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小波的智慧之书---《寻找无双》

王小波的智慧之书---《寻找无双》

作者: 海风吹来的橙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6:29 被阅读0次

总以为图书馆借来的书读起来会有紧迫感,事实证明紧迫感是有了,在逾期未还开始扣钱的时候,将后半部一气儿读完,还书当天做了这些书摘。

整本书通过讲述王仙客不远万里从山东来到长安城寻找未婚妻表妹无双的故事,活生生一个人,在宣阳坊居民口中凭空消失了,说这里有风流成型的鱼玄机,有沦落风尘的彩萍,唯独没有他的无双。他从各色说法中历经重重困难,靠自己185的智商终究还是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这个“无双”从头到尾都未出现过。群体在面对异类,金钱,权利时不同的表现,刻画的虽是长安城内的生活百态,但书中每个人都能在现代找到活的对照。

王安老爹
“选择性过滤忘掉对自己不利的事”。

无双&彩萍
不像一个正经姑娘,着装大胆风流成性。

王仙客
寻找无双过程中,受他人影响,质疑自己无数次。

街坊老板
尽显人性丑态,每个人都能为自己找到完美开脱。

兜兜转转一个月,终究未能将此书全部参透,但是本着明白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将这些觉得有用的话摘录下来给大家,有一些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理解通透。大家觉得有意思可以找来拜读。

王小波这样定位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这是一本关于智慧,更确切地说,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相比之下冯唐的《不二》过于拘泥于情色,韩寒的《光荣日》讽刺意味过浓,《寻找无双》恰而在他们两者身上,都能看到或多或少王小波的影子。

摘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章节,抒发一下拙见,智慧的遭遇,可以是故事,但往往发生的时候更像是事故。故事口口相传,事故却可以起到警醒后人的作用。

人在25岁时,什么事情都想干,但是往往一事无成。人在25岁时,脑子聪明,长得也漂亮,但是有时候会胡思乱想,缺乏逻辑,并且会相信一些鬼话。

三十而立,在立起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是一个人最迷茫,最天马行空,最停杯投箸不能食的阶段,想拔剑四顾,发现自己只有一把短刀,做个刺客吧,有没有敏锐的嗅觉。

担心自己做的每个决定,察言观色去判定每件事,社会地位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质疑着自己到底是一条咸鱼呢还是一坨未展开的二维梦想缩略图?逐步积累的社会经验尚不足以构建一套完善的评判标准。时长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转而又意识到自己正是推杯换盏最多的那个酒鬼。

你挣扎着说“扶我起来,我还能喝”,而你不知道你根本木有听众。

人为什么会相信一些鬼话呢,因为明知不可能,明知此事必有蹊跷,但是内心是希望它存在,发生的,于是很多事就在他的心里存在,发生了。

用侥幸心理来形容这种行为恰如其分,正如人们渴望奇迹的出现,国足的理论出现可能性,听说老板今天要放半天假,还有我那坚持数年如一日买双色球的兄弟,心之所向,亦假亦真。

真假不重要,求证真假的过程最重要,多少人为之乐此不疲?

据我所知,人在执笔演算时,可能有两种不同目的。其一是想要解决某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结果,就是没算出来,害处也不大,因为可以下回再算;另一种是要证明自己很聪明,这样演算永无结果,故而害处非常之大。人执笔写作也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告诉别人一些事,另一种让别人以为你非常甜蜜,非常乖。

现如今经常看到的文字多是作者所讲的两类,但是第二种受欢迎的程度远大过第一种。迎合大众,写一些岁月静好,不油不腻,卖乖的东西很抢眼,和大众之间这么一来二去形成一种正向的反馈,这种愈演愈烈的文字作品充斥了各种头条,要说明星绯闻八卦也属于第二种范畴,到底是大众在消费这些“信息”,还是这类“信息”在消费着你?

最终能够留下来的内容,终究是那些有深度,需要你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剥夺了你的时间,还要剥夺你的心智,甚至让你失去理智也要追逐的东西。

人是要有自我的,要学会选择汲取什么样的信息,而不是人家给你喂什么,你就吃什么,吃完了还跟着要,这样很可怕。

“其实政治学习是学习什么?就是学习认罪伏法那几句话。经过了学习的人都懂,应该随时准备认罪伏法”

这就好像我们医院要盖汽车房,公安,市政规划部门都要打点好,有一家漏掉了,盖好的汽车房还得拆掉。

是什么就说什么,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的事;但是假定你生来就很乖,后来又当了模范犯人,你会说什么呢?我们经常感到有一些话早该有人讲出来,但始终不见有人讲。我想,这大概因为少了一个合适的人去受三绞毙命之刑吧。

罗素说,假如你相信他这句话,就是把他当成好人,但他分明是个骗子。假如你不相信他的话,把他当骗子,但是哪有骗子说自己是骗子的?你又只好当他是好人了。罗素他老人家建议我们出门要带手枪,见到这种人就一枪打死他。

孙老板认为有三件事是必须避人的:性交,大小便,思想。第一件事不避人,就会被人视为淫荡。第二件事不避人,就会被人看作没教养。最后这一件不避人,就会被人看作奸诈,引起别人的提防。

后来罗老板对官媒说,这件事我再考虑考虑吧。说完就到坊里串门去了。串门就是制造舆论。做任何事情,工作量的百分之九十就是制造舆论。

幸亏这两种悲惨处境是不兼容的:精神崩溃的人总是有一点钱,一点钱没有的人不会精神崩溃。

END

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

相关文章

  • 王小波的智慧之书---《寻找无双》

    总以为图书馆借来的书读起来会有紧迫感,事实证明紧迫感是有了,在逾期未还开始扣钱的时候,将后半部一气儿读完,还书当天...

  • 《寻找无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无双”

    智慧、有趣、爱情是王小波所列的人生三大追求,《寻找无双》作为王小波怀疑三部曲中的一部,它描述的正是对智慧的追求。 ...

  • 沉响记

    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就像李诞。 王小波在寻找无双中说,这是一本关于智慧和智慧遭遇的书。 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智慧是...

  • 阅读《寻找无双》

    王小波的《寻找无双》已经看了一半了,无双还没有找到。主人公王仙客来到宣阳坊按照记忆中的模样寻找无双。他是从山东来的...

  • 读《寻找无双》有感

    读了王小波的《寻找无双》第一章,一开始我是没看懂的。 故事中说王仙客从山东到长安城寻找有婚约的表妹无双。这无双也是...

  •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用意蕴隽永来形容王小波的《寻找无双》,就好像用“帅”来形容王小波一样,让人觉得不挨着。王小波的小说就像崔健...

  • 初心到底是个啥?

    王小波的小说《寻找无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仙客的人到宣阳坊寻找自己定下娃娃亲的无双,但却遭到宣阳坊...

  • 《寻找无双》:智慧的遭遇

    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我看来,一种推理,一种关于事实的成熟,假如不是因为它本身的错误,或是相反的证据,就是对的。无论人...

  • 寻找的悲剧——王小波《寻找无双》读后感

    “我猜他大概是找不到无双了。”寻找无双成为了王仙客生命的一部分,从初到宣阳坊的无知到对无双存在于宣阳坊的坚定,他几...

  • 找到无双 -前记&&第一章

    前记 王小波在«寻找无双»的结尾写到他认为王仙客是找不到无双的,即使他有高达185的IQ。但实际上我认为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的智慧之书---《寻找无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vl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