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述而第七3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第七3三人行必有我师

作者: yyang999 | 来源:发表于2021-10-02 22:23 被阅读0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到不同的人身上的闪光点,优点可以学习,觉得不好的地方可以改正,随意豁达,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

天将德行赋予我,即使再阻拦,又会怎么样呢,孔夫子用强烈使命感把为师做到极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力量。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倾囊相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孔夫子肩负的是君子儒的使命。出发点以天下为己任,感觉只教了3000多弟子都不够用,又怎么会隐瞒呢。行事坦荡,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夫子教的是人生的境界和生活的方法,信是立身准则。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圣代表这非常高的德行,君子是现实生活中通过努力到达仁者的德行,生活中如果有可以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人,就是有恒者,但是生活中互相牵制的事情很多,能够真正做到有恒也是一件有些困难的事情。

看完了放牛班的春天,一个老师改变了一群孩子的命运,给这样的老师点赞,

里面是各种被社会称为有问题的孩子,被别人放弃,孩子们自己也放弃自己,但是当马修老师到来以后,即使他们里面有人偷东西,打架,但是马修老师还是相信,只需要点时间改变,这些孩子还都是会有变化的,并且他们教他们唱歌,在歌声里启迪他们的内心。

把孩子当成孩子,老师才能变成老师。看的还是很感动的,里面的孩子不停的被误解,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老师帮他们分担了他们本已经放弃的人生,仁者爱人,这个老师也是大仁大爱者吧,木头是不可以变成树的,但是树本来就是树。激发内心的潜能需要耐心,和多出别人很多倍的努力,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总有人在不知道的地方记得这些小小的善举。

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存在,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

相关文章

  • 述而第七-1

    述而第七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申了学问之道。述,即是叙述...

  • 国学经典《论语》原文分享(20-7)

    今天继续分享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七 欢迎欣赏。 述而篇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2022-04-21

    《论语》《述而第七》学习心得 今天学习了《论语》《述而第七》7.2,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 述而不作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2),窃比(3)于我老彭(4)。”(《论语·述而第七》) 【注释】 (...

  •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 《述而第七》

    (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善.恶,比我高明的人要学习,然后...

  • 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水,取功而枕之,乐意在其中,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民以食为天,吃糙米,饮水,生存,没有枕头,枕...

  • 述而不作,去粗取精

    ——《述而篇第七》 《述而篇》共三十八章,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我们可以把这一篇看作孔子...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18∽7.19day91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 善读「论语」7.2-3:诲人不倦何难有,德之不修是吾忧

    「述而篇第七」2-3 【原文】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述而第七3三人行必有我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uu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