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讲 柠檬市场的故事
信息不对称,通常叫 “ 互相依赖 ”。
我们把人类遇到的约束分成四种:第一,东西不够,人们是怎么抢东西、怎么争东西的。第二,生命有限,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怎么分配现在的商品和未来的商品。第三互相依赖。第四,人们互相怎么协调。
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社会里面,需要跟别人合作。
跟别人合作、跟别人相处,我们得到的要比一个人生活要多得多。
但问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值得信赖的,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配偶、我们的亲戚,当然他们都信得过,但总有一些他们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总有一些他们可以操控的行为,你事前没办法操控。
所以每一个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够紧密地和别人合作,从中得到好处,但是也要防范,由于别人可以做出一些不受我们控制的行为而受到损害。
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时候,互相欺负的能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事情的进展而变化的。
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密切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所以总会有一方欺负另外一方的行为。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负别人的做法,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 欺骗。明晃晃地骗别人,那是因为要对商品的质量做检验,交易费用可能很高。
- 偷懒。在工作的时候不是真的卖力,你看两个人在搬一块石头,石头朝其中一个人倾倒,这说明这个人没有真的卖力。
- 逆向选择。你设置了一些选择的条件,但恰恰你把那些你不愿意吸引过来的人吸引过来了。银行把利率提高了,本来是要吸引那些有还款能力的人,这时候跑来借钱的,有可能是那些根本就不打算还钱的人。
- 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卖保险本来是要cover掉、要冲抵掉意外所发生的成本。但是人们买了保险以后,就变得肆无忌惮了,从而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机会,这种行为保险公司不容易控制。
- 敲竹杠。上游让下游修完大坝以后,上游的人就跟下游的人说要重新谈条件,这就是一种敲竹杠的行为。
阿克罗夫于1970年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经济学季刊(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 )》并在31年后的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于他用天真的眼光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人的脑子跟脑子之间是没法相连的,高品质的产品要跟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把自己彰显出来,是需要很大成本的。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消费者无法分辨哪一件是高品质的产品、哪一件是低品质的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会离开这个市场,卖家也同样会离开这个市场,市场就会崩溃。
这时候一个卖假冒伪劣商品的人,他伤害的不仅仅是那些买了他商品的消费者。他的这种行为,还有严重的外部性,那就是他也伤害了那些本来在卖优质产品的商人。
所以不是世界上的商品有高质量、有低质量之分的问题,高质、低质不要紧,问题是怎么把商品的品质准确地体现出来,这是整个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
课后思考
人与人之间本来是互相不信任的,有哪些办法能够帮助人们逐渐建立信任?
我觉得建立信任的办法之一,是让双方都保有“伤害对方”的能力,而且双方的能力要基本对等。每个人都在努力获得这种“伤害别人”的能力,当然,我们不是真地要去伤害什么人,而是要保护我们自己。
第102讲 何谓优质
世界上存在优质商品和低质商品。这一点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优质商品和低质商品要区分开来,这一点不容易做到,这是所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各种关于产品质量的标准当中,有一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标准,那就是均匀、匀质。匀质本身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是说这产品的质量高,或者产品的质量低,而是说这个产品的质量要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同一批产品当中,一件产品的质量,跟另外一件产品质量之间的差距不能大,差距越小越好。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优良品质。
优质产品的优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有第二层的含义,那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所要付出的边际成本,应该跟它得到的边际收益相等。当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
人们追求的不一定是质量的绝对提高,而是性价比相当,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在追求质量的时候边际收益应该等于边际成本。
课后思考
我们在市场上能买到的牛奶,里面的蛋白质含量有高有低,如果政府规定所有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的标准,这样的规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是我们都改喝豆浆了。
第103讲 重复交易与第三方背书
前天讲信息不对称的含义,昨天解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什么叫做优质。
今天开始,一个一个地讨论,人们是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的。
第一个最常用的办法,是重复交易。
吴伯凡老师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信任起源于重逢”。
人们知道会重逢,就会减少欺骗。
第二个办法,是通过中间人的背书。买家和卖家互相不信任,但如果他们都认识一个中间人,通过这个中间人的担保,买家和卖家就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信号。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吗?每当一个产品要加上一个更高的附加值以后,那就只有那些品质更高的产品,配得上这个更高的附加值。
所以倒过来,人们会根据一件产品所配置的附加值高低,来判断这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因为如果你提供的产品质量是有问题的,那么迟早会被人们发现,一旦人们发现了,你配置了更高的附加成本,就会造成你更大的损失。
卖橘子的时候故意留两片叶子,这能够说明这橘子的新鲜程度。如果餐厅里面的餐具是用银子做的,那么它里面请的厨师手艺也不会差,否则就会糟蹋了这用银子做的餐具。
美国医学院毕业生去医院面试,他们一身行头就要几万美元,这是向别人发出信号,我的手艺、我的本事配得上这一套行头。
课后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有没有减少信息不对称?它又有没有增加信息不对称?为什么?请你举一个例子。
第104讲 担保、延保与共享合同
质保、延保和收入共享合同。通过质保,我们可以让消费者帮助发现质量问题,有效降低质检成本;通过延保,商人也可以把那些对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者甄别出来,让他们承担更高费用,从而让产品的生产成本与收益更加接近;而收入共享合同,则可以鼓励合作各方尽力保证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课后思考
我作为一位作者,常和出版社打交道所遇到的,那就是在给图书定价的时候,作者通常希望把书的价格定得低一点,这样销量会大一点,作者的影响力会扩大一点。
而作者虽然卖书的时候亏了一点,但不要紧,因为他们名声在外,他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到钱。但出版社总希望把书价定得高一点,这样他们能够多赚一点,因为除了通过卖书赚钱,他们没别的办法增加收入了。
在给图书定价的时候,作者的偏好和出版社的偏好不一致,这种矛盾有什么办法能够比较好地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