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明太祖朱元璋和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称高祖)一样都是布衣起家,提三尺剑,戡平华夏,建立起了强盛的大一统王朝。
秦朝暴虐,法令严酷,民不聊生,统治者民心尽失,政权的合法性也就成了问题。顺应时代潮流,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而后历经进军咸阳,歼灭项羽等重要阶段,最终于公元前202年称帝,使秦末以来动乱了数年之久的神州大地回归统一。
明朝的建立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形。元廷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朱元璋以一和尚的身份投军郭子兴的红巾军,而后迅速崛起为抗元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历经了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北逐元廷等战略行动后,明朝最终确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朱元璋所以,明朝建国靠的是顺应时代的趋势和朱元璋的杀伐决断,而不存在欺负孤儿寡母,弄权窃国这样的污点,因此得国最正。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元朝问题主要不在于它是以异族的身份统治华夏,而是它用极其野蛮的方式对待华夏文明和汉人。比如,原本适宜农耕的土地经被用来放牧,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当然也是一种破坏;再比如他将国内的人口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原本在南宋智下的百姓更是被划为了最后一等,俨然印度的种姓制度,当然不能为汉人士大夫所容忍。
在与元朝的斗争中,朱元璋也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
在平定了南方各股势力后,朱元璋命令徐达率大军北伐元廷。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元顺帝逃回大漠。自此,明军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也收回了丢失了400年的极具象征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燕云十六州。
徐达率军北伐近代社会的雏形
同唐宋的自信、开放和繁荣相比,明朝虽然有所不及,但依然还是一个先进的、强大的帝国。
14-15世纪的西欧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彼时,世界的东方也出现了相同的具有革命性的要素:政治上的内阁制和经济上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这二者共同表明明帝国有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
倘若当时的明朝真能继续向前发展的话,那么说不定中国就会在工业革命中占据先机,继续引领世界,至少也不会像清朝那样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
但是,设想中的情况并没有实际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灭亡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政权建立了。
败于满清
历史仿佛给明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它从一个胡族手中夺回了政权,但是近300年后另一个胡族又占据了华夏。这种两头都是胡人政权的特殊状况自然也增强明朝在汉人心中的地位。
而且历史也证明,清朝并不是一个争气的朝代。满清268年,除拓展了领土外,几乎没有了任何值得称道的贡献。
作为非汉族政权,清朝皇帝是缺乏统治底气的,至少底气并不十足,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顺治皇帝了,他甚至时刻都准备着跑回关外老家去。尽管,皇帝口头上一直强调“满汉一家”,但是在心理上,双方是很难做到坦诚相见的。
顺治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汉人并不会真正的相信“满汉一家”,尤其是清朝在征服的时候所实行的屠杀以及之后的文字狱等,更加剧了汉人心中的不信任。
同时,满清贵族也并不完全相信汉人,因为他们知道汉人并不会完全相信自己,也不会真心地臣服于自己,再加上胡族国运必不过百年的历史定律,更让满清贵族觉得汉人随时都会反抗自己。事实却是如此,自清军入关,各种反清组织和活动层出不穷,如天地会、红花会、白莲教等等。
因此,满汉两族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猜忌的,也因此导致了满清贵族会把防范汉人作为自己的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任务。这种心理再加上游牧民族固有的短见对清朝的统治政策以及中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巨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
在政治上,清朝历代皇帝都把加强专制主义作为首要任务,并为此尽心竭力。其结果就是中国的封建皇权在清一代达到了顶峰,其标志就是军机处的设立。在军机处,参与会议的大臣不再是可以对国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据理力争的士大夫,而只是跪受笔录的奴才。所以,在清朝我们再也看不到视死如归的谏臣,而只有谄媚的奴才,如首席贪官和珅。非但大臣成了奴才,任何人都是皇帝的奴才,从妃嫔到太监再到军队等。所以,清朝的政局是异常稳定的,没有宦官专权,也没有外戚干政,更没有割据一方的军事力量。
与专制主义相配套的还有残酷的文字狱。如果说加强皇权是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措施,那么文字狱的对象则是被统治阶级。作为防范汉人的重要手段,文字狱已经超越了最初的目的,从防止反清复明转变成了对思想的全面压制,造成了思想界万马齐喑的局面,以至于鸦片战争后,没有几个人真正地睁眼看世界。
清文字狱之明史案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更是致命的,它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无知、短视和自私,更使一个国家错失了时代的机遇。锁国200多年,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从皇帝到底层百姓,都只知大清,而不知天下之大。中英交战两年多了,道光帝还在追问: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
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军事装备自然难敌西方的坚船利炮,自鸦片战争后,清廷一味地割地赔款,企图用万里河山和人民的血汗继续维护其苟延残喘的统治,被后人冠以“奴清”的称号。
中英《南京条约》签约现场刚明
明与清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称为“刚明”,意为百折不挠,意为至死不屈。明朝的皇帝虽然能力大都比较平庸,有些甚至还比较懒惰,但是都不失铁骨铮铮。有明一朝,没割过一寸地,没陪过一分钱,任何胆敢挑战大明的势力最终都会被打残(末期除外)。当然,这也归功于明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当时(末期除外)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可以打得明军丢盔卸甲,割地赔款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危险的一次是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虏,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朝臣们竟然果断地换掉了自己的皇帝,当真是“国家为重,君为轻”。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吊死煤山之际,还说出了“,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的话,当真是“民为重,君为轻”。虽然只是两起个别事件,但是至少可以说明百姓在明朝皇帝及整个统治阶级心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至少不是命不足惜的奴隶。
鲜明的对比,更激起了人们对于明朝的怀念。
网友评论