们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好,可是照顾的越好,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就越多。
比如有的孩子脾气不好,对着妈妈颐指气使,稍有不满就冲着妈妈撒泼打滚,因为妈妈从小到大对他们有求必应。
有的孩子身体不好,极容易过敏或者生病,因为妈妈从小到大对他们的保护太密不透风了,吃的过于精细,穿的过于干净,玩的过于文明。从不接触粉尘和细菌,反而让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常年处于惫懒的状态,一旦遭遇病毒侵袭,免疫系统立刻溃不成军。
还有的孩子就像视频中那三个孩子一样,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因为就像那个教育专家说的那样,他们得到的爱太多了,爱太多了就容易变成溺爱。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去爱别人,因为妈妈从小到大没有教过他们怎么去爱别人,只让他们感受过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
古语有云,养儿不教,父母之祸;教儿无方,父母之过。孩子的言行举止中,透露着父母平日里对他们的教养。宠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可是该教给他们的仁恭礼致还是要教的。
纵观现在的孩子,真是无比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安全又富足的社会,不需要放学后去打猪草,不需要忍饥挨饿,出门车接车送,打不得,骂不得,吃西餐,穿名牌,各种玩具应有尽有……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玻璃心的孩子一抓一大把,父母还在因为老师批评了孩子几句而投诉老师。宁愿苦自己,也不苦孩子,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家长的共识。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绝不让孩子再吃一遍,自己小时候受过的罪,绝不让孩子再受一遍。
可是后来我发现,舍得孩子吃苦,孩子也就吃苦一阵子,不舍得孩子吃苦,孩子有可能吃苦一辈子。
有些弯路,该让孩子走的还得让孩子自己走,有些南墙,该让孩子撞的还得让孩子亲自撞,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印象深刻,才会感同身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过,一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最懂事、最出息、最孝敬父母的,往往是那个从小挨打最多、在家最不受宠的。
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和苏明成,就是两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一个在家最不受宠,长大后却成了“明总”,一个在家最受宠,长大后就会啃老,惹了事让别人帮忙收拾烂摊子。
为人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就要为他们的一生负责,不要打着爱的名义害了孩子,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哪怕我们给孩子留下很多的财富,也不能保证他们的余生会很幸福,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予他们爱和幸福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